西西河

主题:【原创】建安年 -- 李靖岩

共:💬143 🌺1078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关于小官管大官

明朝中后期,当大学士们已经成为帝国实际的宰相,其品级却不过五品。

明的大学士并不是官阶,可以理解为在政府官员中间抽几个人出来搞了一个”xx爱好者协会“,本身并没有给品级标准的,被吸收进这个协会的人原来是什么品,入会了还是什么品。就如同一个师里,少校营长搞了个无线电协会,中校团副也加入了,不代表这个协会的军衔”不过中校”,因为过了两年少将师长也加入了还当了会长。而且这个“不过五品”恰恰不是在明朝中后期而是在朱棣手上的事,永乐当时搞这一手就是想把内阁限定为跳不出框子折腾不动皇权的帮他打杂政务的”协会“。等到内阁由协会改名为中央政治局后,情况完全就不同了。一般情况下,入阁都是要论资排辈的,除了个别特例,能入阁的即使没啥本事,也都是常年在太和殿里厮混的熟脸,写简历挂勋表都满满不落一丝缝隙的主儿,而真正能如”实际宰相“掌权的首辅,不管是杨廷和夏言严嵩,还是徐阶高拱张居正,都是赫赫的一品大员(至少从一品)。倒是唐朝的宰相比较小,中书令侍中的名片明写了他们也就三品,而往往有牛人在履历资格不是那么bullish的时候就上台了,直升飞机飞得快,萝卜章子还只刻了四五品,名片只好写上:同三品。

不过”

这种奇怪的反差在后世历史上屡有发生
“的确是如此。

一种情况是官阶的设立初衷在时代变化后往往跟不上形势,从而出现倒挂现象。这事在汉朝就是特别常见,比如由中央派出巡查监督太守的刺史,原来就是”以小制大“的目的设立的,太守秩2000石,刺史不过600石;不过后来刺史不再是“刺”,而趋于“牧”,职位也常设常驻,秩也顺理升到2000石,结束倒挂状况。

第二种情况就是皇帝想通过比较权力,绕过位高权重同时不太听话很难随意摆弄而且不是太安全放心的原有高官,直接加强皇权,于是给小官赋予重权,又搞出了倒挂反差。刘秀搞的尚书台即如此,最大的部长尚书令是千石(还是比600石大的),副部长尚书仆射600石,下面各个曹的尚书600石…要知道,大点的县的一把手父母官的工资标准就是600石,小点的县叫县长的也能拿400石。

再有一个情况就是大家不好意思戴高帽子,于是让天王的球衣号码退役,换一个马甲。比较有意思的案例就是唐朝那个三品、同三品,明明宰相是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老大一起玩的,偏偏李世民同学戴过尚书令这顶漂亮的正二品帽子,于是尚书令一职从此光荣退役,宰相也就只剩正三品、同三品乃至同平章事了(其实事情没那么简单,所以才说这个案例有点意思,不过再往下说真的就是一篇万方的pdf了,估计大家也都不想看,就权且这么理解吧)。KMT也喜欢搞这套,所以总理只有一个,老蒋只当总裁;总裁也只能有一个,于是小蒋连总裁都当不到;如果不是江南命案,搞不好今天马英九吴伯雄坐的那个位置还得换个名字。

另外八卦一下:“宾硕时年二十余” “又有百岁老母在堂”,这个…用艺术的夸张来解释?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