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李锅(22)》:井大专稿 -- 本嘉明

共:💬163 🌺719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也许比亚迪掌握了中国制造业的秘密,

华为也一样,据说就是在有效管理前提下的人海战术。

比如华为,早期降低成本的办法是一个板卡,多个小组反复试验不同组合,找到最便宜的一种方式。

比如比亚迪,设计一款汽车或者部件,即使是专利技术,也完全可以用多个小组,反复试验,找到最便宜的替代方式。

据说,在锂电池生产方面,比亚迪的一个材料中试过程中,就买了3种不同的工艺设备,多个可能的方向同时试验,最短时间找出最好的工艺。

这种方式也许不适合原创性产品的生产,但是对于成熟产品,或接近成熟产品,的仿制、改进是非常有效的。因为国外的高人力成本、工作时间限制等无法做到同样的效率。

如果这个优势在较长时间存在,那么比亚迪为什么不可用进入汽车业?

实际上,我们看到华为现在也开始生产芯片了,产业链的扩张是企业的原始冲动,不一定是坏事。

当然如果这个推论不正确,也许比亚迪会轰然倒下,这将是一个巨大的遗憾,但是这样有勇气的探索也是不可磨灭的。

另外说实话,比亚迪这些年的扩展,尤其是不同领域的扩张,的确让人心惊肉跳。比如我实在想不到,为什么比亚迪会去收购一条4手4寸芯片生产线,只是为了给自己的车配套生产功率半导体。这完全是现在的MBA书上不敢想象的事情。

但是比亚迪做了,如果这不是拍脑袋,那么这是比亚迪对自己自信心的极大认可。如果一个前天还在生产手机电池的厂,今天就敢在汽车、半导体、电子产品代工、太阳能电池、甚至是电池上游的精细化工等如此多的完全不同的领域大举扩张(并且没有国家的巨额贷款支持)。我们在为他们捏把汗的同时,不得不深表敬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