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公共汽车的联营试运行 -- 小飞鱼

共:💬7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老家的情况

改革开放之初,只要有钱买线路就可以开车做客运生意的。

比如从县城到镇上,简化起见就算只有一条线路,政府相关部门发运营牌照。按照运营的时间和频率不同牌照价格有区别。拿到这个牌照的人呢,理论上可以加价卖给其他人(目前这种方式大规模用在老家出租车牌照上),不过当时多是自己经营的。

生意很有赚头,很快就有更多的人加入,形成恶性竞争,票价极低,赚不了什么钱,打架几乎死人的倒是出现了许多次。当时我还觉得这条路走到头了,没什么花头了。

事实证明我完全错了,穷者变变则通啊。恶性竞争之后,车主们联合政府相关部门,成立了一个(类似)股份公司,车主们按照车的新旧程度,牌照数目和牌照价格入股,政府部门大概是因为他拥有发牌照的权利入股的吧(这点直接造成该线路的垄断经营,车老板们真真英明)。

之后,把新旧不等的车子整理的整理卖的卖买的买,刚开始的时候,跑在路上的还有各种花色的车子,慢慢的淘汰更换,现在早就全部是前门上车后们下车的正经公交车了。不知道前面这段故事的人,多数是会认为这是和城里公交车一样是政府运营的呢

不错,运营的车型,上车买票的模式(所有卖出的票都必须给乘客车票,这点就完全杜绝贪污了),按时间发车的频次,都和城里公交车没啥区别,不过本质不同哦。盈利是公司股东按股权分红的。以前那些车老板,如果再想参加运营的,做司机就拿司机的工资,售票就拿售票的工资。当然事实上,除去开始的一二年车老板还会去挣这个辛苦钱,后来客流上持续上升,加上垄断经营,后来他们日子都过得滋润的很啊。

这个垄断,是因为当年这个股份公司有政府相关部门参股。该部门参股之后,不再发放这条线路的运营牌照,自然形成垄断。不过这个垄断只限于这条县城到镇上的线路本身。像我们村是一个大村,可以单独发从县城直接到村的客运运营牌照——中间自然是包含经过从县城到镇这一段,这不在垄断限制内。所有这种从村子出发的车辆定的镇上到县城的票价,比公交化的镇上到县城的票价要低一块钱。这也算差异化竞争吧。

从国营到开放私营到小集体垄断经营,整个过程是十几年,也就是说,九十年代中期或者末期,就形成垄断,之后造成一批类八旗贵族,每年躺着啥活也不用干就可以分大笔钱。

楼主老家如果还是混乱私营,如果将来存在混乱趋统,不妨大力推销我老家这种久经考验的模式——当然千万不要忘记,砸锅卖铁也要混上一份股权啊,那一辈子衣食无忧是太容易啦。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