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读阿伦特的感受 -- 活在当下

共:💬74 🌺7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点印象和推荐一篇文章。

我没有系统读过阿伦特,不敢多说。只是听很多中国现象学界的人(国内欧陆哲学主流,阿伦特老师是海德格尔,因而有很多现象学的影子)讲,她的学术不大入流。

在政治哲学方面,阿伦特也热了很久了,不能说国内没“火”啊。好像大部分是因为她的两本书:《极权主义的起源》和《耶路撒冷的艾希曼》,其他书被关注的不多。在批判极权主义方面,她被大量引用和探讨了十年以上了。基本上是用来批判共产主义的,这从本义上说是对阿伦特思想的一种简化。她指的极权主义没有这么狭窄。第二本是被用来反思“后集权主义”文化的,即众所周知的“平庸的恶”。很多人以此要求曾在和正在极权主义和后集权主义下的人进行忏悔,反对盲目的服从,扩大政治的反思面。

在政治哲学方面十多年前西方学界也是不屑于谈阿伦特的,甚至认为她的思想是笑话。这些年渐渐火起来了,言必称阿伦特。记得齐泽克经常在文章和演讲中嘲弄这个现象,把它看做学界的“势利眼”的例证。

近来反思阿伦特的路径的人又渐多起来,正好《读书》最新一期也有人评新译的《人的境况》,是很严厉的批评。我读着觉着挺有道理(不敢做结论),也探讨了你提到的这些概念,请参看四月《读书》毕会成《“不懂几何者不得入内”》。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