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南街村的可推广和不可推广 -- 达雅

共:💬262 🌺35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闲话南街村和集体经济,回达雅兄

列宁早说过,“必须组织生产的,消费的和信用的合作社”。达雅兄所说的团购,不过是消费领域的合作而已,不是什么新发现。在社会主义农村建设的早期实践中,就是要把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升级”为抵御风险能力更强,更能“集中力量办大事”的集体所有制经济。

在中国,集体所有制经济向来处境尴尬,在毛泽东和他的同事看来,“一大二公”的高级社比保留着小农经济残余的集体所有制经济更接近共产主义理想,然而在饿死上千万人以后,理想不得不向现实妥协,从高级社退回到生产队,虽不能致富,也不至于饿死。在改革开放后,集体经济又被看作是旧时代的残余,很多人必欲除之而后快。

说集体所有制经济是个历史弯道是不公正的。《炎黄春秋》杂志社副社长吴思(大家应该熟悉他的政治光谱)在《血酬定律》中深入浅出的分析了一个水渠废弃的事例:一个个单干的农民,连一段数百米长的水渠都无法合作修缮,每年白白损失10万元,原因却并非如故事的原讲述者曹锦清所指出的——“中国农民的天然弱点在于不善合”,而是计算利害得失后明智的选择。从建国后到改革开放前,全国各地农民被组织起来,利用农闲时间治理山河,那是何等的了不起,就是在文革最疯狂的时期也没有停止过。在我走过的胶东乡村修了很多星星点点的水库,很多是一个公社或者一个生产大队修的小型、微型水库,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莱州湾畔在70年代还由县里组织农民修建了宏伟的海潮大坝,防止海水顺河流倒灌,以便改良农田,还为现在利用滩涂修建盐场、开展海产品养殖打好了基础。那是个辉煌的年代,青年男女们在工地上结识,他们劳动、歌唱、结下了友谊和爱情,经过那个时代的农民并非只有饿肚子的痛苦经历。

没有那么多的基础设施建设要建设,也没有那么多的大事要办。在日常的经济活动中,集体所有制经济缺乏激励、压抑创造性的缺点是显而易见的。我在农村长大,现在在国企。公有制经济体中普通工农中有良心肯干活的大有人在,但更多的是追求自身福利最大化的人们,管理者们追求者更多的收入,普通工农不能争取更多的收入,那就争取更多的闲暇时间,为集体增收节支自己能得到多少?争取了更多的闲暇时间可以干兼职、做家务、培养孩子、娱乐身心,百分之百是自己的。管理者谁去得罪人?挽回损失自己能得多少,得罪了人犯不上。这是看得见的浪费,还有很多人才被埋没了,改革开放后,有很多在农村、工厂被看不起的“不肖子”创造了惊人财富,这些加起来比起团购节省那点儿交易费用多出可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邓公一直是毛公的嫡系,是第一代领导集体中的重要人物,否定毛公的错误也是否定邓公自己早年的错误,不是什么背叛。他在农村改革上坚持了实事求是,历史唯物主义的一条原理说的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而不是相反。在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小农经济竟然比集体所有制经济能容纳更大的生产力,改革开放的现实——告别农产品短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不是第一次证明,在古代典籍中井田制废弃,已经证明过一次了。

现在还存在的集体所有制经济大概有两种:一种是华西村类型,一种是南街村类型。吴仁宝1961年担任华西村党支部书记,在改革开放前集体经济就有声有色,威信很高,单干老百姓也不答应。南街村是先分地了,人均3分地(南街村全村有回、汉两个民族,848户,3180口人,1000亩耕地),温饱都成问题。王宏斌是能人,集资办砖厂、面粉厂成功了,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又愿意带大家致富。老百姓才放心的把地交出来重建集体经济。我们村也有几位能人用集体开辟的滩涂,办盐场、养鱼养虾,短短几年就发了财,村民想把人家请回来当村干部带大家致富,可人家嫌麻烦不愿意带我们玩儿啊。

如果没有集体经济,吴仁宝和王宏斌和我们村这几位能人一样,也可能发财,大多数没有本事的农民种那点地不能支付养老、医疗、教育费用,只好汇入民工潮,糊口于四方,甚至卖血。老百姓反对的是贫穷的集体经济,决不反对强大的集体经济,还求之不得呢。南街村的红色面纱是他们自己的选择,王宏斌可能有独特的爱好,爱怎么玩是他们自己的事儿,但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红色”典型,无疑是精明的算计。1990年,南街村得到中国农业银行总行巨额贷款;河南“各级领导、各级职能部门都想抓南街这个典型。所需款项都是国家拨款,一拨就是几百万元”(王宏斌语),还开办“红色”旅游呢。保留集体经济村镇有的是,这就是农村改革不搞一刀切的证明。我们本地就有一个强村,以不讲信用、巧取豪夺、任人唯亲著称,作为典型吸收了本省一半的扶贫贷款,比南街村高明的是折腾上市了。现在土地流转了,还勾结官府,用黑社会手段夺取临近农民土地,打完了农民又和其他公司血腥争夺。看到附近的就知道远处的了,华西村、南街村和这个上市公司或许差不多。但应该看到,这不是集体经济独有的罪恶,而是有中国特色资本主义的罪恶,不该因此否定集体经济。

南街村村主任王金忠猝死、二奶争财产是对“毛泽东思想武装头脑”的讽刺,这套整个中国都经历过,何须再试验?我们可以看到南街村集体经济的黯淡前途——毛泽东思想也抑制不住人们追求私利的冲动。王宏斌快60岁了,不出10年就要考虑接班人问题,是传贤还是传子我们拭目以待,吴仁宝不是传给儿子了吗?终于羞羞答答的从集体所有制走向了私有制。集体经济虽然有诸多好处,却前途堪忧。

农村整个前景都是黯淡的,资金和人才都被吸引到大大小小的城市去了。中央的做法是减少农民税费,推动小额贷款和大学生任村官,力图解决这些问题,所谓南街村的讨论,无非是建设什么样的农村,以及怎样建设的问题。这类讨论还会继续下去。站在局外讨论的诸位不管是左派右派笑骂由你,但请站在农民立场上去想问题,尊重农民的选择,不管他们是选择走小岗村还是南街村的道路。只有这样才不至于离现实太远,令人发笑。

光明的小尾巴:

其实想来,讨论一个个集体经济体的未来会不会灭亡,没有什么意义。所有的企业个体都会灭亡,中国企业平价寿命据说只有八年,一点不妨碍中国创造经济奇迹。这场经济危机不也倒掉了不少百年老店。华西村南街村也算不错的了,远远超过平均寿命了,本村百姓身家所系,又没有退路,对集体经济更关心也是个积极因素。可惜的只是有实力的集体经济就那么多,只有减少没有增加。达雅兄说的也是,华西村蜕变成私有经济又怎样,百姓们还是富裕了,应该也不算吴家私有,最起码村里百姓有土地入股,本村百姓不纯粹是打工的,吴家也不能连根从华西村拔走,越是私有越要注意乡里口碑,给村里还会修桥修路提供免费优质的公共产品,也不是什么坏事。

譬如燃烧,要提高局部温度(减少农民税费负担),有燃料(资金),有点火源(外来的大学生做村官),星星之火也可以燎原。如果给农村提供更多比较有利的条件,产生一大批的个体经济体,有条件的农民自愿联合成大大小小的集体经济体,在竞争中有失败有胜利,让千百年来的农村变个模样,也是可能的。

关键词(Tags): #集体经济#南街村#华西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