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助】请教大家有关西方工会和罢工的几个问题 -- 香山一叶

共:💬27 🌺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谢谢

谢谢留言,很有实践感触的信息。

的确,如果从意识形态出发,就会担心小型工会是不是不公平。而从实际生活出发,就发现根本不是这个问题。毕竟,罢工什么的本身就不是“增量民主”的体现,搞不好,让社会上所有人都站在罢工的对立面也不是不可能。

1984到1985年的英国矿工罢工应该就是一个例子吧。英国当时的制造业在缩水中,本身矿藏也差不多开完了。于是,政府准备开始关闭不赚钱的煤矿。但是,矿工的安置并不明朗。而且,要说矿工们的生活,确实不好,毕竟开矿不是什么好工作。家里没钱,想“再就业”难度不小。矿工们担心前途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从一开始,就有人声称罢工的动议没有被合法的通过。然后,其它工会的态度也是千差万别。铁路工人和码头工人(都是产业工人兄弟呀)支持罢工;电子行业的工人(新兴产业,有自己的前途)反对罢工。于此同时,赶上当时的首相撒切尔夫人是著名右派。上来就说这样罢工是违反民主,甚至把罢工者与马岛战争的阿根廷人做比较。要知道,上一任保守党政府,就是希斯那一届,就是因为1974年矿工罢工而下台的。这次政府肯定不能服软了。所以运筹帷幄,声称罢工非法。媒体上都开始指责矿工。然后因为罢工而导致的生活不便也很明显。有的民意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民众对矿工的手段不满。

结果呢,矿工工会本身就在争议中分裂了,然后,两个矿工工会之间还发生了人命案。最后,还是矿工先服软了。在没有任何实质进展的情况下就复工了。对社会大众,影响则是撒切尔的新自由主义被认为是经过了实践考验,大部分人支持这种意识形态。尽管大部分民众其实没有从新自由主义的改革中受益。但是,人家自己觉得好,那就是好吧。

应该说,工会间的关系的确也很微妙。理论上的罢工权益其实也是服从与现实需要和技术安排的。尤其是这个工会之间相互支持的表态。貌似就是从第一国际时代就开始提倡的“Solidarity”。猛的一听,还真的有些热血沸腾,有点“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的影子。不过,仔细看看,人家的选择与意识形态什么的真的没什么关系。主要还是现实需要。或许,这个就是老油条和职场新鲜人看问题的区别吧。应该说,厨师们损失罢工一天的工资不算大事,失去了以后与老板斗争的手段就麻烦大了。

要说左翼政党,自然天然与工会有联系。不过,正如这位网友描述的一样,左翼上台,该争议还争议。本身,政治稳定性和工运就是矛盾的。长期执政的左翼政党,都遇上过类似的问题吧。

应该说,这个确实是政治正确的产物。不过,其前提则是避免发生更大的动乱吧。而更大的前提,则是尽可能保持住资本主导的生产方式吧。如果在这个大前提下,的确怎么修改,都会有照顾不到的地方,确实很麻烦。但是如果不遵守这个前提。那么,又会是什么样子呢?实在是不敢想呀。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