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生命中的几位奇人 -- 好猫如诗

共:💬30 🌺12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疑问
家园 肯定是用不上十根金条

没找到具体的数据,估计应该是45年后到的北平,那时一个小四合院绝对是白菜价。

看楼主的描述,她并不是什么达官贵人,或许是投奔亲友吧。

————————

补充下,看到这么一段

民国的时候,1根1两金条大概折为30块银元,随着年景好坏有5块的浮动,当时小康之家一月生活总费用也就是15块银元,鲁迅先生在北大做教授时是一个月300块银元。民国时期富人很少使用金条花费,金条主要是作为硬通货贮藏起来,花费的时候兑换成保值的货币银元,在1929年前后,100块大洋就可以在北京买个小四合院,当时一顿全家福吃下来,也就是两块钱三块钱的样子。10两金子折300块大洋,贫农有了这个钱就可以一跃成为中形地主了,小康之家全家一年生活费也不到这个数,而这些钱够贫农吃10年的。

1929年北京小四合院的价格是在100大洋,也就是三根小黄鱼多一点。那还是民国的黄金时代。

考虑到日据晚期和45年接收后的恶性通货膨胀,以及当时北平的居住环境,生活物资相对于房产的价格比例肯定要一涨再涨。所以十斤黄花鱼的价格等于一套小四合院还是靠谱的。

不知道有没有哪位兄弟能贴些更详尽的数据上来。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