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IMF的伪善和万里风中虎对凯恩斯主义的批判 -- 思想的行者

共:💬95 🌺1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克鲁格曼:1997年和2008年 的矛盾

克鲁格曼最近又成为了红人,特别是成了中国的追星族们追逐的对象。

但是追星族们加入认真的比较一下克鲁格曼在1997年左右的言论和2008年左右的言论,可以知道他前后的言论是完全相反的。

1995年,他大肆的抨击亚洲经济,认为亚洲经济是建立在浮沙上面的经济--用如此文学化的语言优点不符合他作为一个经济学者的身份

为什么他认为亚洲经济一定会出现危机呢,因为他认为亚洲经济是依靠高投入而实现的增长,而不是依靠科技进步实现的的增长,他统计了表现科技进步增长的TPF---综合要素生产率指标,发现这个数字很低----后来有很多学者指出他的这个TPF 数字是错的,---而且他的说法也与常识不符合,亚洲的经济增长不仅来源于更高的投资率,就业率,亚洲也涌现了一大批的高科技企业

其次,他认为亚洲的银行系统一定会出问题,因为亚洲的银行因为受到了政府的强有力的保护,而产生了所谓的道德风险,认为亚洲这样的经过政府保护的银行一定会是脆弱的。

两年以后,亚洲金融危机果然爆发了

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有内因也有外因,问题在于是内因为主,还是外因为主?

显然的亚洲金融危机期间,西方金融企业进行协同行动,西方政界也一致的要求亚洲国家政府不应该 保护银行,西方舆论也一致唱空亚洲经济,特别是西方经济学家,IMF更是大肆唱空亚洲经济

这说明什么,这至少在表面上表明这是一场包括文化战,政治战,金融战在内的总体战,西方政界,舆论界,经济学界,金融界以及IMF世界银行等等国际机构表现出了相当的一致性---这样强的协作性或者说一致性显然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经过了组织的,这样强的组织性更多的出现于战争状态的国家中

如果这样理解,那么可以认为克鲁格曼其实是西方对东方进行金融总体战的一枚小棋子罢了。

时间跨越了10年,西方也面临危机了,这个时候克鲁格曼绝口不提政府保护会造成所谓的金融企业的“道德风险”了----如果按照他十年前的论调,那政府保护是绝对不行的,反过来在他最近的著作《美国怎么了》中,他鼓吹政府要发挥更大的作用。

他前后矛盾是因为什么呢?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