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大学生就业难的实质---教育生产过剩 -- 思想的行者

共:💬42 🌺2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大学生扩招其实是一场教育的“大跃进”

大跃进的初衷是好的,就是尽可能快的提高生产力水平,但是大跃进失败了,因为经济的发展需要有内在的支持,需要保持经济的平衡,当经济生活中的主体企业的自我创新能力还不强,管理能力还不强的时候,要求企业甚至整个国家进行大规模的扩展,很可能导致企业的消化能力不足,以及整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失调

大跃进的失败的原因其实与当年的李立三的冒进导致失败的原因一样,当年各个根据地的红军数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质量不够好---主要表现为缺乏重武器,攻坚能力严重缺乏,这个时候李立三要求全国红军迅速攻占大城市,就是一种革命的大跃进,最终遭到了挫败。

同样,我们来看大学教育的扩招,也是这样的

大学生人数的迅速增加表面上来看是好事,但是从另外一个方面来看,是破坏了人力资源的应有的平衡

这里说的人力资源的平衡指的是从事技术工作和从事体力劳动的人力资源之间的平衡,由于大学大规模扩招,导致耐心的投入到体力劳动中的劳动者减少,这就造成了失衡。

扩招导致的失衡还包括,大学教育资源的不足导致了每个大学生所能够分享到的大学教育资源的相对的减少---比如老师对学生的指导,以往大学生数量少,老师可以对每个学生有更多的指导,大学生数量多了以后,老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平均也就少了

特别的,这样的教育资源的失衡更加严重的表现在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教育上,中国的研究水平在提高,但是高级研究人才队伍的扩大,人才队伍的平均水平的提升并不是那么快就可以上去的,结果造成一个现象就是一个导师带很多很多个学生,导致每个学生能够受到的指导都不足,即便是这个学生真的很优秀,由于他的导师同时要带很多的学生,导致他与老师交流的机会受到老师指点的机会(老师的精力分散了,也难以提出更高水平的指导)减少,所以扩招不利于这些高水平的学生的成长,至于水平不高的学生,在扩招以后成为硕士生,博士生,就更加难以有多少作为了,因为做研究要出成果本来就不是那么容易的,本身相关的素质比较低,因为扩招才进来的,导师的指导又少,就导致了水平很难真正提高上去,所获得的除了一张文凭以外(中国的严进宽出还是需要检讨的),没有学到太多的东西,这样的扩招对他们的人生的影响是负面的,仅仅是增加了他们的虚荣的资本,而不是实际上增加了他们的才干

中国需要扩招,但是应该根据中国社会发展的步调逐步的进行,而不是一下子那么迅猛的扩大,这样所导致的人才结构的失衡就如同大跃进导致的国民经济的失衡,以及让缺乏重武器的红军去攻占坚城一样,是错误的决策。

不要一味的指责大学生的就业心态没有摆正好,这就如同一个指挥官指挥失误了,然后就指责手下的士兵的单兵作战素质太差了一样,很多拙劣的领导者就是这样的,做出了错误的决策导致了失败,总是把责任推给下面---下面的人素质太差有什么办法呢?

如果仅仅是少部分的大学生就业发生困难,那么可以认为是这部分的大学生自己的就业心态没有摆正,因为这仅仅是小概率事件,但是如果有大量的大学生发生就业困难,那么这样的大概率事件就需要领导进行检讨了,大概率事件往往是因为决策的失误所造成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