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分析:国务院四部委研究开征物业税 -- 陈经

共:💬567 🌺89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目前综合形势下,房产税开征是长期稳定的必然选择

从根本上说,还是长期稳定的需要。

大家已经看的很清楚,在目前的形势下,地方财政的破产是完全可以预见的。这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虽然地方政府最近几年的房地产支柱产业化---卖地供血的行为是在加速自掘坟墓,但回到台面上时,终究还有更多的社会政治因素牵扯在内,只能以综合性概括了。不管怎样这个现实是可以确定的了---除非依然有人相信黄河可以真的涨上天去。

面对现实,面对明天,或者今天就等米下锅,可能的选择是很有限的。地方债已经出现,虽然这是极其危险的一步;但这一步走出去,一方面说明实际上困难已经有多大,另一方面也昭示房产税的必然来临。

中国的地方债是救急的中国特色。从市场角度说这是没有可靠的事实抵押物的债券,绕道中央名义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麻烦;而形势又已经急迫到容不得找合适抵押物的地步,所以才如此从权从快。但最终这个课还是要补的,这就是今天大家讨论的房产税。

地方债本身是潘朵拉的盒子,这一点需要慢慢展开。但既然出现了,它就需要一个合适的抵押物,地方财政要提供一个长期稳定的税收来源来做这个抵押物。显然,流转环节再热闹,做这个抵押物还是不牢靠的,持有环节的财产税是唯一的选择;进而由财产税具体到房产税的逻辑线索是简单清楚的,也很可能是唯一可行的选择---对汽车或手表征税都不解决问题。(需要注意,社会的稳定可能对很多领导来说不过是自己一任的事情,但事情走到了今天这一步,地方债上台后就不仅是一任领导的事情了。在这里,我们的各级领导应该能更深刻理解所谓经济,社会长期稳定的内涵了。)

需要说明的是,事情的本来逻辑并非如此。如果房产税存在,地方债完全可能不会出现,至少可能不会现在出现;因为地方财政的稳定问题已经有了基础(新的缺口时期还没有到)。房产税到地方债是事物本身的‘形式’逻辑,而地方债引出房产税是中国特色在当下的‘历史’逻辑。这一点我们已经不陌生--在摸到第n块石头时,发现还是需要造桥;房产税就是目前地方债需要的那个桥墩。

回头看地方债这个魔盒。最令人担心的是打开容易关上难,而以目前地方行政的水平和素质,一旦‘各级领导’熟悉了这个魔方,那是后患无穷矣。还是老话,锦囊就是那么多,开过的就作废,不到不得已,手里还是要保留几张的好---日子还要过下去的。中央的同志,应该是有这个觉悟的吧?

有几个问题需要考虑,也是百姓真正希望能够做到的几点。

一是这回真的造个桥墩出来,而不是又随便扔块石头过去就说搞好了。既然根本点在于财政的稳定,那么就认真严肃的做一个长期稳定的房产税制出来,简明,实用,可靠,稳定。

二是宜快不宜拖。既然是经济社会稳定的需要,解近渴,也有长效;而拖只能拖出变态。

三是房产税一旦成形,从速从严管制地方债,要么行政方式在短期内取消,希望大家都忘掉;要么以立法形式铁腕控制。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