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温故知新沈崇案】1.沈崇和谭卓 -- 陈郢客

共:💬946 🌺4636 🌵5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是土生土长的东北人,姥爷(外祖父)在世时常给我讲解放前的事

印象比较深的:

毛子女人抗冻,三九天穿件毛料窄裙裸露着半拉腿就敢出门。老毛子兵爱唱爱跳爱喝酒,喝多了后很驴性,爱打架闹事(糟蹋女人的事情倒是没从他老人家口中听说过,不过很正常,姥爷在我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就过世了,他当然不会跟一个小孩子说这个)

苏联红军军官很凶,有些胆子比较大的受了欺负的老百姓会去当地苏军那里告状,军官核实后轻则抽鞭子关禁闭,重则当着受害人的面枪毙,“那是真杀呀”,这是他老人家的原话。

印象里似乎并没觉得老人言谈中表露出对当时苏联军队有什么特别的厌恶,最严重的指责好像就是那句“喝多了太驴性”了。当然这大概也有老人当时是在给一个小P孩子讲古的原因,所以有不少听起来很好笑的事。

例如,“毛子兵”当时似乎对钱没什么概念,跟当时做小买卖的老百姓买东西时(无外乎瓜子花生烧酒茶叶蛋之类的)给票子都是丢下一大把拿东西就走。那时候的乡亲们淳朴,不肯多收钱拉住买主要给他找零,彼此语言又不通,结果就是洋丘八以为是给的不够,那就再来一大把......

这些描述当时只觉得有趣,后来大了后感觉这些东西还是比较可信的,因为九十年代东北边贸刚开始时对面的“毛子”们还是那个德行,好骗的很。不过那时跑边贸的中国商人们可就没从前的乡亲们那么好心眼了,于是赚了个盆满砵满,拿新版五角纸币冒充五元的,拿布鞋跟人家换皮大衣手表的,还有叨登过去的温州“礼拜鞋”......这些都是当时在我家乡流传得尽人皆知的段子。

不过据说,现在的毛子们也学精了,满洲里的淘金热潮自然也就不那么火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