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从中日房价对比看北京房市 -- 萨苏

共:💬395 🌺571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也来抬个杠吧

听说以前在索尼工作的朋友说,他们那每年涨薪水很多,一般人都有20%-30%,而且开始几年都能涨。一旦跳槽就要从头开始所以跳槽人少。

国内IT行业翻倍是这样滴,从2003到2008年这几年比较景气的时间里,本科生开始3k,做满1-3年后升到5-7k比较常见,研究生开始6.5k后来升到9.5k比较容易。再想涨就必须升职,这个升职的比例注定不会太高。

熊仔大致帮你估一个升职比例,比如04年来5个本科毕业生,3年内走1-2个(一般是追求涨薪而不是升职,因为留下来升职的机会大),到07年时空出来个组长的职位,考虑剩下的3-4个人有70%的可能,剩下30%的机会留给外来的老人,最终这五个平均下来3年后升职的机会也就是15%左右,而且刚升完职一般薪资不会立刻大涨,做为管理人员起码还要干个2-3年把这个位置坐稳了有管理经验才跳不是。

或者进入待遇非常好的企业,这个比例你按上面那个模型算算,其实也并不高。

说这些不是打算给你按逻辑辩论一下,而是给你看看所谓“ 跳跳槽收入翻倍”是怎么一回事,无非职升不上去了,通过能力上涨立刻套现而已。说起来比较爽而已,只是很少能有人能不停说“我最近工资又翻倍了”,说个1-2次就差不多了。如果您已经是业主,熊仔希望你不要把维持房价的希望完全放在年轻人收入增长上。

另外,北京这边的户籍政策可能和上海不太一样。熊仔就是个没房却有户口的,而且如果买的房地理位置不佳我也不打算把户口迁到房子上去。因为集体户口挂靠的地方有一些对口的小学,有些还不错。据打听,现在小学入学也没那么难,因为小孩少了。而且,结婚、办信用卡、贷款什么的目前熊仔也没有遇到问题。所以,这句话至少在北京是不对的,

中国则主要是有户口问题,没有房子就不可能有户口,小孩没办法上学

我记得我上海的同学好像也给我说过类似的话,但我不能确定,你可以再打听一下

针对这句话,熊仔说两点

有些东西必须要到户籍所在地办理,没有当地户口十分不便。

一是熊仔也认识很多没有北京户籍的朋友,就记得他们办护照、结婚、补身份证要回老家弄,但好在是回家还能看看父母。因公出差,公司还能给你假让你回趟家办护照。结婚可以回去拍便宜的婚纱照。补身份证比较麻烦,好在家里一般关系多一些,自己小时候的朋友现在各行各业上也都应该挑担子了。在熊仔看来,不算是个太大的事。

二是在京沪这种地方就算你买了房,你也一样拿不到户口。据说美国现在投资400万就能拿绿卡,北京的我以前看过,好像是一千万。二线城市其实不买房也照样能落户口,熊仔家户口本上现在也有7-8个人,侄子,外甥女一堆。来源是我爸下棋认识的管工班班长的小儿子什么的。人家管工班班长在工作处边上又接了一间房子,根本就不买房。

最后说说拆迁

另外市场没有购房需求的时候,政府可以通过拆迁来制造需求
据一些消息灵通人士说,这次十一大阅兵后北京就要开始拆胡同了,强拆,补的钱肯定不够你再搬回来了。拆出来的人统统去住两限房,正好现在两限房也没人想买(咋没人想买呢,不想讨论,熊仔是不够格买。给你说两个够格买的,一个是教师,宁可住天通苑也不去买两限房,说价格也不低位置还差;另一个是35岁的夫妇,买了,据说很容易就买上了,熊仔就认为确实没太多人想买了)

所以你看,指望政府拆了这些人的房子再补的高高的让回迁户去托楼盘也不现实吧。当然熊仔这是小道消息,咱们等10个月就可以验真了。

打字好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