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删了,少惹是非 -- 黑天鹅

共:💬61 🌺74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不提倒也罢,已经有NC精英借题发挥了

原文是赖捷新浪博客,已经全文删除,故在此全文引用:

罗京死了算个球的新闻【转帖】

罗京死了,大约在一个小时之内,所有的门户网站,都成了头条,纷纷做专题表达纪念。不久后,成都,我的家乡,发生了公交车燃烧起火事件,死伤惨重,状况极其恐怖,触目惊心。按同事的话来说,公交车和每个城市人息息相关,应该是最重要的一条民生新闻。

  

  然而我点击打开某些大型门户网站时,发现他们仅仅将这条新闻放在第二条,甚至第三条,罗京逝世仍在第一条,直到下午,仍然如此。

  

  我感到悲哀、愤怒。想想看这情形吧,一个播音员死了,放在头条,而二十多条无辜生命瞬间消失的新闻放在下面,形成鲜明对比。中国普通老百姓的生命都卑贱如狗吗?一个名人死了就如此重要?我不管罗京身上展现了什么中国新闻变迁的意义,成为一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或者是一种说谎话的标签,抑或展现了什么狗屁的中国政治面孔,我只是用我最简单的良心在思考:任何这样的意义,都胜于生命吗?何况是那么惨烈、那么令人毛骨悚然的人间悲剧,它就发生在你我之间!

  

  不要觉得我斤斤计较。一个门户网站的新闻频道,将什么新闻放在头条,实际上体现了这群中国最精英的媒体人,他们有怎样的价值判断,体现着这个媒体的良心。可惜的是,我看到多数门户缺少对弱小生命的关注和同情,而只是一味地追去明星效应,追求宏大意义。

  

  我知道,对于很多媒体人来说,我们都嘲笑,反感罗京,因为他是说谎的人,是刽子手的发言人,一辈子就没说过几句真话,而且说谎时的表情总是一模一样,令人厌恶,而且他还死在了如此敏感的时刻,20年前的今天,他在新闻里喊出了那句经典的“这个螳臂当车的歹徒”。然而,我们的个人判断,不能代替这个社会最基本的价值观。罗京死了只是一个个案,他和我们公众的关系,仅仅是记忆上的联系,谈不上情感上的依恋。相反,成都公交事件,它和我们公众的关系,不是软性的,而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关系,唇齿相依,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公共安全隐患的下一个受害人。

  

  我必须要说的是,凤凰网这次在中午将成都公交的新闻放了头条,而且,这是我们要闻组的编辑向领导层争取而来的结果,这说明并不是上面有明确禁令,要求这事儿不能做头条。凤凰要闻的相关编辑是好样的,至少这一次是,至少证明,我们还不是一群被粗俗的网络传播麻木了情感和人性关怀的人。

我看了肺没气炸来。

就因为新闻没有放第一条,而是放了第二或第三条,他就要诅咒一个死人。什么“情感”、“人性”,去死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