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哥城家经历的百年沧桑 —1 -- 哥城

共:💬246 🌺1236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哥城家经历的百年沧桑 —5 我的祖父—内战

提个花絮,前面提过,黄埔军校实际侧重于低级军官的训练和培养。当时中国最高的军事学府是陆军大学。我记得祖父跟我提起,考陆军大学时要考中庸和大学,孙子兵法什么的。想来中国当时的高级参谋,大多是更习惯中国的战略吧。他们在陆军大学的毕业论文是实地考察街亭古战场。得出的结论让人大跌眼镜。他们认为马谡没有做错,街亭战线宽5公里(还是10公里,忘了),2万5千士兵无法防守十万魏军的冲击。。。

哥城倒是觉得,另一个问题值得深思,淞沪一战以后,为什么出现了那么多坐视不救,推诿倾轧?为什么在淞沪一战中这种现象是看不到的?是对胜利失去了信心?还是在淞沪被歼灭的军阀部队被撤销了番号,造成军阀不愿意再牺牲,希望保存实力?

从满清北洋陆军惨败于日军,到抗战时的一幕幕惨剧,我想TG有一句话说的好,精神原子弹打不死人,北朝鲜人再视死如归,他开着坦克炮艇也没奈何韩国的巡洋舰分毫。希望中国能够继续提升武备,能够让更多视死如归的战士活下来。。。

1943年吧(这个存疑,实在记不得了),先祖父调往陪读重庆,在大本营工作。工作很枯燥,然后他在重庆又认识了一个女士,一直作为朋友交往,然而,两个人相约,抗战胜利后结婚,这个女士就是我的亲身祖母。他们也果然等到抗战胜利后才结婚,那时的人那,哎。。。

在说个花絮吧,关于老蒋的。

他们这些中央军的黄埔系啊,不管我们说他们对不对,不过对老蒋那叫一个亲啊。跟TG这边老红军对毛主席似的。怎么说呢,老红军对老毛,还是敬的成分多,当然爱也不少。可他们呢,说句不好听的,看老蒋就像马仔看黑社会老大似的,非常亲切。我的祖父给我讲老蒋的段子,说当年在重庆,有一家小饭店,以麻婆豆腐闻名,做豆腐的是个麻子老太太,以此得名。有一天呢,老蒋就带着几个侍卫去了,要了一盘麻婆豆腐,一碗饭。刚吃了一口,就跟被烫到了的猴子似的跳起来就跑了。他是宁波人,哪吃得惯那么辣的川菜啊。还有一个段子,是说老蒋的脾气,对人对事就不提了,他自己的牙,哪个疼就拔哪个,到最后满口假牙,官邸的侍卫都知道他吃不了太硬的东西。

前一段看见好像台湾的国防部长李杰,就是因为拆除老蒋的雕像还是什么的,被开除GMD党籍。看来现在的GMD,对老头子忠心耿耿的还是不少啊。

在中立的立场上,说句公道的话,老蒋或许有点像团长一剧里边的俞啸卿,他手下的很多嫡系子弟兵,在那个时候,除了他,也就没什么敬畏的人了。都是天子门生。都知道老头子对手下人是绝对的温情主义。一般只要对他忠心耿耿,就没什么担心的事。犯了不是太大的错,惹了不是太大的祸,拼着挨顿骂,也就拉到了。我的祖父在违抗他的命令,不炸丰满水库,被他找回南京,心里其实是不怎么害怕的,他的原话是,难不成他还杀了我啊。这样的部队,在嫡系高级将领中间,恐怕是没有铁的纪律的。

1946年我的祖父陆军大学毕业(陆大20期,郝柏村将军的同学),任GMD国防部监察局科长,主管陆海空三军调查研究,建议业务。好像是这个阶段,他和小蒋颇有接触。当时小蒋好像是在国防部干部管训局。他主管监察业务,小蒋是老牌TG,他们经常和小蒋开会商量如何对付TG。然后出任国防部战地督查官。他这个黄埔十期的小老弟,是战地督查官里面资历最浅的,其他的战地督查官很多都是北伐时的老资格,否则怕震不住场子。他能被任命,一来是无门无派的田文静,没有太多裙带,二来也是他天不怕地不怕,农村孩子进城,不懂官场倾轧,不怕得罪人,或则得罪人也不知道,能够秉公处理的原因。

在这个阶段,他真正接触GMD内部派系的倾轧,哎,真黑暗啊。可以说,GMD的败亡,内部派系林立,无休止的内斗也是一个重要原因。话题回到飞马兄所言的淞沪战场选择问题,淞沪的地形,日军得以用威力巨大的炮舰大量杀伤我军,造成了大量不必要的伤亡,让人痛心疾首,您能站在民族的立场上为对立党派的军队惋惜,心痛,哥城也很感激,感动。可是,内部的倾轧,自己人的内斗,互相祸害,拆台,为了小圈子的私利,造成的损失,远远比淞沪的战略损失大多了。如果能团结一致,哪怕战略有问题,象淞沪一样,万众一心,用血肉铸成新的长城,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不怕死,可是我们都不傻,我们怕被别人忽悠死啊。。。。

明月的书里,考证明亡于党争,GMD的败亡,内部倾轧是一个重要原因,今天的TG,也应吸取教训,几个大佬各带一伙人的内耗,无论是大到一个政党,还是小到一个公司,都是大忌,怎样避免,应该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极端的集权,如老毛,也说过党内无党,帝王思想,党内无派,千奇百怪,而GMD以及今天TW似的民主,也未曾改变派系林立的现实。

国共今天合作的苗头,是我们看到了希望,起码在大的国家层面,有了好的契机,希望可以以国家利益为重,不要一味的为了一党私利而倾轧。在国家层面,为了一个面子,承认不承认台湾,建立邦交,多少大陆台湾老百姓的血汗钱被无谓的送出去啊。希望双方或许可以更进一步的合作,制衡,各自政党内部不愿意看,看不到,不敢看的问题,被另一个政党骂,起码有些压力吧。。。

看遍了内部的自己人内斗,他不愿意打内战。哪怕国防部系统里面最激进少壮派的军官也都不愿意内战。他们这些当时的年轻人,生下来就看到一个内耗不休,一盘散沙,任人欺凌的中国。因此,他们盼望可以通过和谈,避免内战。可是事与愿违,内战,首先由东北开始了。。。

1947年夏天,我的祖父调任60军副军参谋长,同时兼任国防部260组组长,负责监视60军,协助指挥作战,以及北满地区TG和朝鲜部队的情报工作。上任后,首先把杜聿明的嫡系,暂52师师长,刘伯中,坐视手下部队被TG包围不救,及侵吞军饷事宜上报国防部,将刘撤职查办,结果刘通过黄埔一期亲大哥的关系,摇身一变,谋得徐州剿总副参谋长,由少将升为中将,让他无可奈何。其次,协助60军死守吉林,据苍野兄的考证(在此多谢兄台),是以60军一军之力对抗接近一倍的兵力(6个师)和火器(东野总部炮兵),在长春友军来援的情况下,守成林彪放弃攻克吉林的决心。被陈诚亲报老蒋,我部以一军之力,力抗东野主力,老蒋乐得心花怒放,时称吉林大捷。他当时由于在国防部参战军务的背景,协同60军制定战略战术,同时,军直属部队,暂52师,以及军直属马步骑炮,侦查辎重等由他直接指挥。此战,初识TG战力,吉林城内制高点北山头被攻占,派梅营长反攻,梅宁可被枪毙也不敢去,只说,共军厉害啊。最后还是被枪毙了。TG的战略,战术,略显粗糙,在东北初期,确实依靠人海战术,可是官兵不怕死,拼命,弥补了战术不足,让他心有余悸。此战后,他汇报陈诚,建议大量整编伪满部队,他的理由是,伪满部队训练,兵员素质,高于东北GMD军,满清20万众鲸吞华夏,东北训练有素的伪满部队,淘汰下级官佐,由军校军官训练,短时间内可成劲旅,被陈大骂,说这些汉奸部队,投了TG,正好剿灭。情报方面,通过一个鲜族人,以贩黄烟为掩护,得到镜泊湖水库的具体情况,通过另一个给TG高干当保姆的妇女,搞到TG在哈尔滨处级以上干部的电话,地址,预备军统派人暗杀,搞到金日成部队火力配备,部队编成等情报,我记得他说过金是在吉林的汇文中学读过书的。

1948年,吉林撤退,部队退到长春。临退前,军长曾泽生跟他商量炸丰满的事,他建议不炸。此事应该是曾早有打算不炸,可是怕事后追究,看看能不能让他这个蒋的嫡系背黑锅。他也确实背了。事后,蒋命他回南京复命,临行前,曾送他一个皮箱,内装5万大洋。他觉得拿了钱对不起老蒋,把钱给老蒋又是出卖了军长,因此临行前把全部5万大洋作为奖励分发给手下。

回到南京,被老蒋大骂,跟老蒋相处有个诀窍,他骂人,别接话,接话顶嘴弄不好就没命,挨顿骂,等他气消了就好了。被骂完,在南京城防司令部任职,因为给长春的战友欧阳午写信,劝欧阳午离开长春,而信件被TG截获,在新华社播发,作为GMD士气低落的证据,没办法,他和欧阳午是在南京突围时的生死之交,他不愿看到欧阳午陷于长春绝地。。。给长春旧部袍泽的打气信被截获,被新华社揶揄。他在TG内部的暗线汇报,听到他回南京,东野的一个参谋说,怎么让他跑了,首长(林彪)说过必须活捉他的。然后是南京易手,打头阵的是三姓家奴吴化文,几个月前的自己人,撤退到成都,我的奶奶是四川省立师范大学的讲师,学化学的,她的硕士导师有个儿子,虎头虎脑,叫丁肇中。他给我奶奶在家里包饺子,奶奶是四川人,从来没吃过饺子,吃得开心,然后这一生她再也没吃到我爷爷包的饺子。饺子应该是过年吃的,他包的时候,是秋天吧,他不想过1950年的春节了,他跟我奶奶说,你把氰化钾给我,奶奶一直拖,说过两天给你,他心里笑,你不给我氰化钾,我对脑袋一枪,你还能拦得住了?1949年,GMD灰暗的一年,对他也是。。。。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