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德国国防军大本营 -- foundera

共:💬25 🌺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五部 第四章三条和更多条战线的出现 -1

第四章三条和更多务战线的出现

1943 年末―1944 年初

意大利的投降,对于德国来说,是1943 年所遭受的第三次沉重打击,同

时,也意味着希特勒欧洲政策的破产。德国大本营在经过一度紧张不安之后,

逐渐接受了这一事实。9 月8 日夜晚,德军统帅部下令,在从里昂海湾到克

眼特岛和罗得岛的整个地中海区域,实施代号为“轴心”的行动,“准备数

月⋯⋯直到8 月29 日方才适应当前局势”的命令,立即生效,由德国人接受

这一地带的全部领导指挥权和防务。解除意大利武装这项庞大工作之所以进

行得十分顺利,不仅由于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及其德国地方指挥官的灵活妥善

的处理,而且与同盟国提前宣布意大利投降,以及美国伞兵部队放弃在罗马

附近着陆的计划,而代之以在巴乡里奥政府所控制的南意大利着陆不无关

系。在“轴心”计划执行中的唯一严重失误,就是由于德国海、空力量不足,

未能阻止意大利海军舰队归降盟军。此外,希特勒原以为绝大部分用法西斯

思想武装起来的青年会自愿参加德国国防军的希望也落空了。德国虽然进行

了大肆宣传,但墨索里尼的获释也未能给希特勒带来任何希望。墨索里尼在

他不久对德国大本营的访问中,看起来完全是一个垮掉的人,显然对意大利

人民再不会有什么号召力了。因此,希特勒把他当做一个倒台的大人物来对

待,在他周围布满岗哨,只在用得着他的时候,才让他露面。希特勒还特别

将墨索里尼筹划组建的一支50 万人的大军,削减到4 个帅,以及保留支小型

的海军和空军。

在盟军下一步行动的判断上,德国领率机构曾一度举棋不定。9 月8 日

晚,德军发现几小时前,有一支大型护航舰队向意大利西海岸驶去。德方认

为,“敌人在罗马地域登陆的可能性要比在那不勒斯地区为大”。国防军指

挥参谋部参谋长未受这种说法的影响,再次明确指出:“首先,一切都取决

于能否成功地将第10 集团军和空军部队从意大利南部撤出”。这个观点有两

方面值得注意。第一,因为许多人责备德军统帅部对南线总司令及其部队置

之不理,甚至想要牺牲他们。这种指责与事实截然相反。第二,因为,这些

人还声称,德军本准备在北方的一条防线上实施亚平宁半岛的防御。因此,

德军统帅部才拒绝南线总司令提出的关干将意大利北部的两个装甲师迅速南

调,以对付9 月9 日提前在萨莱诺海湾登陆的敌人的要求。德军统帅部的这

一决定也受到某些人的谴责。其理由除了大约700 公里的遥远距离和其他排

除这种调动的重要条件之外,人们还不妨回忆一下,根据第二次世界大战的

经验――不论在此之前还是之后,不论在欧附洲还是在远东――即使增强兵

力,也无法阻止敌人登陆。此外,南线总司令9 月12 日所作的关于决心:‘把

敌人赶到大海里去”的报告,也似乎不能理解为他需要兵力。但是,它也可

能蕴含着改变今后意大利战场作战指导方针的设想――虽然这超出了南线总

司令的任务范围。希特勒也立即要求:“南线总司令应击溃在萨莱诺登陆之

敌”,而指挥参谋部却根据原订计划对此做出如下补充:“这一行动能否取

得全胜或局部胜利都无关紧要,重要的是,在此行动之后必须将部队主力集

结于罗马周围地区(为了下一步后撤)①。

仅这一道命令,就可以驳倒另一个广为流传的谬论,即所谓凯塞林在萨

莱诺及其附近地区所取得的防御作战的胜利,给他不久推翻那个在意大利继

续作战的计划提供了机缘。更重要的是德军统帅部通过9 月9 日、13 日和17

日的一系列指令,鲜明地表示了它所坚持的“在亚平宁建立一条尽量矩小防

线”的基本观点。――例如,它命令所有决定准备调往意大利南部的部队,

在亚平宁半岛北部停止前进;命令B 集团军群司令部(隆美尔)立即勘察和

建立“亚平宁半岛上最好的防线”。按照这些命令,当南线总司令部解散以

后,一旦德军部队在亚平宁半岛北部地域会合,隆美尔元帅便立即接过在意

大利的全部德军的指挥权。还在9 月25 日,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便在希特勒表

示同意以后,批准了隆美尔关于加强北亚平宁防线的建议,并答应调拨21

个德国师,以后又增加4 个意大利新编师,让隆美尔完成他的任务。

只是由于巴尔干问题,才使所有这些计划发生了变化。虽然巴尔干的德

军战胜了某些恐惧心理,使预定的“轴心”行动进行得还算顺利,但是东南

线总司令部和统帅部还是更加认识到,可支配的部队数量太少,难以完成如

此广大地域的防御任务。德军一直估计西方的主攻目标是巴尔干,为此,希

特勒不仅坚持他防御海岸线的观点,而且还想守住处于海岸线前、从某西拉

岛经克里特岛直到罗得岛这一系列岛屿所构成的封锁线。希特勒除了为罗马

尼亚的油田坐卧不安之外,近来又有许多新的设想,其中最主要的是想切断

通过爱琴海和达达尼尔海峡的东西方联系,减轻敌人对土耳其的压力,并阻

止土耳其参战。按照他的工作方法,几乎每天都要重新讨论一遍这些问题。

他一直认为,必须“把俄国人的军事行动和⋯⋯英国在巴尔干挑起的骚乱⋯⋯

联系起来看。”然而,他却丝毫没有想到敌人会采取统一的战略方针;或者,

红军可能有朝一日推进到巴尔干。相反,他当时却认为,在东南欧“英、俄

将发生利益冲突”。他期望,这会对战争进程产生决定性影响,最后他认为,

德国“不应考虑撤退问题,更何况⋯⋯可以从中渔利”,更不用说可以从巴

尔干“开采石油、铝土、铜和其他金属”。

面对这些涉及广大地域,以及由政治、经济和军事各种因素混成的论据,

如果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与东南线司令部取得一致意见,把防御阿尔巴尼亚―

―门的内哥罗――达尔马提亚海岸,放在重要位置上,那么,对指挥参谋部

来说,仍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他们指出,如果敌人占领这些沿海地段,

那么就为“突入欧洲腹地”创造了“象占领运河沿岸⋯⋯一样的有利条件”。

还要估计到,如果这些地区的叛乱,再掺入大量意大利的溃军,其危险性就

势必大大增加。使人更为忧虑的是,有许多报告表明,“匈牙利和罗马尼亚

将效仿意大利行事”。

为了争取在这种想法的基础上,对巴尔干问题不大动干戈,而采取小解

决的办法,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在这种情况下又运用以前常使用的方法,邀请

有关司令宫到大本营,口头交换意见。在9 月24 日的交谈中,冯?魏克斯元

帅①强调指出,由于缺少兵力,对巴尔干和周围岛屿的防御任务肯定会受到

相当大的限制。他进一步指出:尽可能氏时间地坚守外围也是十分重要的。

如果我们预计的敌人的登陆进攻真的开始了的话,那么,希腊海、陆的大部

分地区“只能作为前沿阵地”。只有在萨洛尼卡高地构筑。道拦阻阵地,才

能为亚得里亚海的主战场提供必要的翼侧防护。这样,才有可能截断敌人进

入欧洲腹地的道路。在争取明智战略决策的争论中,一位重要的盟友――海

军总司令站到了东南线总司令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一边。他直截了当地对希

特勒说,在现在的形势下,处于地中海北部前沿的岛屿已失去意义。敌人可

以凭借其绝对优势,对这些岛屿进行陆海空的“攻击⋯⋯切断其给养⋯⋯迫

其投降⋯⋯”,并因此又损失“大量的部队和作战物资”,却“没有赢等量

的战略价值”。

面对这些论点――尽管希特勒对这些论点在军事上的正确性例外地表示

承认,但出于政治上的动机,他仍然坚持其必须保卫巴尔干及其周围岛屿的

观点。在寻求达到这一目的的讨论中、邓尼茨海军元帅提出了一个新的、出

人意料的方案。他说,撤离西西里岛,就给敌人让开了通向南意大利的道路,

如果我们能坚守阿普利亚,特别是福贾空军基地,那么,我们也许就能阻止

敌人从意大利南部渡过亚得里亚海。这一提示正中希特勒下怀!几天后,当

福贾失陷后,邓尼茨和魏克斯仍通过一份题为《关于在意大利和东南地区继

续作战的可能性》的书面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他们的观点。然而,国防军最

高司令不顾邓尼茨、魏克斯和国防军指挥参谋部的异议,不仅坚持坚守整个

东南地区的决定,而且要在意大利南部与敌人决一雌雄。大本营在9 月3 日

的继续讨论中,希特勒勉勉强强把凯塞林争取到自己一边。而在此之前,凯

塞林还力主“开展运动战”,以“保存实力”。隆美尔对意大利南部战事不

太熟悉,没有发表意见。此外,在这种情况下,这两个人肯定已经认识到了

在意大利作战方针的根本转变,对目前指挥权的变更,不会没有影响。

随着对地中海地域的最终决定,颁布了一系列的令。首先,10 月1 日命

令,在意大利的防御要在南部的加埃塔――奥托纳一线实施。10 月底,根据

这一安排,凯塞林元帅――违背过去的全部计划――掌握了在意大利的最高

指挥权;而隆美尔却另作安排。在关于东南线的命令中,希特勒违背国防军

指挥参谋部参谋长关于至少要批准后方阵地的准备措施的意见,不仅坚持其

坚守整个巴尔干的意愿,而且还要求重新占领一大批原来由意大利人占领的

岛屿。除了南部的斯波拉泽群岛以外,“至少”要抵御敌人对爱奥尼亚海的

科孚,克法利尼亚和赞特;爱琴海的斯卡潘托、米洛斯、科斯、莱罗斯、希

俄斯、萨摩斯、米蒂利尼和利姆诺斯诸岛的任何进攻。“在北部即巴尔干北

部,兵力一定要强大,但希腊兵力也不能太弱”,这就是希特勒在拒绝各种

“兵力不足”的提示时,所使用的典型的准则。另一方面,他又以“会产生

不利的心理影响”为借口,否定了关于构筑后方阵地的建议。

根据这一系列命令,双方在爱琴海展开了血战,一些岛屿必须重新从英

国人手中夺回来。但与此同时,大批部队还没有与敌人接触,整个巴尔干不

久便陷入还在不断扩展的内乱之中①。由于希特勒新下达的指令,在罗马以

南的卡西诺地带展开了一场长达半年之久。如果说这场战争主要体现了双方

无与伦比的骁勇,那么,自11 月以来设想中的巴尔干危机已不复存在之后,

这个战争阶段也就失去它的战略意义。在意大利南部发生的是一场消耗极大

的争夺战,确实氏时间阻止了敌人的推进。但另一方面,这对于处在战争第

5 个年头的德国来说,是难以承受的,更何况盟军随时都可能在意大利广阔

的海岸线再次实施登陆,给德军再次造成灭顶之灾。

在南线和东南线的战事,使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忙得手脚朝天。而这尤其

助长了希特勒和约德尔事无巨细、一切都由“最高领导”决定的倾向。每个

师的机动都出自于大本营;每支部队的调拨都需经希特勒点头。他还擂手对

巴尔干地区的兵员补充,以镇压起义者,以及爱琴海运输,工作的领导,甚

至连亚平宁山脉阵地的走向,他都亲自过问。从12 月15 日起,他甚至要求

西南线总司令部,每天都要向他汇报卡西防线扩建的进展情况。国防军指探

参谋部所担负的后方占领区的任务也逐渐多了起来,特别是军需事务。按照

希特勒的指示,墨索里尼只负责管理波平源地区,使他的“共和国法西斯政

府”的主权不得不受到极大限制。意大利北部,从伊斯特拉到蒂罗尔的边境

地区,由“最高特派员”以德国“纳粹省党部头目”的身份来接管,希特勒

还效仿过去奥地利统治的模式,准备把这一地区并入大德意志帝国。对原来

的意大利士兵,希特勒下达了严厉的命令,将他们中的大部分当作“拘留者”,

押往德国。

希特勒在地中海实施战略,远远超出其必要的军事限度,使德国战争潜

力的紧张状况成倍地增长,也使德国其他战场失去平衡。由于缺乏总体设想,

只把重点放在一个目的上,即在所占领的地区外围处处设防,致使国防军统

帅部不得不忙于在其他战线上弥补漏洞。在斯堪的那维亚北部,丹麦需要德

国治安力量来对付抵抗运动;在西部,需要调集强大力量去增援意大利。这

种兵力空虚、捉襟见肘的形势,使西线总司令部在1943 年夏末就严肃地估计

到,盟军有可能占领侮峡附近的一个桥头堡,为尔后的登陆作好准备。

正当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为西线和西南线忙得不可开交时,东线的紧张局

势又雪上加霜。在希特勒在地中海的扩张要求已到了尽头,以及由蔡茨勒苦

心经营的“东方壁垒”由于红军日益迅速的推进已经过时的情况下,国防军

指挥参谋部陆军第一总参谋部军官布特拉尔少将――在瓦利蒙特外出时代理

副参谋民――说服约德尔和希特勒支持他在第聂伯河畔构筑一道坚固的防

线。布特拉尔甚至建议采取紧急措施――一年后曾在西线付诸实施――把军

事学校的师生和后备队其他可以动员的分队,以及空、海军中的多余的新兵

组织起来,组建应急军团,占领第聂伯河地段,至少给那里正在退却的、过

度紧张的东线部队以休整和喘息的机会。然而,指挥参谋部参谋民却对此拒

不接受。他既不想承认第聂伯河地段的重要性,也不想否认东线军队用自己

的力量守卫第聂伯河一线的能力。此外,他还说,在没有深入了解东线形势

之前,国防军指挥参谋部也不应在负责部门之前作出决定。

当红军初秋发动进攻,并突破第聂伯河防线的时候,冯?布特拉尔将军

和他的同僚们,在国防军指挥参谋部对自己的观点广为散播的情况下,仍没

有丧失勇气。如果说1943 年10 月至12 月间还能从德军统帅部其他战场――

现在也包括南线和东南线――向东线调派4 个步兵师、7 个半装甲师和装甲

步兵师、1 支空降部队的话,那么,这主要应归功干冯?布特拉尔将军及其

同僚们为挽救东线的局势所做的不懈的努力。①然而,这些部队不是成建制

地,而是陆续调往东线;而且往往姗姗来迟,每次所调派的数量之微,难以

克服大范围的危机。当然,这一切都应归咎于希特勒的优柔寡断。就连博尔

曼,出于对战争形势的担忧,这时也曾向其同僚戈培尔透露说:“元首做出

一个决定可真难。”②

从1943 年12 月27 日至28 日的形势讨论会的记录片断中,人们能对希

特勒在此紧要关头时期所表现出的优柔寡断略见一斑。

第7 号速记稿片断

1943 年12 月刀日与蔡茨勒大将的谈话。

蔡茨勒:元首,我看现在这里正在展开冬季攻势。

元首:完全正确。尽管如此,他还有什么新锐部队呢?只是他那些残余

部队。

蔡茨勒:他的9 个坦克军得到了补充,几个星期以来都在原地待命。

元首:是这样,不过都是些旧部队,没有新的。现在我有一点不明白。

在这些坦克军里,他们仅靠坦克是不行的。许多人都与坦克同归于尽了,有

的被烧死了,有的给打死了。

蔡茨勒:这跟我们这里的情况一样。在我们这儿,装甲兵根本就没有什

么可担心的。装甲兵有的是。

元首:今天晚上我要好好考虑一下这个问题。

蔡茨勒:是的。要是能够作出一个决定就好了。因为现在每一天都是很

宝贵的。

元首:那么原来的决定仍然有效。

蔡茨勒:这个决定我可以公布出去吗?这样多少会有些帮助。

元首:可以。这样他就可以腾出一个师来。蔡茨勒,我们现在可以公开

讲了,这件事①无论如何是输定了。但如果此事失败,曼施泰因先生将不负

任何责任。

蔡茨勒:这是肯定的。

元首:艰难的时刻就要到来,这里②将会出现严重的危机,并会立即波

及土耳其。2 月15 日他们强迫土耳其参战。如果克里木出现危机的话,――

他们就会大肆宣传。对此曼施泰因先生不负任何责任,这件事是由政客们干

的。

蔡茨勒:是的,情况将变得十分严重,因为已经无可救药了。

元首:我们是无能为力了。具后果是可怕的。在罗马尼亚,后果是灾难

性的⋯⋯这里是一个重要的阵地,只要我们停留在这里,并占据着桥头堡,

那么,这里的机场设施就会受到威胁。蔡茨勒:是的,只要我们上面不采取

行动,任事态发展,就会出现这类后果,而且还将影响到第1 集团军。

元首:请您注意,我们已经经历过几次类似的事情,本来以为事情已经

无法挽回了,可是结果却突然表明,难关终于闯过。

蔡茨勒:我们止处在生死关头。

元首:我完全看到了这一点。我没让这里的第4 山地步兵师立刻解脱,

看来还是对的。但敌人现在是否补充了一个新的集团军,还未得到证实。如

果有人说,现在冬季会战开始了,这跟会战还在继续没有什么区别。

蔡茨勒:因此,我一直未把它称为冬季会战。

元首:敌人不会给我们喘息的时间,所以必须继续打下去。这就是事情

的全部。但您在此已经看到,他已经有些打不下去了。在这儿,他已经打得

疲惫不堪了,慢慢地就放松了。

蔡茨勒:我只是担心,敌人是不是故意这样做的,好在北面继续交战。

元首:不,这我不相信。

蔡茨勒:敌人倒是使我们轻松了一点儿,在这儿他没有采取进步行动。

元首:那是因为他已经无力再打了。他总不能象一个古希腊罗马巨人一

样,一落到地上,就会力量倍增。

蔡茨勒:他一连打了这么多个月了。

元首:他也总要喘口气。我读了这篇报告。在我看来,关键是他们的部

队已经没有士气了。这是关键。

蔡茨勒:因此,我也总是递交报告。因为我必须考虑到这类情况。

元首:不管怎么样,我一直是特别注意这一点的。在这儿我也和装甲兵

指挥官们谈过。他们说,步兵压根儿就没作战。情况是多种多样的,那些打

得很好的部队也出不了什么问题。有人对我说,用士气去影响步兵根本没有

用――蔡茨勒,我要告诉您,我是一个亲手建立和领导大概是世界上最大的

集团的人,而且领导至今。在这段时间里,党的地方小组曾经向我报告说,

这里的社会民主党根本无法打倒;或者说,这里的共产党根本无法打倒,根

本不可能把它从这里清除掉。但事实说明,一切都在于领导者。如果这能成

为一种普遍看法,一切事情就好办了。如果说对步兵施加精神影响没有任何

用处,那么我可以告诉你一件事:有一次,我听一个少校在演说,他对部队

发表的演说没有起到任何作用。那我只能说,您的演说本身没有任何价值。

而与之相比,在有的部队里,士兵绝对听从军官的指挥。这就是您的影响在

起作用。

蔡茨勒:是的,军队是军官的写照。

元首:一般来讲总是这样。

蔡茨勒:我相信,在糟糕的军队里,要么指挥官是被打死了,要么就是

个糟糕的指挥官。

元首:如果指挥官死了,正说明了他是个糟糕的指挥官。这是再清楚不

过了。

要是敌人在这儿喘过气来,并凭借其手段干下去,那我们可就要挠头了。

事情并不会就此了结,那只有当我们把局势扭转过来才有可能,――对这儿

的部队曼施泰因了如指掌。他很清楚,敌人将会在这里发动进攻。他说,敌

人大概将从正面进攻,这样的话,他们就会消耗很大的力量。

我现在只有等着危机时刻的到来。这就是我的决定。人们经常所说的我

们将胜利地战斗到底――在我看来,就是不管用什么办法部要结束现在的局

面。

蔡茨勒:这是很显然的。如果我们有办法结束它,那在我们眼里就是一

个胜利。可是,打败他们是不可能的。

元首:眼下看,不可能有太多的期望。但我们也不能忘记,去年冬天我

们曾处于一种悲惨的境地。但尽管如此,到了5 月我们甚至又能够展开新的

攻势。7 月,我们终于开始了进攻。

蔡茨勒:只是这里的弦绷得太紧了。一件事刚刚有些眉目,新的问题又

来了,又重新受到压力。

元首:当部队挖好工事、埋伏好之后,心理因素开始起作用。对那些打

败仗的部队,必须尽快撤换它们的指挥官,必须这样做。我仔细阅读了这篇

报告,我只能说,由此可以看出,这里有些师实在是糟糕透顶了。如果一个

军官说,对士兵施加影响是徒劳无益的。那我只能说,他们的影响不中用。

他们没有力量对士兵施加影响。他所说的是确定无疑的事实。但这顶多只能

说明,他是从自己的角度看问题。他的讲话全然无效。这我很清楚。在4 年

的战争中,我结识了一些团长,他们对部队的作用可笑之极,没有把它当回

事。可是也有一些团长,他们在极危急的情况下,只用了极短的时间就恢复

了部队的秩序,稳定了军心。这基本上取决于人本身。对我身边的几支部队

①我很清楚他们有没有一个很好的指挥官。部队本身就是指挥官的一面镜

子。

有时我想到我的党的地方小组。以往每次选举,在一些州里,等到选举

当天的晚上,我就清楚地知道,我取得了成功。为什么呢?当时我不能说:

这里过去属弗兰肯,或者这里曾经属科隆――因为科隆是革命的科隆――或

者曾属东普鲁士。东普鲁士表示什么?他是完全反动的,而且我们背道而驰。

或者说,这里曾是梅克伦堡、或是图林根。图林根是极革命的。但是,在这

种情况下,我有象科赫这样的人,在另外情况我又有象绍克尔或者莱依这样

的人,这些人就是这样。在其他地方我可惜都没有能干的人,那里的情况就

很是糟糕。我非常清楚,那些情形好的州,是因为有看好的州领导。

今天的情况仍然是这样。最近我在卡塞尔遭到一次失败。对这点,可以

心平气和地说。那里的指挥官当然应当撤换。因为他不胜任这项工作。不能

说是啊,您在柏林和汉堡当然要容易得多。正相反,在汉堡情况还要困难一

些。然而,那里有一个铁一样坚强的人,他是不会为任何力量所击垮的。相

比之下,在卡塞尔的这位却轻而易举地败下阵来,他不能胜任这项工作。从

根本上看来,指挥官是军队状况的集中反映,或者说,军队状况是指挥官精

神状态的体现。

如果一个优秀的指挥官来到部队,阵亡了。又来一位,又阵亡了。这种

情况是最可怕的。这种事当然要对部队产生影响。如果一个部队对一位指挥

官特别爱戴的话⋯⋯一个优秀的指挥官阵亡所产生的影响,往往要比一个不

中用的指挥员阵亡所产生的影响要坏得多。这是老生常谈了。这确实是这样。

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一支部队长期境况不佳,这与它的指挥官是紧密相关的。

蔡茨勒,这类事我们是经历过一回的。我们因为一件事而退到一条狭小

的战线,可惜我们没能守住这条战线。这就是说,如果部队具有更大的机动

性和无私精神,我们是能坚持下去的。那样的话,局面可以好一些。

现在我们又遇到了这个老问题。涅韦尔的全部灾难都应归咎于两个集团

军司令的狭隘的自私心理。现在我们必须守住这条较长的防线。目前,这一

点是可以做到的,而且必须做到。

我看到了这儿的后果,它将会波及世界。

蔡茨勒:对军队和阵地来说,尤其是如此。

元首:对军队来说,这是灾难性的。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来保卫第二个

斯大林格勒①,如果有可能的话。不能因为它与冯?曼施泰因元帅没关系,

就无情地放弃它。我们不能这样做。

我们应当思考一下。

第二点:人们也许会说,这是为了更高的目标。没有这儿也许我们同样

可以达到更高的目标。然而,也许会出现别的情况。也许土耳其会参战。罗

马尼亚则取决于它的政府首脑。如果他的军队在这里失败的话――您看看他

写给我的这些信。

蔡茨勒:不,我心里只有一件事,那就是情况会不会恶化。这是我唯一

担心的。

元首:对,应当考虑到这一点。我有一个想法:我们是否冒一下险,将

第16 师投到南边去。

蔡茨勒:昨天我进行了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昨晚我也说过,是不是考

虑把第16 师投到南边去。

元首:蔡茨勒,有一点应当说明,这可不象在克里木那样难以作出决定。

一旦离开,克里木就会丢掉。必须好好斟酌一下,是否必须使用第16 师。我

们可以动用第44 师,这儿的1 个师和第16 师。这是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可用

的三支部队,直到动员了其他部队。

蔡茨勒:目前来说,这样做是必要的。但是,从长远来看,北面的情形

可就艰苦了。从长远来看,人们只有把北面这块地区夺回来,才能恢复秩序。

我感觉,在彼得堡就象这儿一样糟。

元首:没有这么糟。如果在那儿我让部队后撤一些,并撤出几个师,那

么,情况就不会象这儿这么糟。这里的情况要糟糕一些,而且后果也极其严

重。如果北面为节省1 个师的兵力,而使我不得不让这儿的部队向后撤的

话⋯⋯

蔡茨勒:不,最好不这样做,应当想出一个更好的解决方法。

元首:由于芬兰人的原因,情况会变得不妙,但也总不会象南面那么糟。

我觉得失去克里木是最糟糕的事,对土耳其会产生极恶劣的影响。芬兰人不

会放弃的,直到最后一刻他们也不会放弃抵抗。

第10 号速记稿片断

1943 年12 月27 至28 日,元首与约德尔大将及蔡茨勒上将的谈话(开

始时是电话会谈,后来是座谈)。

此外,在座的还有:

凯特尔元帅

施蒙特中将

博尔格曼少校

达尔格党卫队少校

开始时间:23 时19 分

元首:您看一下这个(报告)①,约德尔。

没有人向我报告这件事。我不知道他是怎么走到这一步的。这里的两个

桥头堡呢?以往的问题是,敌人要夺哪一个。在这个问题可说――当然他没

有说――我们不能阻挡敌人的突击。我们已经阻挡住了敌人的一次突击。最

近我们又抵挡住了2 个师的突击,甚至彻底击退了他们。到底什么叫“无法

阻挡”?它的前提是相信敌人具有某种力量,而在别的地方,人们就不会相

信。他由此得出的结论是:他希望能够从中腾出5 个师的兵力,以改变这里

的局面。因为有一点是很清楚的:必须有一部分兵力立刻南下到这里来。他

认为,他可以在第聂伯河河曲处腾出兵力。他说:“敌人那么快地将兵力转

移到别尔季切夫周围的地区。”他们根本不必把兵力开到那儿,这对他们没

有一点必要。“下星期将作出在南段实施冬季战局的决定。但愿”――什么

叫“但愿”――“⋯⋯敌人通过基洛夫格勒或克里沃罗格,沿第聂伯河下游

向西突击,从而使得他的兵力枯竭。”他怎么会产立这么一种观点?敌人在

集中了强大兵力的情况下,怎么会枯竭呢?在这儿,他大概也能说,敌人兵

力最终会“枯竭”的。这是一个⋯⋯文字游戏。

现在,第一个结论当然是⋯⋯我已经同意了,从这里撤退,也就是说把

第4 师从这里北调,尔后把第16 师撤到南面。

约德尔:他是针对卡缅卡阵地而言的。

元首:他主要指南线。

约德尔:他所说的阵地主要是卡缅卡以西的阵地。

元首:放弃这里的桥头堡就等于放弃这一阵地。因此,我又考虑了一下,

能不能坚守住这里的一个小小的桥头堡。再说一遍,这里仅是一个小小的桥

头堡,以此迫使敌人向这里派兵。但我现在觉得,阵地的走向不是朝向这里,

而是朝向一边,以致我们连桥头堡也无法坚守住。尼科波尔和克里沃罗格就

是这样丢的。他自己估计,要想“从战役上结束”这一局面,这里需要5 到

6 个师的兵力。他现在已经得到了3 个师。

约德尔:这一切都取决于对这里危险大小的估计。他的判断是对的,因

为目前敌人对这里的压力还不是太大。他的判断显然是对的,而且很敏锐。

元首:这里是文尼察,这是很清楚的。

约德尔:一切都取决于此。

元首:但他却干不成这件事。您看一下这份电报。他身边目前有3 个师

可以调派。这几个师中第4 师比其他的师都要好。他从北面调来的第16 师也

是很好的,并用第17 师补上去了。他过去曾说过,他有5 个装甲师和3 个步

兵师,就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这些他都得到了。

博尔格曼:我的元首,蔡茨勒将军要和您讲话。(在电话里和蔡茨勒将

军的谈话)

蔡茨勒:我的元首,我不得不再一次给您打电话。曼施泰因刚才打电话

问,我们对他的电报是怎么看的。

元首:我正在和约德尔将军谈这件事。他所描绘的那些结论无疑都是些

纯粹的幻想。我想先和约德尔将军谈一谈。在此之后也许我再给您打电话。

或者您是否能亲自来一趟?

蔡茨勒:是,元首,我可以亲自去一趟。

元首:那您就来一趟吧。

(蔡茨勒:是。)

――谢谢。

(电话谈话结束)

――舍尔夫要是没有睡,是否也能来?(博尔格曼:他病了,但是我可

以问问他。)

――那就让他躺着吧,别吵醒他。约德尔:他报告说,敌人在这儿有47

个步兵师和9 个装甲军,这就更突出了他们将在这儿发动大规模突击的企

图。这一点我承认。再说,敌人现在不再抓住克里木不放,这证明了他们在

静候一个比现在更容易下手的时机。

元首:要是我们离开这里,那对敌人就是一个容易下手的时机。那时他

也就可以做他所想要做的事了。他在这里只需要几个师就行了。如果这里已

没有危险了,他要部队干什么?⋯⋯如果我们离开这里,敌人就占据了优势,

假使敌人不象曼施泰因所猜测的那样,企图大范围封锁这里,那么情况就简

单得多了,这是很清楚的,问题主要在于,他无论如何不能强求我们作出一

个万无一失的决定。他不能这样做,敌人不会把什么地方都封锁起来的。他

的任务只有抵挡住敌人的进攻。除此之外,目前他不能做更多的事。

约德尔:我不这样认为,因为从这里调出的兵力⋯⋯

元首:他不能用这些兵力作战。约德尔:⋯⋯情况已不同于去年冬天。

元首:这是很可笑的。

约德尔:他们都已经熬过了那段极其困难的时期。

元首:这里只有唯一的1 个师――装甲师,或许还有第3 山地步兵师。

其他都是空想。

约德尔:对其他的师显然不能再做什么打算。

元首:第4 山地步兵师比这里的3 个师的作用都大。第一,因为它是一

个战斗力很强的师;第二,因为它是满员的,而其他的师人员都不满。

约德尔:他将在这儿投入一些兵力,这是肯定的。第4 师是否已经接受

了命令?

元首:第4 师今天已乘第一批火车上来了。

约德尔:他把第16 师也调来了吗?

元首:他想把第17 师派上去。我想,这个师还将配备坦克。约德尔:那

么炮兵师呢?

元首:炮兵师也在这儿。“但愿”――这根本算不上什么事――“敌人

会从切尔卡瑟和基洛夫格勒之间实施突破⋯⋯从而使得他们兵力枯竭”――

什么叫“兵力枯竭”?敌人根本不需要从这里突破。从这儿他们完全可以象

在北面那样实施突破。这根本说明不了什么。这下面是一座桥,重要的是尽

可能地守住下面这个桥头堡。只要我们占据这一通道,敌人就不敢进攻这里。

如果这最后一个桥头堡丢掉的话,那么⋯⋯再和蔡茨勒将军通一次话。很显

然他现在很担心文尼察。那是他的驻地。

约德尔:这是一条主要铁路干线。这已是最后一条大的铁路了。元首:

这条铁路也通过施梅林卡。

约德尔:施梅林卡是铁路枢纽。

元首:“战役”⋯⋯我厌恶浮夸的言辞。这根本不是什么战役,而只是

夸海口罢了。约德尔:简而言之,他认为现有的兵力无法坚守住这里,他需

要补充新的兵力。而他不知从何处得到这些兵力。于是他想通过减少南面的

兵力来得到。

元首:他通过这种方法得到了3 个师,1 个从这儿,1 个从这儿,1 个从

这儿之间。另1 个师,第17 师,他从这里抽走。这是4 个师。在最近发来的

一份电报中,他要求得到5 个师。另1 个师,第16 师,他根本就别指望得到

它,它比其他师作用都要大。

约德尔:不管怎么说情况也不会有太大改变。他已经得到了4 个师。整

个翼侧所面临的战役上的威胁依然如故。我们是封锁这里,还是撤出桥头堡,

情况都没什么区别。敌人一旦从这里突破,联系就会被切断。如果敌人⋯⋯

就必须从敖德萨向北调集兵力。

元首:阻止在这里发动攻势是不可能的,他无法再这样做,因为他不能

运用这些部队作战。这是可笑的。这只不过是用来寻求自我安慰的一句空话

罢了。蔡茨勒应该把标有阵地的地图一同带来。

他不能有太大的指望,顶多是这个或那个装甲师,他可以从这中间自己

调出一个来。他可以得到他所要求得到的兵力,只是这些部队要比他所要的

差一些。

约德尔:问题在于,在此期间内是否组建一个罗马尼亚师,以便⋯⋯

元首:⋯⋯把它们也调到这里来?我一直期望能够加强这里的兵力。只

有坚守住这里的桥头堡,克里木才能保住。蔡茨勒:这两个师已经没有了。

只有他①在国内征集的部队。元首:国内的几个师他是不会放手的,他总是

观望匈牙利的动静。这是一件蠢事,但是⋯⋯这里的人们也和那里差不多,

他们也失去了理智。他最好能把他的大本营从这里迁走。

约德尔:但他必须守住这个铁路枢纽,否则事情就要糟了。元首:这是

第4 师,可以首先调到这里。此外就是第16 师。他将用第16 帅、“近卫师”、

以及第1 装甲帅在这儿实施突击。这都是些糟糕的部队,但都是经过休整的。

这是一份有其目的报告。他的确是从自私的目的出发,把一切都说得那么糟。

本应留在这里的第16 装甲师的调离促使了全局的崩溃,不然的话,今天这里

就是前线了。主要是因为他拿这些师根本派不上用场。用这些师来发起攻势,

简直是扯淡,根本无法组织一次战役行动。他希望,敌人另外冉派兵力进攻

这里,那样敌人就会兵力枯竭。这简直是空想――“同样,从西线调更多的

兵力也是不可能的。”

约德尔:这里也必须再腾出些兵力来。

元首:如果可能的话,早就腾出来了。

约德尔:这里的工作同样堆积如山。他现在在以最快速度处理,希望能

抽出些兵力。

元首:在这儿他是很幸运的。他甚至希望把部队升到这儿,在这儿展开

“正面进攻”。他根本不会实施正面进攻,我倒担心他会以残余兵力从这里

突出去。也不太清楚炮兵师究竟在哪。

博尔格曼:从地图上看,他们在卡萨廷附近地区。

约德尔:他们正好从它背后实施突击。

元首:这次突击是不是那么厉害,我们还得看看。

可惜,这里只有一座可以载重16 吨的桥梁,以后慢慢就会被压坏。第

25 装甲师从官到兵都是一帮废物。他们的装备最好、最先进。

约德尔:开始时,这个师还是有些不错的士兵的。

元首:迪特里希对我说,这个师应该有好的车辆。他说:“要是我们有

就好了!我们有的都是些破车。责任无疑是在于师长。他根本不知道怎么使

用他的师。这样的师什么也干不了。相反,北面却需要这些师,因为那里面

临着同样的危机。第147 后备师是后备部队的教导师吗?――还有第454 师?

约德尔:两个师是有保证的,即143 教导师和⋯⋯3 个教导团。

元首:它们大约在哪儿?

约德尔:据我所知,他们随时准备补充这里几个师的力量。元首:危急

的时候,这些部队能够使用吗?

约德尔:当然可以。还有2 个师正在波兰占领区组建。

元首:它们的状况如何?

约德尔:这我不清楚,这不是我的事,因为它们是蔡茨勒组建的。

元首:如果确信西线在6 个或8 个星期内不会发生什么事,依我

看,把它们派到西线去,再从那儿调2 个师来。约德尔:那儿大部分是

年轻的部队:第9 和第10 党卫队帅。

元首:这我不能调用,这是部署在下面的装甲部队。

约德尔:除了2 月份刚刚组建的第22 师外,那儿没有其他的师了。第

22 师的武器装备还不全,人员现在有11000 人。

元首:如果从巴尔干调2 个师呢?

约德尔:那肯定行,他们正好得派2 个师来。

元首:他们必须把这2 个师派到罗马。

约德尔:他们必须将它们派到意大利,以便使第9 师、第10 师和“赫尔

曼?戈林”师脱出身来。

元首:我们可不可以停止这一计划,先把两个教导师或后备师调到这里

来。

约德尔:那么,我们就得放弃1 个师,而调走第371 师,这是一个一般

的、新组建的斯大林格勒师。

博尔格曼:第147 后备师的部分士兵派去保护铁路,还有部分等待新的

部署。其他部队情况不明,我马上就弄清楚。元首:保护铁路的那部分人不

能调用。

事情看来不会有什么结果,因此他不会再多得到什么部队了。曼施泰因

说,他不能如此迅速地把部队调来。但他无须在那里绕来绕去,只需从这里

向北面派兵就行了。然而,那样就会给这里造成压力。不管怎么说,这是个

危险,而且比整个局面还要使我感到不快。

首先,我认为,他不得不将其立足点立刻从这里转移。

在这种压力下,是不可能作出什么理智的决定的。因为第1 装甲师的进

攻会奏效的。

约德尔:兵力的这种集结又会再次对这个无设防地区造成危险⋯元首:

那么空军呢?对空军的情况,人们很难作出判断。约德尔:您说的是伞兵吗?

元首:对,就是伞兵。

约德尔:第2 伞兵师在这里。除了第4 山地步兵师以外,第9 师也相当

不错。

元首:第9 师?不,第9 师不好。这里是第3 师吗?

约德尔:是第97 步兵师。

元首:我认为这个师不错,一直很好。第3 山地步兵师和第97 步兵师也

很好。第9 师,我认为不好。从根本上来讲,他也只能从这里调走第3 山地

步兵师,这个师不如第4 师,本质上也比第4 师弱。最近,他要求从这里得

到五六个师。他将这五六个师中的1 个师按照事先批准的方案部署在这里。1

个师部署在这里,另1 个师部署在那儿。这是3 个师,另外的两个师⋯⋯他

还调出了第17 师,这样,他实际上就拥有4 个师。最近他又要求得到8 个师。

他得到了3 个步兵师和5 个装甲师。这样他会说,他当时必须交出其中的1

个师。

可是后来为此他又得到1 个师,就是那个伞兵师。这样实际上他是得到

了8 个师。现在他陷入了绝境。那个倒霉鬼霍特在基辅给他的影响太大了。

他现在才逐渐领悟到,这个人的影响具有多么大的破坏性。这是一种慢慢显

露的坏事。直到现在人们才有勇气报告这些。

在这种形势下,他在这里的驻地也就处于不利的状况之中。他正处在这

个焦点的附近。他的驻地要在其他什么地方就好了。当然,这会离这里很远,

然而那样会好些。文尼察自然不是他理想的驻地。但是,步兵的调遣速度不

会很快,这也无所谓,反正总的时间一样。他在这里得到的反正会得到。可

他还说什么“反击”。他不应该说什么“反击”。更准确地说是溜了。

(约德尔:多半是这样。)

――他根本就不应该说什么“反击”。

约德尔:他只是想耽搁一段时期,因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元首:这样,

他只有死路一条。不管怎么样,我保证能在这里牵制敌人兵力,在其他情况

下,我就不敢保证了。如果他说,他不能那么迅速地调来兵力,那就成问题

了。如果这里不发生什么事的话,他会调得很快的。――这纯属谎言,这有

他自己的目的,我只能做这样的评论。

约德尔:最糟糕的是要守住这块狭长的地带。这才是目前的燃眉之急。

元首:还有这个,这也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当时第16 装甲帅没有被

他调走,调来调去,这里还是可以坚守住的。他这样调动使得这里少了1 个

帅。不过这不要紧,第13 装甲师可以早些解脱出来,这样,就可以掌握事态

的发展。另外,顽固地坚守一条建筑在理论上的防线也是错误的。要是这里

有保障,要是⋯⋯这是最后一个地段了,那无论如何都要守住。如果撤退,

那就会出现危机。

这里也是一样。他们开进了这片必须要坚守的地区,如果他们一直再撤

下去的话,那么事态就难以掌握,一切都完了。

当时他拥有5 个装甲师:第1 师、第24 师、第25 师、“近卫师”还有

――第5 个是哪个师?这5 个师是:第1、第14、第25、第24 师和党卫队

师。第14 师在北面。

约德尔:这里是第16 师。这里是第14 师。

元首:第14 师是后来开过来的吗?

博尔格曼:这我不敢肯定,我的元首。

元首:肯定是这样。

约德尔:第14 师是西线开过来的。

元首:对,从西线。他最近从巴尔干得到第1 装甲师,从西线得到第14

和第25 师,从意大利得到了第24 师和党卫队师,也就是5 个装甲师。另外,

还有3 个步兵师,再加上1 个伞兵师。他得到的比他上次要求的还要多。当

时他要的是8 个师。他夸口说用这8 个师,他就可以控制局势。现在他得到

了39 个师,而且是整个前线最精锐的部队。现在他又要五六个师。他可以立

刻从这里得到1 个师,另1 个从这里――

这是第4 山地步兵师,他可以从北面得到第16 装甲师,从这里得到第

17 师;这两个师我认为是他最起码可以得到的两个师。他只是装作一副什么

也没有得到的样子。他的兵力情况和以前一样,可以说是整个前线最好的。

可他手下的士兵有一部分士气低落,这和他们上司的情绪紧密相连。这里的

情况是可怕的。有人认为:防线之所以没能守住,是因为没有采用必要的拖

延战术。现在我们必须坚守住这一条防线。接下去所付出的代价势必是双倍

的。对敌人来说也是如此。可他还谈什么“正面出击”,这根本是不可能的。

如果他继续在这里徘徊,那他必须马上把部队交出来。那么,这里也就保不

住了。

博尔格曼:第14 师是从西线开来的,第24 师从意大利开来,是在7 月

底。元首:他们起码有700 辆坦克。“近卫师”有250 辆,第25 装甲师也有

200 辆,第24 师⋯⋯

博尔格曼:也有大约150 辆。它原来在意大利北部,和我们在一个地区。

元首:那么第1 装甲师呢?

约德尔:它的坦克要少一些。

元首:大约100 多辆。第14 师呢?

约德尔:它也不多了。

元首:它有150 多辆。其他师的装备都很完备。

博尔格曼:总共有整整850 辆。

元首:他从别的地方得到的要比从这儿得到的多许多倍,起码有400 至

500 辆坦克。

博尔格曼:每月100 辆。一共是3 至4 个月。

元首:还要多。自行火炮也应计算进去。他得到了相当数量的自行火炮

营,还有1 个“虎”式坦克营。在这段时间里他得到的坦克远远超过1500

辆。

博尔格曼:这是今天23 点10 分到的电报。

元首:看来是晚了一天?

博尔格曼:刚刚到的。

元首:是啊,他坐在文尼察,还担心着这里。他必须和他的驻地一起赶

快从这里离开。打电报也没有用,他可惜不能到这里来。切尔诺夫策也许是

个好地方,在其他的某些情况下,伦贝格更好一些,因为第1 装甲师的突击

要通过这里。

(蔡茨勒将军来到)

――蔡茨勒,我想首先确定两件事。冯?曼施黍因元帅两次提出请求。

一次是在几个星期之前,申请得到5 个装甲师和3 个步兵师,也就是8 个师,

这是他上次的请求。蔡茨勒:我想再查一下具体数字。

元首:5 个装甲帅和3 个步兵师。他得到了5 个装甲师,而且是我们现

有的最好的5 个,其中一部分是刚刚组建的师。还有3 个步兵师和1 个伞兵

师,他一共得到了9 个师。前线还没有谁得到象冯?曼施泰因元帅这样多的

兵力,尽管他的兵力情况并不比其他地方差。他的部队的士气与这里的大本

营紧密相关,不是积极的,而是消极的,尤其是在霍特撤出的那部分地区。

在那里,这种情绪特别明显。他从这里得到了他上次请求的兵力。我们前天

同意了他的撤军请求,正如他所说的,想借此腾出5 至6 个师的兵力。更多

的他也没有考虑到。他得到的这些部队中――除第3 山地步兵师外――没有

一支部队能比得上第4 山地步兵师。他得到了第4 山地步兵师。他从北面得

到了第16 装甲师。这里他没有装甲部队的物资。他自己从这里腾出1 个师的

兵力,他无论如何要选择其中最好的。这里是3 个师,其中两个一等师。由

于从这里撤退,他没能得到。3 个一等师――一个他可以从这儿调走――除

此之外,他从这里抽走了第27 装甲师,从这里抽走第5 装甲师,另外的两个

优等师他就别期望得到了。可他却装出一副他的全部请求都没被批准的样

子。他所有的要求都绝对得到了满足。他认为他能够迅速北调和南调的想法,

都是空想。他电报里所说的全都是空想。这儿无法再继续作战。如果能停下

了,我就很满足了。除此之外,我没有其他的指望。别的都是空话。我根本

不指望进行一场必胜或者是“全胜”的决战。

他在电报里说:“我认为,目前正不断得到补充的第4 装甲集团军,再

无力阻止敌人切断施梅林卡铁路的行动。所以我认为,应立即对我所提出的

实施反击作战的建议作出决定”⋯⋯这不是什么“反击作战”,准确地说应

该叫撤退。我恨透了这些空话。他说什么,“撤退是必要的,更何况撤退行

动是极其费时的。为此,应继续从西线向这里调遣兵力”。不管西线发生了

什么,对他都无关紧要。说到底,这不是他的事情。至于如何调遣兵力,他

让我们来办⋯⋯您已经跟他谈过了,他都说些什么?

蔡茨勒:他认为现在最重要的是收兵,这样,这里就可以腾出兵力。

元首:无法腾出兵力。您看,事情总是这样,他又唱老调子了。虽然可

以腾出兵力,但部队总是在这里徘徊,他的部队现在就在这儿。双方都会腾

出兵力,不仅是我们。这一点他必须承认。可他在这里却是这么说的:(宣

读)

――他提出的结论在哪儿?啊!这就是他的结论!

蔡茨勒:失去施梅林卡的部队⋯⋯从切尔卡瑟北部撤走⋯⋯正被运往克

里木半岛的途中⋯⋯

元首:您也听到了有关的消息?

蔡茨勒:这可能是真的,我们听到一条新闻,消息说,向那个地区开往

的火车共有33 列。这大概是一个机械化军。但这不过是一条新闻。

元首:他写道,在这里他可以腾出五六个师。他说,“这样,集团军群

的左翼就可腾出大约五六个师”。――这五六个师他无论如何是可以得到的。

这里写的全是幻想:“可以肯定,敌人在第聂伯河也可腾出兵力。但是,

不会象我们一样快地把军队调到别尔季切夫地区。”这是谁告诉他的?他用

不着把军队调到那儿。如果我们在这里对敌人已经造成一种威胁,他就可以

撤掉他的部队,并马上带到那里,使军队退出前线。从前线撤下来的部队不

是第一流的。我今天看到,中途没有任何部队。别的部队都不能进入战斗。

他想干什么?这儿有他的1 个师,可能是第3 师或第4 师。这是唯一有真正

价值的部队。您这儿有对形势的判断吗,蔡茨勒?

蔡茨勒:有。

元首:“敌人不会象我们一样快地把军队调到别尔季切夫地区。可以指

望敌人⋯⋯”您知道,我一听说,“我们指望”,这只符合我们的愿望。是

不是,敌人怎么能按照我们的愿望去做呢?下面这段话简直象一则军事小

说:“我们可以指望敌人利用他在第聂伯河突出部以及诺加伊斯克的军队,

通过切尔卡瑟和基洛夫格勒,或者通过基洛夫格勒和第聂伯河下游,向西实

施突破。这样,敌军就会在正面进攻中消耗殆尽。”什么叫“消耗殆尽”?

――如果敌人腾出了兵力,他会再次实施突破!在这儿不是同样的道理吗?

在这儿他也可说,敌人必定会消耗殆尽。在这儿,敌人起码与我们的兵力相

等。在这个地区敌人一共有几个师?您有资料吗?标在地图上了吗?蔡茨

勒:没有,还没有统计。

元首:是不是可以找人搞清楚有关资料⋯⋯

好了,这是1 个团,这是1 个团,这儿,在切尔卡瑟是1 个团,这儿还

有1 个团,敌人不会按照我们的愿望去做,而是做不利于我们的事情。敌人

将进行两次战役:要么他把腾出的部队带过来,从桥头堡向这儿发动进攻,

打一个翻身仗,他肯定可以通过这里――我们的部队不能阻止这一切,要么

他不这么做,那他就会从这里绕过来,把这个地方拿下。曼施泰因希望,敌

人可以直接把部队从切尔卡瑟调过来。他说,从克列缅楚格是不可能把兵力

调过来的。按照他的理论,我们从这里赶到北面,要比敌人从克列缅楚格赶

到北面快得多。这并不一定,敌人的部队已经在北边了,如果我们从这里撤

走,那么,敌人要比我们更快地到达北面。铁路运输情况怎么样?他们怎么

才能把军队调到北面。

蔡茨勒:铁路线在这儿,这里的一段路,他们可以沿着铁路线走。我在

这儿把这个地方标出来了,下面这是个大型枢纽。从克里沃伊罗格,铁路要

沿着扎波罗热走一段,然后通过这一带,就是标着第17 装甲师的那个地

方⋯⋯。元首:他们应摩托化行进,为什么非步行不可呢?

蔡茨勒:他们可以在这下面调集其他部队。

元首:现在第14 山地师无论如何也该在北面了。

蔡茨勒:已经在北面了。

元首:您说的很对,现在反正还有1 个师要来,调到北面的己经是第二

个师了。那么,第17 装甲师呢?

蔡茨勒:他们将从这儿出发。如果他还能得到1 个步兵师,便可以腾出

摩托化部队。

元首:还不能肯定,他们现在是否可以来这里,过几天铁路会非常紧张,

我不知道,他们是否可以派1 个步兵师或什么别的部队。

蔡茨勒:会的,他们一来,这支部队就可以解脱出来。元首:但是,这

些部队必须从这南面运上去?

蔡茨勒:这是铁路线,一直沿着这条路线通过。

元首:可是他必须把兵力从南面拉上去,眼下不能再做更多的事情了。

这是今天的标图吗?

蔡茨勒:这是我今天才标出来的,这是卡萨廷。

元首:我觉得有一点是必要的,就是他马上离开文尼察,以便他保持镇

静,他现在六神无主,这可不行。

蔡茨勒:我们在通信技术上已经做了准备。中间是别尔策,可以通信联

络。

元首:伦贝格!

蔡茨勒:是的,伦贝格离这几比较远,我看看,另找一个地方,捷尔诺

波尔大概可以。今天他从别尔策报告说,他们正在做准备。

元首:他必须离开文尼察,别的都没有用。必须在文尼察留下一个小分

队,负责把全部箱子、柜子烧毁,炸毁。施蒙特:不能留下一件家俱,否则

他们会带到莫斯科去展览。元首:统统烧毁。约德尔:别尔策不行,已到了

特兰斯特里亚,已经是罗马尼亚。

元首:已经到了特兰斯尼斯特里亚?

约德尔:不,别尔策是罗马尼亚,在比萨拉比亚。

蔡茨勒:我说的是别尔策。

元首:文尼察在哪儿?我觉得这个地方标错了。

蔡茨勒:首先那里的联系不太方便。最大的问题是,我们能不能得到罗

马尼亚的过境铁路。罗马尼亚人没有把铁路交给我们。我已经尽了一切努力。

元首:我认为他应该去捷尔诺波尔。

蔡茨勒:好,我马上就去做准备。

元首:您有关于第1 装甲师行动的消息吗?

蔡茨勒:没有,我的元首,还没有结果,尽管我以前已经跟他谈过此事。

元首:我认为,他们正在向前挺进。

蔡茨勒:很难说,从派出的300 辆载重汽车来看,可能是1 个机械化军。

元首:一辆车能装多少人,20 个?

蔡茨勒:俄国可能装得多一些,大概也是20 人。

元首:大概一共6000 人。

蔡茨勒:汽车上不仅可以装载人员,还可能是别的。载重汽车的数量大

概与1 个机械化军在机动中所需的数目相同。元首:大概有三四千人。

蔡茨勒:我的元首,我现在担心,30 日这天敌人会有什么反应,我认为

三四天内会展开一场争夺文尼察的激战。元首:这不会有什么影响。

蔡茨勒:会发生一些变化的,我的元首,因为一件不为人所知的事情正

在进展着,这就是我所担心的。

元首:这无法阻止。现在所能做的不能超越事情的进展。这一点不能改

变。

蔡茨勒:可以撤到卡缅卡阵地。

元首:如果他们撤退,就只有停在这儿。在这儿或那儿是无所谓的。

蔡茨勒:如果他们撤得再远一点,就可以赢得6 天时间。元首:起决定

作用的是,一提起作战,他总想往这里来。蔡茨勒:如果我们把这里的局势

想得更远一些,他们可能撤到这里。这样一来,局势就对我们不利了,到那

时我们只能⋯⋯元首:他不会起多大作用。

蔡茨勒:如果能闯过这一关,局势就会有所好转。如果他从这里撤走,

就必须突破敌人的防线。

元首:我觉得,蔡茨勒,应该把各支部队尽快地调到这里,封锁这一地

区,这是最重要的。

蔡茨勒:是的,我的元首,五六天前我就说过,应该让局势顺其发展,

并把3 个坦克师调上来。这样,我们就有3 支部队,就不会陷入困境。我认

为从这里撤走些兵力也是无关紧要的。

元首:这样,至少他可以很快地调出1 个师来。

蔡茨勒:局势会自己好起来的。然后,3 个师就可以开过来,到现在为

止,所有的部队都陆陆续续地开来了,“近卫师”和第1 装甲师也赶到了,

可是我担心这些部队⋯⋯

元首:他必须把所有的部队,包括第1 装甲师和“近卫师”带过来。军

队是沿着诺夫哥罗德一沃尔昌斯克一线到日托米尔吗?

蔡茨勒:他们沿着主线走。然后,沿着这条线走。

元首:重要的是,他们应该与“近卫师”和第1 装甲师一起来。蔡茨勒:

然后我们可以让他们从这里进来。

元首:蔡茨勒,为了停止这一切,除了把兵力调到这里,其他的什么都

不用管。如果在这儿作战失利,将来再打,这不会影响整个局势。军队在这

儿停留只是一天的事儿,然后他们就会从这儿撤走,对最后结果不会有什么

影响。

蔡茨勒:接着就要进行一次较大的冒险,用腾出的部队充实前线。

元首:我们怎么才能把兵力调上去呢?纸上谈兵!如果一支摩托化部队

从这儿向那儿开进,他就完了。

蔡茨勒:我们现在也在进行大规模的机动。

元首:利用坦克?

蔡茨勒:履带车辆可以这样行驶。

元首:那必须有道路。

蔡茨勒:我们在北面并不顺利。

元首:当然了,这很明显,他们不会再得到补充的部队了。这里他们得

到了1 个师。这里补充了一个,又撤走了一个,一个又正在⋯⋯

如果在这儿作战,而他却只有1 个师的话,我们可以从这儿把兵力调上

去。眼下,在哪儿作战,就把机械化师马上派到哪儿。

蔡茨勒:也可以从这儿把兵力调进来。

元首:这点我承认,可是他已经被牵制在这儿了。您看,他这一个团停

在这儿。我们一撤,这一个团也跟着从这里走了。并不是象曼施泰因说的那

样,他很快就能把这些部队带上去。不管这些,我们先来听一听这些部队的

情况介绍。先看一下第335 师。

蔡茨勒:作战顽强,装备齐全,一共有4 个中等战斗力、3 个一般战斗

力的营。

元首:第97 装甲师呢?

蔡茨勒:第97 装甲师,很好,作战非常顽强。

元首:第9 师呢?

蔡茨勒:作战非常顽强,不错。第17 师很好,非常顽强。第师几天前状

况很不好。前几天我调查了一番,他们后面的部队本来还可以。第9 师一直

不错。

元首:第24 装甲师的情况如何?

蔡茨勒:对这个师还没有评价。但他们的力量很强,一级战斗力。

元首:第258 师呢?

蔡茨勒:不够顽强。

元首:第3 山地师应该不错吧?

蔡茨勒:作战非常顽强。有3 个中等战斗力的营,l 个一般战斗力的营。

第302 师,作战不够顽强,四级战斗力;有5 个一般战斗力的营,2 个战斗

力弱的营。第294 师,不够顽强,2 个战斗力强的营,2 个中等战个力和一般

战斗力,3 个战斗力弱的营。

元首:它用处不大。第123 师怎么样?

蔡茨勒:作战也不够顽强,不过上次他们干得不错。第25 师也不行,上

次他们打了败仗。第304 师上次也打了败仗。元首:这就是他首先从这里抽

出来的兵力。第257 师怎么样?蔡茨勒:还可以。

元首:他可以往这里输送一些兵力。这里他只能抽出1 个师,就是257

师。他在这儿的师竟都是战斗力不强的师。从这里只能调走1 个师。防线在

哪儿?从这儿进来吗?

蔡茨勒:这是卡缅卡战线。

元首:桥在哪儿?是这座吗?

蔡茨勒:就是这座。

元首:在尼科波尔附近。下游那座桥呢?

蔡茨勒:下游那座桥在这儿。这儿是一座桥。这里可以轮渡。元首:冬

天不能轮渡。那么桥呢?

蔡茨勒:可以使用浮桥。

元首:浮桥还没有到达指定地点。那么,他只能使用一座桥。蔡茨勒:

现在要使用的这座桥载重为70 吨。可是天气还会有变化。

元首:怎么变化,您指的是什么?

蔡茨勒:我说的是,浮桥只能暂时开到那里。

元首:这可不行。河水是要结冰的,这是从下游往上游走。如果河水冻

结后,他把冰面炸开,就会造成很大的危险。如果事情这样过去了,也就没

有问题了。当然有这样一个问题,过去总是这样:冰面炸开之后,浮桥很大

一部分浸在水里,这就没有很强的进攻能力了。

蔡茨勒:浮桥要下沉18 厘米。

元首:18 厘米并不那么可怕。

蔡茨勒:这些桥可也会受到影响。

元首:还有一个问题,蔡茨勒,他们后退的几个师情况如何?等一下,

我们先看一看这几个师的情况。第46 师怎么样?蔡茨勒:不错,作战非常顽

强。

元首:但是缺乏战斗力。第387 师呢?

蔡茨勒:作战不够顽强。第306 师也不行,相对来说比较弱。元首:第

16 装甲步兵师的情况怎么样?

蔡茨勒:不错,在什未林有一个战斗力强的、3 个中等战斗力的营,17

个炮兵连,25 门S 型防坦克炮。

元首:他要抽出这个师。

蔡茨勒:不,还没有;只是估计,他把这个师抽走。

元首:只是估计?

(蔡茨勒:是的!)

――“大德意志帝国”师也很弱吗?

蔡茨勒:“大德意志帝国”师?噢,是的,斗志顽强,但战斗力很差。

第9 装甲师有6 个意志顽强的营,3 个中等战斗力、4 个战斗力差的营和11

个炮兵连。第15 师,意志非常顽强,3 个一般战斗力,2 个战斗力弱的炮兵

连。第62 师,意志顽强,4 个一般战斗力的和一个战斗力差的营。

元首:如果缩小这儿的桥头堡怎么样?

蔡茨勒:现在不行。他说,桥头堡不能缩小。我个人认为,可以缩小。

但这样也不会抽出太多的人员。

元首:他说,有两个小桥头堡。

蔡茨勒:我不知道,他是怎么理解的,我对他说的很清楚,要进行横向

压缩,可他偏要从纵向进行缩小。这根本办不到,也不能节省更多的兵力。

约德尔:他指的是那两个小桥头堡。

蔡茨勒:大概是吧,但以后还需要保留一个。

元首:我想,我们如果没必要离开这里的话,就可以尽量晚点离开这里。

为了使兵力保持平衡,他不能再得到兵力了。他从克里木半岛不会再得到兵

力了。除此之外,这与曼施泰因毫无关联。他说,这是A 集团军群,与我毫

无关联。您应该查看一下这里的兵力情况。这里有多少个师?我估计至少有

30 至35 个。

蔡茨勒:大概是吧。

元首:这些部队可以先用在这里,然后,突然从后方发起进攻。由此看

来,省不了多少兵力。

蔡茨勒:还能腾出10 个师,3、4 个帅补充到南面,5 个补充到北面。

元首:5 个师,一个已经走了,现在已经到这儿了;一个从这儿撤走了,

还需要调换补充一个。南面补充了3、4 个师?而他却什么没得到⋯⋯必须占

领这道防线,现在还在敌人手里。

如果您能全面观察一下局势,就可以发现,我们当时无法控制局势。我

们现在只有能力固守桥头堡。为了固守桥头堡,我们还需要投入一些兵力。

当时的想法就是撤退,那是一次比较典型的后退,当时

人们都失去了理智,包括克莱斯特在内,所有的部队都撤了。我们必须

从现在起守住整个这条防线。我们只需要保住这一个地方,因为这里没有在

克里木半岛遇到的那些困难。我们这里不需要补充部队,如果我们需要补充

一个师,或者两个师,我们可以马上得到。没有理由说,我们守不住这里。

因为一些人的思想很简单,那就是一切后撤!有时这就是他们的癖好。他们

至少也该取得一些成果!在这儿我看到过两次撤退。对此我要说,他们还是

可以最后拼一拼的。一次是“水牛行走”行动。当时我只是说不要损失太多

兵力、因此就同意他们撤退了。第二次撤退是我建议的,也就是奥廖尔那次

撤退。这个蠢货。如果进攻取得胜利,我们必须撤离。这是明智的,而他的

撒退只能说是愚蠢。

博尔格曼:在这个地区共有27 个步兵师,4 个装甲军。地图角上标的这

个地方一共有17 个步兵师。从克里沃罗格东北面将调来16 个师,1 个装甲

军。这样,在基洛矢格勒这个地方将有24 个步兵师,5 个装甲军。

元首:是这个地方吗?它也包括在内。

博尔格曼:在突破地域有13 个步兵师,l 个装甲军,在切尔卡瑟有4 个

步兵师,l 个装甲旅,在突破地域有42 个步兵师,9 个装甲军,l 个骑乒军

在前,2 个装甲军随后,也可能是3 个装甲军。

元首:他现在有几个装甲军?

蔡茨勒:9 个。通过铁路运输可能还能补充几个。

元首:我考虑是否能从驻守桥头堡的部队里抽出一些兵力,尽管桥头堡

占用了大量兵力。对了蔡茨勒,我有一个问题问问您,我们在波兰占领区还

有两个预备役师吗?

蔡茨勒:是的,不过都是新兵。1 个师在科罗斯坚附近看守铁路。博尔

格曼:这是第147 师。这个师有7 个营,其中3 个营在科罗斯坚,剩下4 个

营由新兵组成。其中1 个工兵营,l 个炮兵营。

第143 师有10 个营,其中7 个营由新兵组成,剩下的3 个营参加了第2

集团军的剿匪行动。

元首:我想,再往后方还有一些部队。

约德尔:在占领区有两支新成立的部队,第22 梯队还是第21 梯队?

蔡茨勒:可能是第21 梯队。

元首:我想到另外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往西线派一个或两个师,使那

里再拖一段时间,然后再调其他几个师过来。可是约德尔讲,现在西线没有

兵力,他不能再调派装甲部队了。约德尔:能适应东线作战的步兵师。西线

没有了。只能把派往意大利的那个师调回来。

元首:可以把它调到这几来吗?这是哪个师?

约德尔:第371 师。

元首:准确地点在哪几?

约德尔:他们现在正参加这次行动。

元首:参加这次行动?

约德尔:这次行动是这样的:阿格拉姆以东地区的庄稼正在收获,过几

天他们将被派往那里。

蔡茨勒:第371 师在东南方?

约德尔:他们现在还隶属于西南线总司令部。

元首:二级战斗力?

蔡茨勒:第371 师,有2 个营一直很不错,一共有4 个营,其中第1 营

最好。

元首:如果从占领区调出1 个师来,他们什么时候能到这里?约德尔:

根本不需要他们,他们也不会有多大用处,只会拖延部署的时间。因此,往

西线只能派一个而不能派两个师。这样,只有第71 师调给凯塞林,放弃“海

尔曼?戈林”师,第90 装甲步兵师此时不得不继续留在那里。

元首:什么时候他们能赶到车站?

蔡茨勒:他们现在在哪儿?

约德尔:阿格拉姆的西南部。

蔡茨勒:现在铁路状况不好,车皮不多,恐怕他们不能很快到这儿。

元首:乘火车需要多长时间?

蔡茨勒:时间不会太长,六七天我们就能到达。

元首:不派第24 装甲师,我们可以派其他部队往这里来。可是如果撤掉

这个师,又无法稳定局势。

蔡茨勒:是啊,这样又要冒险了。如果运气好的话,可能不会出多大问

题;可是到现在还没有取得什么进展。事情总是没完没了。

约德尔:那几个罗马尼亚营在干什么,第5 和第15 营呢?蔡茨勒:本来

就不需要他们。

约德尔:是为了安全起见?!

元首:这里还应该补充一些部队。这里有没有战斗力强的部队?蔡茨勒:

没有特别出色的部队。第101 师、第307 师和1 个空军师所防守的地段不断

增加。第101 师很不错,但防守的地段很宽。第370 师作战不顽强。

元首:第101 师有多少个营?

蔡茨勒:8 个战斗力强的和1 个战斗力弱的营。

元首:我还有一个想法:为了能更久地维持这里的现状,是不是可以派

1 个巴尔干师去。是否可以这样做,是一个问题,继第4 师以后,还应该抽

出1 个师。

蔡茨勒:我得先解决一个铁路交通问题。

约德尔:每次调换兵力都需要很长时间。

蔡茨勒:元首并不是要调换兵力,而是提前撤出一些部队来,来

解决这几天的困难。

元首:一直等到其他部队调来。

蔡茨勒:火车行驶要通过罗马尼亚,时间就会拖得很长。元首:这无关

紧要。他们应从这里撤出这些部队。

蔡茨勒:这要看第4 山地师需要多长时间了。

元首:然后,我们必须在这儿拖一阵子。不能把所有的装甲部队都调走,

否则这里该闹危机了。只有1 个步兵师根本不够用。这里我们必须要有一定

数量的装甲师。这样,紧接着第4 师,还可以调出一个不错的步兵师来。

蔡茨勒:那就是第101 师了。

元首:他们不可能要那么多的炮兵部队,还应该留下一些。不过,其他

部队一到,他又可以得到炮兵部队。我想把这个师安排在这里。

蔡茨勒:是呀,他们应该投入战斗。

元首:我正在考虑另一个问题,是不是可以使用“朗厄马克”①。蔡茨

勒:我今天跟党卫队帝国领袖就此事谈了很久,跟他谈了几种可能性,要么

交给“帝国师”使用,要么交给“近卫师”。交给“帝国师”使用,他们能

很好地接纳。不利的是,它本应马上投入战斗。万一铁路运输中出了乱子,

会惹出很多麻烦。还有一种可能,把它交给“维金师”使用。但是,由于需

要绕道行驶,才能到达目的地,所以技术条件不够。党卫队帝国领袖不想把

它交给“维金师”使用,因为怕瓦龙人和佛兰德人一块儿起来闹事。这次他

们躲进一个安全的阵地,不依靠任何部队。这样一来,党卫队帝国领袖就要

为“帝国师”说情了。他说,最好把它交给“帝国师”。他说,德国人战斗

经验丰富。所以他没有这些顾虑。

元首:我今天了解了一下新组建的“尼德兰”志愿军团的编制情况。他

们有多少人,六七千人?达尔格斯:大概是7000 人。

元首:他们的战斗力很强。战斗力比今天我们查看的所有的6500 到7000

人的师都要强。他们的炮兵力量比较弱。他们只有两个炮兵营,第3 炮兵营

也顶不了多大用。其他师最多有9 个炮兵连。

蔡茨勒:最多有9 个。

元首:这是一次冒险,为此我们得将就一下。您能不能跟克莱斯特谈一

谈,问他是不是敢承担此事。蔡茨勒:他们由于第4 山地师还有很多顾虑。

元首:调来的不是第4 山地师,而是其他一些部队。

蔡茨勒:是几个营吗?

元首:他还可以得到1 个师,它与其他师相比,在力量上势均力敌。当

然,他们怎么做,别人不知道,不管怎么说,他们与别的师实力相当。可能

他们的炮兵力量个强,但是,他们不用把所有的炮兵力量都用上。但是打起

仗来――我们不能自己欺骗自己,蔡茨勒――靠这些部队根本不行。如果他

不能控制局势,那么无论在这儿还是那儿,都将是一堆烂摊子。

但这没有太大关系。最重要的是一定要结束这次战斗。我们目前首先要

把这个地方拿下来。我们没有能力实施进攻,步兵师在每次进攻作战中都失

败了。他们同样也不行。第5 步兵师也只取得一点微不足道的战绩。现在的

这个师很不错,但没有任何进攻能力。如果派第12 师向北进攻的话,会出现

同样的情况。步兵师没有进攻能力,冬天战斗力也不强,他们什么都做不到。

去年,我们派装甲部队和装甲步兵部队展开了攻势。步兵师无法做这些事,

也毫无办法;冬天他们被困在雪地里,无法隐蔽起来。所以不得不去解救他

们。几个装甲⋯⋯不得不忙活了一阵子。如果可能的话,他可以把第10 装甲

步兵师调出来,这是一个好办法,眼下也没有别的解决办法。

如果他愿意这样做,他可以率领部队撤回。如果他从这个方面撤退的话

――只是不知道现在军队的情况。我看了这几次撤退的情况,我真后悔当时

允许他们撤退。相反,当时的情况并不比现在严重。可是,正如我说的那样,

考虑到当时各方面的压力。撤退比任何一次防御战的情况都糟。但是,我很

惊讶,这些部队的情况都好起来了。

蔡茨勒:如果他们在阵地里的话,情况会更好一些。元首:我惊讶的是,

在这么短的时间内他们都得到了恢复。如果这样就可以控制局势,就不会出

现危机⋯⋯不应该再抽掉兵力了。他们害怕在那儿受到压制,于是就马上退

了!这真是一种心理变态,是一种病态。其结果可不是一件小事。这条防线

一共350 公里,是当时整个西线长度的一半。我指的是马恩河会战,但我们

还将在继续这样做。我们在一次突破中放弃了一条长达350 公里的防线。350

公里,这相当于1914 年战争中整个右翼的长度。

约德尔:我的元首,这里不允许再出现任何危机了,否则,有一天我们

还得抽调其他部队。这绝对不行,这样会使军队繁体瓦解。现在,我们为了

挽救1 个集团军,只好把最后一个有机动能力的师调来,否则,整个东线就

会崩溃!我们就会失去这场战争。因为西线已经没有任何兵力了。这种由斯

大林格勒蔓延开来的危机,必须刹住。

蔡茨勒:这也是我的看法,我也得出了这个结论,与曼施泰因的结论一

样,只是理由不同。我的理由是,敌人以每天15 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这样,

大概年底或1 月初就会展开争夺文尼察的战斗。第16 装甲师以最快的速度每

天12 公里前进,步兵师从南面以每天3 至6 公里的速度向前推进。情况显然

不妙。因此依我看,从科罗斯坚往南会有很大危险。元首:蔡茨勒,按您的

看法,您是不是认为我们全线都该撤退?!

蔡茨勒:首先我认为应该开始这样做。然后才能腾出一些部队。

元首:时间紧迫,我们不能把他们调到北面去。因为眼下其他部队也需

要新的部队。

蔡茨勒:我的元首!问题是我们现在无法控制局势。我们只能先忍受一

下。这个突出部一直是危险的温床。我们在这儿的防线拉得这么长,使敌人

的突破不断得手。这个巨大危险一直没有消除。于是,我们应设法从这里撤

回。第二,情况也不妙,敌人已经到了特兰斯尼斯特里亚。现在除了往后撤,

没有别的办法。困难的是,我们在⋯⋯只有一座桥。

元首:如果他率领他的师向这个地域突击,情况就不会那么严重,比我

们自愿⋯⋯

蔡茨勒:自愿?!

元首:我们是自愿撤退的!这样把部队都带坏了。部队要作战。

蔡茨勒!我跟很多人说过。他们都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从好不容易挖

好的阵地里撤出来。您好好算一下,最近这6 个月德国一共生产了多少枪支?

我们现在一共有多少枪支?这是一笔最好的帐。

蔡茨勒:我每个月都提交了与此有关的报表。

元首:但这些都不太准确。我们每个月生产20 多万支枪。可能有人会说,

这只是新生产的。不!我们现在有多少枪?数量从610 万降到510 万。这可

是下降了”这就是说一兵损失了100 万支枪。都是在东线。枪都损失到哪儿

去了?都是在这儿!这简直不可能。可是枪支都丢失了,这就是最好的证明。

现在枪支的数量大大减少。可是有人说,我们现在已经制造新的武器了,有

没有这些旧的都一样。总的来讲,武器的数量有限,许多枪支都是在东线“成

功的撤退”中丢掉的,士兵们把武器全扔掉了。

事情就是这么回事:士兵们勇猛作战,击退了敌人,他们勇敢顽强,构

筑了许多阵地,而现在却说:撤退!他们不能开辟一条四五百公里的防线!

因为北面敌人在实施突破,因此他们现在不得不撤退500 公里。

蔡茨勒:我的元首,我认为如果他真的在这儿的话,他没有这种可能性。

元首:现在情况不是这样,不能说斯大林格勒是例外,在另一边。这里

简直可笑至极,这里与各处都可以进行通信联络。蔡茨勒:这里通信联络很

困难。

元首:是很困难,但无法与斯大林格勒相比。好吧,您可以与克莱斯特

谈谈,问他是否敢冒这次险!

蔡茨勒:好吧,我和约德尔再交换一下意见,看如何把这个师调过来。

元首:在最坏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取这样的办法,我们把他们调过来,

再派几个营迅速上去,向那里投放一些兵力。

约德尔:但必须搞清楚,他们去火车站需要多长时间?因为第4 师还在

运输中。

元首:什么时候他们可以确定下来?

蔡茨勒:那要计算一下路程。第101 师赶到火车站还需要几天时间,因

为第4 师还在运输中。

元首:别的可顾不上了。如果他们后退中还能得到1 个师⋯⋯蔡茨勒:

情况不利时,可以收兵。

元首:把他们撤下去,给前线带来了极大的混乱。我们清楚地看到,这

次撤退造成了怎样的后果!

蔡茨勒:他认为北边还可以坚持较长时间,这不需要多虑。让人发愁的

是南边。

元首:这里他有麻烦,那里更难办。这里的撤退会使敌人马上重新向这

里发动进攻。蔡茨勒:这是可能的。但如果我们不撤军,敌人自然也会进攻

元首:那也不一定。敌人一直在进攻。我今天又收到一份关于盟友们补充兵

员的消息。补充的兵员真是糟糕透顶,又少得可怜。不过,现在也没什么更

出众的了。

什么时候才能得到关于这次突击的消息?蔡茨勒:晚上才能知道。因为

刚才只进行了电报联系。元首:您看,您可以马上核实一下。您与集团群取

得联系,问问他们认为什么时候能完成任务。这是一个有7 个营的很有战斗

力的帅,另外还有炮兵。

蔡茨勒:9 个炮兵连。

元首:自行火炮还是反坦克炮?重型的还是轻型的?(蔡茨勒:重型反

坦克炮!)

――全是重型的!

蔡茨勒:1 个工兵营,1 个野战后备营。

元首:这个他们也要带上吗?

蔡茨勒:肯定有新兵在里面⋯⋯本来是8 个营。

元首:这里的有9 个?

蔡茨勒:101 师有8 个实力强的营,还有一个实力较弱的营。但有两个

东线营在里面,是补充进去的。也许开始时还把这两个营留在那边。

元首:开始时,无论如何要留在这儿。

蔡茨勒:还可以留下一些炮兵。

(结束:1:09)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