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保加利亚通史【第四次校对完整版】 -- 生命之歌

共:💬39 🌺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二卷 保加利亚人到来之前的保加利亚(第四部分)

不过这种乡村风景画似的镜像并未持续多久,就被波斯人所打断。公元前6世纪,新兴的波斯帝国在伊朗高原上迅速崛起,他们南征北战,建立起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在长久的征战中波斯人所向披靡,至公元前5世纪其西进的道路上只剩下一个敌人,那就是希腊。希腊人在小亚细亚半岛上建立诸多城邦,正好影响到波斯人的利益。波斯人为了向地中海扩张自己的势力,便寻找借口发动举世闻名的“希波战争”。波斯人本想依靠希腊人的分裂一举打败他们,可是得到的却是希腊各邦的联盟共同出击波斯人,最后竟然把波斯人赶回伊朗高原,从此波斯便一蹶不振。可是希腊人在胜利以后并没有注意到自己的弱点,不知道组成一个大的国家是对所有城邦继续存活的保证。仅仅在“希波战争”几年后,大家就又开始内部争斗,在争斗中经常搞的两败俱伤。希腊的内战和衰弱最先得益的是色雷斯国王西塔尔凯斯,他趁着希腊内乱的机会,在公元前429年进入马其顿,对希腊北部横加蹂躏,不过因为自己国家内部发生了叛乱,才不得已回到保加利亚。这次的征战虽然没有任何实际意义,但是却促成了一个伟大的国家的诞生,那就是马其顿王国(将来的亚历山大帝国的前身)。

公元前359年,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二世于23岁时登基。由于他对军事的狂热以及拥有超群的智力,所以先铲除了内部的分裂势力,之后就开始其征战生涯:他首先征服伊利里亚人,继而又开始对保加利亚南部的征服。在数年内他东征西讨各个击破,最后终于征服保加利亚南部的色雷斯人联盟国家,打下了原来用色雷斯琴师奥菲斯弟子埃夫莫尔皮命名的著名城市埃夫莫尔皮阿季(今普罗夫迪夫)。为了炫耀自己的武功,菲利普二世把这座城市改名为菲律波波利(意思即菲利普的城市)。其它的色雷斯人因为这件事,一致向菲利普二世称臣纳贡,表示绝对不会反抗他的意志。当后方完全稳定,菲利普二世又开始对希腊各邦的征服,公元前337年他主持召开了全希腊城邦大会。正当他想一展才能的时候却突然被刺杀,他的儿子亚历山大继承了他的王位。亚历山大小时候曾经接受过亚里士多德对他的私人教育,对于希腊的文化和地理情况简直就是了如指掌。为了实现其父亲的愿望,并成就自己的野心,亚历山大先对保加利亚的色雷人下手,几个月内几乎所有的色雷斯部落都成为了亚历山大帝国的疆土或者属国。接着亚历山大又根据在实战中所总结的经验,建立了著名的“马其顿方阵”,在10年时间内,亚历山大依靠“马其顿方阵”和马其顿骑兵,建立了一个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虽然该帝国从印度河一直延伸到尼罗河,可是却因为疆域广大各地,造成根本无法互相交流,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个大帝国其实只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而已。也正是这个原因,在亚历山大死后,帝国立即分崩离析。继承帝国遗产的主要是亚历山大的四位将军,其中控制保加利亚和希腊的是马其顿王国,不过这个王国已经今非昔比,早已不存在打击希腊或者让色雷斯人臣服的力量,色雷斯人也在马其顿式微后的公元前3世纪再次独立建国。当马其顿王国与希腊各城邦慢慢玩拉锯战的时候,罗马人突然出现了。

正当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前231-前179)在干预希腊内战时,就已经有一些有识之士强烈呼吁停止内战,现在的当务之急是时刻注意“西方升起的乌云——罗马人”。此时的罗马人已经在亚平宁半岛兴起至少500年,国力雄厚,并已基本统一整个亚平宁半岛。在希腊内战中,大量城邦为了得到强力的外援,不惜出卖自己的兄弟国家以求得罗马的军事援助,这等于就是交给罗马人干预巴尔干各国内政的信号。不过眼下罗马人正在布匿战争中脱不开身,根本无暇顾及远在东方的以马其顿为首的巴尔干各国。其实罗马人何尝不想占领整个巴尔干呢?在前280年的时候,罗马人已经征服了北部和中部的意大利,为了得到更多的土地,罗马人南下第一次进攻希腊人的殖民地他林敦。这是罗马人首次与希腊人作战,他林敦是希腊最著名的斯巴达的殖民地,尚武风尚贯穿整个历史,因此罗马人不仅没有得到便宜,反而整个舰队全军覆没,一部分被杀,另一部分成了奴隶。实际上他林敦的军事能力并不强,他主要靠的是希腊伊庇鲁斯王国的援助。为了报复罗马人,他林敦人请求伊庇鲁斯王国国王皮鲁斯打击背信弃义的罗马人。正巧皮鲁斯也正有统一意大利和巴尔干的想法,便爽快的答应了他林敦人的请求,率领25000人的军队进入了意大利。在赫拉克利亚,皮鲁斯第一次与罗马军交战。虽然取得全胜,但也以4000人战死沙场为代价。这场战争被人们称为“皮鲁斯式的战争”,即得不偿失的战争。后来皮鲁斯在次年派使者去与罗马元老院要求交换俘虏并承认他林敦等城市的自由,但遭到罗马人的拒绝。皮鲁斯只好再次在阿斯库鲁姆进攻罗马军队,尽管再次胜利,但又付出3500名士兵战死的代价。溃不成军的皮鲁斯为了保存实力,于前278年进入了西西里,与当地希腊人一起抗击迦太基人。在多次战斗中,皮鲁斯势如破竹,迦太基人被迫求和。因为军事上的成就,皮鲁斯开始自傲,逐渐看不起西西里各希腊殖民地。对叙拉古的内政更是强行干涉。西西里人逐渐对他产生厌烦情绪,发誓不再帮助他。因此之后的迦太基的战斗中皮鲁斯节节败退,不得已撤出西西里战场。前275年,皮鲁斯再次来到意大利土地上,与罗马人在贝内温图进行一场决定生死的恶战。战斗结果是皮鲁斯战败,只能被迫返回他林敦。前272年,罗马围攻他林敦,他林敦投降。因为这次在与希腊人的战斗中获得了甜头,罗马人便对富饶的巴尔干产生了非分之想,期待着有那么一天可以打进希腊本土,把整个巴尔干变成自己的领土。

前230年,罗马人第一次进入巴尔干半岛。这次的主要目的是铲除伊利里亚的海盗,让罗马人可以在亚得利亚海畅行无阻。这一年,罗马人第一次在巴尔干的土地上建立据点,这些据点将来会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现在却一点作用也没有。因为此时的罗马人根本就是自顾不暇,还在与强大的迦太基人作战。坎尼一战,罗马人损失惨重,甚至于只剩下了“半个罗马和半个元老院”。看到罗马的失败,在西西里的希腊人墙倒众人推,马上要求希腊本土的国家来支援他们。前215年,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发现自己的霸业有成功的可能,所以要求与迦太基结盟,借以削弱罗马人的实力;并且他还在背后支持希腊殖民地反抗罗马,撕毁罗马与他们订立的合约。可是不幸的是这是他在错误的时间作的一个错误的决定,非常不高兴的罗马人反扑其大本营,第一次马其顿战争开始。此时的马其顿已远不是当年亚历山大时期的马其顿,虽然它占据了半个巴尔干,但在巴尔干东部保加利亚本土的色雷斯人和凯尔特人经常对其采取敌视状态,造成其后院经常起火。而且这些年的战争让马其顿人的军力大为削弱,所能集合的军队其实只相当于罗马的两个军团而已。不过迦太基人还是希望他能帮助他们在东岸袭击罗马人,同时迦太基人还鼓动叙拉古从南岸来夹击罗马人。在战争进行中迦太基人与马其顿缔结了盟约,不过在使者从迦太基回国的途中,却被罗马人的舰队劫持并杀害。以至于造成了马其顿人不能确知迦太基人,特别是汉尼拔的动向,让本来很有希望的进攻罗马本土的事业半途搁浅、束之高阁。虽马其顿国王菲利普五世曾率领一支舰队攻下罗马本土的阿波罗尼亚,但他却只是因为一句“一只罗马舰队正在向亚得里亚海驶来”的错误报告就仓皇脱离,不能不说真是失败的可笑,这也注定他永远成不了亚历山大大帝。罗马舰队由于马其顿对他的反叛,暂时抽调了一只舰队通过亚得里亚海,直抵伊利里亚。如果马其顿人在半路截击,完全可以取胜,但由于菲利普五世的软弱和迟疑,失去了宝贵的时机。正当罗马的五排桨的大船到达马其顿本土之时,菲利普五世不仅不迎击,反而调转船头落荒而逃,马其顿又一次失败。前214年,为了不失信于迦太基,菲利普五世硬着头皮再次进攻罗马,这次不仅全军覆没,甚至连刚刚夺下的罗马城镇阿波罗尼亚也被罗马人所收复。从此菲利普五世无奈只能龟缩在国内,只希望能统一希腊就已经心满意足。罗马人见马其顿人不再进攻,便改变方式希望能把这个大国在内战中消耗掉。打定主意后的罗马人利用马其顿人与希腊人的矛盾,于前212年集合了大量与马其顿有仇的小国,联合成反马其顿联盟——埃托利亚联盟,该联盟与马其顿打了10年内战,最后两败俱伤。前205年,马其顿与罗马和埃托利亚联盟达成和约,决定休战,不再互相进攻。第一次马其顿战争结束,马其顿和罗马都没有获得实质性成果,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