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牛人们 -- 时光行走

共:💬12 🌺3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人间正道是沧桑’中的牛人们

央视热播大戏‘人间正道是沧桑’。如果不仔细琢磨细节的话,相当不错!

借网上一篇吹捧文章语言:此戏好,不是小好,大好!

刚开始并未注意此戏,偶尔转换频道看到屏幕上一片灰军装、红领巾, 知道演的是北伐时期的事情,过。说实话,表现那段时间也就是国内革命战争的电影、电视多数质量平平。

后来无意中看了一集才发现这所谓国庆60周年献礼片名副其实。

正如评论:此片前一部分表现了国共两党早期的人物和活动。

瞿恩,此片的核心人物。身上可以看到周恩来、蔡和森、瞿秋白的影子。儒雅、睿智、理想、浪漫,外表沉稳、绅士、风度翩翩,内心缜密、坚定、将理想视为最高、其它置之度外。正是那个风云际会、波起潮涌的年代年轻人心中的偶像。这种人在任何时候、场合都会成为核心人物,都会因其对实现理想的信心和人格力量赢得所有人包括敌人的尊敬。刑场上那个党军师所有的黄埔学生和范希亮、杨立仁为他送行一场相当到位,也是对他人格力量的最好表达。

如果我们细数片中人物(我还没看完此片,仅指前一段),会发现其中的人物没有让我们及其反感的。瞿恩、杨立青、瞿霞、杨立华、老范是这样,董建昌、杨立仁甚至楚材也一样。老实说,这个‘卖花布’的董建昌是我很欣赏的人物。

蔡澜写过一篇叫 ‘看人’的短文,说‘獐头鼠目的人,好不到哪里去。这种人和你谈话时偷偷瞥你一眼,心里不知打什么坏主意。这种人要避开,愈远愈好。’但人间正道片中就是那个獐头鼠目的汤宇沐,你能说他坏吗?他也曾是当年愤青,也有他的理想。

也许导演、编剧想借助此片表现那个年代的一部分年轻人。这是一部分有文化、有思想、有理想、有目标、有献身精神的人,是走在时代前列的年轻人。杨立仁最初不也是以一个热血青年形象出现的吗?在投身到那个激情燃烧的年代并为之奋斗的过程中,他们逐渐分化为两大阵营并为之殊死战斗。事实上他们都是极其敬业的人,对自己认准的理想矢志不移,应当受到尊敬。

如果我们把这些人物分类,那么他们都是所属群落最牛的人。

最理想的人,自然当属瞿恩,共产党人的化身。剧中左派的灵魂,以大道梳理方向、以人格征服他人。瞿恩不在了,虽思想还在,但剧中无人可以代替他。以大道正人的路子也没有了,变成了杨立青式的手段,和瞿恩相比,这是大师和匠人的区别。

最军人的人,老范,范希亮。真正的军人形象,人们都会记得他的话:同学归同学,钢刀归钢刀。这是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大丈夫。以军阀旅长之身投到黄埔为实现打倒列强、打倒军阀的理想,最终战死在抗日疆场,成为中国军人的化身。

最坚定的反共者,也是最敬业的粉丝,楚材。老蒋的忠实信徒,绝对粉丝,国民党的化身。信念坚定、毫不动摇。此人戏不多,灵魂却在,应该说他是杨立仁的精神依托。

最够意思的人,董建昌。那家伙对杨立华真是数十年从一而终,引得观众尤其是女性观众大为欣赏,而且他还把这种情意延伸到准小舅子杨立青身上,够意思。有权、有钱、有情、有义,完全符合当今女性心中最佳男人的标准。不知各位注意到董建昌的声音没有,想想那个著名的配音演员邱越峰的味道,老董的嗓音其味道和他有一小拼,这嗓音恐怕也是女性一大杀手。

最忠实的原教旨主义者,杨立华。看到她对正义、理想、信念之追求、之坚定,你会明白瞿恩与她为何只能有帕拉图式的爱情,永远是精神的交流。各自均为两大阵营的中坚人物,各自均视自己的信仰为最高,各自都无法放弃自己的理想,却又两情相悦、心心相映,隔营相望、天各一方。

形象最丰富、最矛盾的人,杨立仁。理由就不说了,天下人看了都知道。据说孙红雷最初很想演他,可见这个形象引人之处。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