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保加利亚通史【第四次校对完整版】 -- 生命之歌

共:💬39 🌺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二卷 保加利亚人到来之前的保加利亚(第十一部分)

这时,进入罗马境内的很多哥特人都已经接受基督教阿利乌斯派。阿利乌斯派是由在利比亚的希腊人阿利乌斯创立的,他确立基督教中的“圣子”和“圣灵”都来自于“圣父”,所以不存在“三位一体”,同时也创立了基督教历史上最大的异端。他的理论在东部传播很广,后来依靠哥特人战俘和经商的人群传到了哥特人的地区,最后甚至成为哥特人的主导性宗教。自此后,哥特人融入基督教世界,同时也由于他们的基督信仰促成以后基督教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的事实。公元325年,君士坦丁大帝召开亚历山大宗教会议,宣布阿利乌斯教为异端,同时尊崇“三位一体”的尼扎教派为正统。尽管后来君士坦丁大帝多次想调和各教派的争执,但一直都没有成功。宣布为异端的阿利乌斯教派被到处驱赶,许多阿利乌斯教派的信徒感到在罗马帝国内部已经没有容身之地,还不如去国外发展。公元341年,君士坦丁堡教廷派阿利乌斯教派牧师乌尔菲拉到哥特地区去做主教。乌尔菲拉本身就有部分哥特血统,而且他对哥特人的习俗很熟悉,之所以很受哥特人的欢迎。乌尔菲拉为了扩大影响,自己发明了哥特字母,促使哥特文的雏形出现。他先用这种文字翻译了《圣经》,因为文字翻译贴近哥特人,所以被哥特人广泛流传。公元348年,乌尔菲拉的任期到达,虽然他已经卸任,但仍旧在麦西亚行省管理哥特移民。在他的努力下,为数众多的哥特人成了基督徒。此时的西哥特人已经基本基督教化,哥特王阿塔纳里克害怕基督教徒会彻底颠覆哥特人的原始信仰,所以开始大肆迫害基督徒。同时罗马帝国也又一次分成了两部分,罗马帝国的正式分裂指日可待。为了巩固自己的帝国,罗马皇帝瓦伦斯与哥特王阿塔纳里克在多瑙河上会见,双方进行了和谈。最后达成协议,哥特人不再迫害基督徒,罗马人每年支付给哥特人金币。

公元322年,哥特人撕毁270年与罗马皇帝奥勒良的合约,纠集了大量人马攻入今保加利亚的维丁地区。罗马皇帝君士坦丁大帝与其子克里斯普斯亲自率领大军,穿过多瑙河大桥去达契亚攻打这些“野蛮人”。在战场上,哥特人的散兵游勇终究无法抵挡装备精良的罗马军队,仅仅几个回合罗马人就完全占据战场的主动,没有得到任何便宜的哥特人只能退兵了事。不过罗马军队还是不依不饶的追踪到哥特人的驻地,俘虏了一些反叛的哥特人贵族,剩下的哥特人因为惧怕罗马人的力量便都倒向罗马人,纷纷表示愿意效忠。左西姆斯的书中称阿提拉(或者叫阿拉里克,不是匈人帝国的阿提拉)代表哥特人与罗马人订立条约,确定哥特人不再进攻罗马,并每年给罗马人提供4万人的军队,不过所有军需还是得由罗马政府供给。经过4年的和平后,阿提拉又开始蠢蠢欲动,他纠集哥特各部落在公元326年进攻达契亚的达尔马提亚人,不断袭击他们的车辆、马匹,后来又变成掠夺他们的粮食、肉类以及占领土地。达尔马提亚人不得以进入了今保加利亚境内,这里原本是几十年前哥特人的故地,哥特人反叛后就撤离了这个地方,大量山谷无人居住,这便成为达尔马提亚人天然的骑射定居场所。达尔马提亚人的力量和文化都远逊于哥特人,害怕哥特人心里促使他们求助罗马人保护自己。当是时,君士坦丁大帝已经平定内乱,正指定下一步向外扩张的方针,达尔马提亚人的不情之请让他在公元331年答应了他们的请求,亲自披挂上阵率领大军消灭哥特人。阿提拉也刚刚统一了在多瑙河附近的哥特人,他们也在等待着这场战斗可以去报几年前被剿灭的仇。哥特人在战争前先派出一个支队去罗马军营打探消息,可是令人吃惊的是正在前进的罗马军团居然被这个打扮得可怖吓人的小分队给驱散。罗马人不顾一切的一直跑回自己的驻扎营寨,罗马人的近十万人根本就是冻饿而死的,君士坦丁大帝顿感没有面子。次年,他再次进攻哥特人。这次特别订立规矩,如果逃跑就按“什一法”(即在逃跑的士兵里10人杀死1人)制约逃跑士兵。这一招果然奏效,在后面的进攻中尽管君士坦丁大帝率领的军队仍旧没有罗马人应有的胆魄和力量,但至少军威被树立其来。在他儿子的帮助下,哥特人被全部俘虏,据统计大概有数十万人。这些人都被赶到君士坦丁堡建立罗马的新首都,阿提拉的儿子也被充作人质,扣押在君士坦丁堡的朝廷中。哥特人刚被打败,萨尔马提亚人又取代哥特人的位置开始进攻拜占庭。他们宁可忘记罗马人给他们的恩惠,于公元334年以保加利亚为中心到处横冲直撞,近在咫尺的君士坦丁堡也是人心不稳,怒气冲冲的君士坦丁大帝只得去扶植哥特人的新领袖格贝里克打击萨尔马提亚人。此时的萨尔马提亚人已由汪达尔统领,在汪达尔领袖威苏马尔的领导下,两个民族开始拼死厮杀,而罗马人则是在一旁坐山观虎斗。果然,汪达尔人获得胜利,可是在胜利的背后隐藏着什么呢?汪达尔本来是萨尔马提亚人的奴隶,一直被萨尔马提亚人压迫,这次的战斗主要是由他们领导的,所以奴隶们要翻身,主子就要失败。仅仅在获胜几天后,汪达尔人就反攻萨尔马提亚人,萨尔马提亚人屡战屡败,最后只得全部逃亡。一部分萨尔马提亚人逃亡到哥特人中,情愿做他们的奴隶,另一部份则去了罗马,在意大利北部和潘诺尼亚定居了下来。

君士坦丁以后的几个皇帝都很重视哥特人的平定与收服,所以在30年内都没大的战争。罗马人很重视对哥特人的收编,他们允许部分哥特人进入拜占庭帝国,由游牧部落变为农耕部落。不过所有在罗马境内的哥特人都要在边境地区开垦荒地、缴纳赋税、提供劳役、应征入伍等。据当时人的记载至少有40万的哥特人移居到罗马境内,后来由于各地军团的各霸一方哥特人被强征入伍,形成了大量专门由哥特人组成的“哥特军团”。在长期的与罗马人接触中,哥特人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并渐渐与罗马人靠拢。谁都知道,当一个民族越来越强盛时,他是不会甘居人下的。公元350年左右,一个被称作“哥特人的亚历山大”的人出现了,他就是后来的东哥特国王赫尔曼里克,在他即位之时他的前任格贝里克已经把东哥特扩张到整个今天的乌克兰。不过赫尔曼里克比他的前任抱负更大,他要灭亡世仇汪达尔人。在他统治的前几年,包括西哥特在内的12个部族都投向他,哥特人的力量马上壮大到前所未有的程度,从多瑙河到波兰都成为哥特王国属地。公元366年,因拜占庭人不愿再次给予哥特人贡品,赫尔曼里克便开始第一次进攻。他率领4万哥特人越过多瑙河,在色雷斯等地到处劫掠。早已做好战斗准备的罗马皇帝瓦伦斯在多次交锋中,依靠自己的指挥能力一直使罗马人占据上风,孤掌难鸣的哥特人只得采取和谈的方式。但罗马皇帝却并不同意,他利用自己的优势军队以死伤1千人的代价换取哥特人死伤1万人的结果。尽管后来赫尔曼里克又数次进攻罗马,但在战争中罗马几乎每次都占上风。哥特人见统帅力量不足,就迅速开始分化,哥特人见不能胜利就和罗马人在多瑙河上订立了条约,保证以后不再进攻罗马。可是这个条约仅维持了5年而已就变成废纸一张,因为一个更强大的民族来到了。

在我们进入正题前先讲一个故事:在公元349年,有一群猎人已经很久没有抓到猎物。为了得到肉类,他们远远走出部落领地,来到一片荒凉的沼泽地。(这块沼泽地今天叫做“黑海沿岸低地”,在那个时代这里要比现在大的多,住在两边的人类都把这里看作是大地的尽头。)这些猎人到了这块沼泽地,看到不远处有一只银色的雄鹿,它正在沼泽地边吃草。已经饥肠辘辘的猎人发现它后立刻就追上去,不料同时这只鹿也发现了他们,便往沼泽地的方向准备逃之夭夭。这些猎人根据自己的经验知道,鹿已经没多少力气,只要追下去就一定能追上。可是他们见到这只鹿逃进大沼泽地,也让他们惧怕异常,因为进入这个地方的人没有一个曾经活着回来。不过还是最终饥饿战胜了恐惧,猎人们跟着雄鹿进入沼泽地,他们在一路上都插下标志,以防无法回到原地。他们拼命的追了一天,但总也追不上。等夜色慢慢降临时,他们突然发觉自己脚下的土地已经变得坚硬,而雄鹿也不知去向了。猎人们已经走出了沼泽地,前面是一片肥沃的土地,这个地方就是今天的俄罗斯草原。从此以后,这些猎人的部落就一个个的越过了沼泽,进入了这块“新大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