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保加利亚通史【第四次校对完整版】 -- 生命之歌

共:💬39 🌺9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第二卷 保加利亚人到来之前的保加利亚(第十四部分)

公元502年,又一批蛮族进入了多瑙河流域的保加利亚地区,他们的名字叫做斯拉夫人。根据希罗多德的《历史》记载,这些斯拉夫人是黑海北岸居民古代安特人的后代,而塔西陀的《日耳曼尼亚志》则把他们统称为维涅德人。到公元6世纪,他们共分为三支,分别叫做:维涅德人、安特人和斯克拉文尼人,他们所分布的地区大致在顿河下游到多瑙河下游以及黑海沿岸谷地。依靠今天的考古证据我们可以得知,他们最早于5世纪中叶开始向西迁徙,可能是被匈人联盟夹带在一起而西去的。但是这个民族的迁徙与匈人有着天壤之别:他们是小部落慢慢迁徙的,更具有慢慢渗透到巴尔干半岛的意思。总之,在马尔西林努斯的《编年史》中记载,他们在公元493年首次入侵色雷斯,击败了当时在此地驻防的拜占庭将领朱利安。公元502年、512年和517年,斯拉夫人在巴尔干半岛展开了三次抢劫活动,他们的来无影去无踪让拜占庭帝国的守军防不胜防。拜占庭皇帝阿纳斯塔休斯为了抵御这些“强盗”,特意加强边防,修建“色雷斯长城”。尽管如此,斯拉夫人仍旧时时可以突破其障碍,长驱直入到拜占庭帝国的腹地。拜占庭帝国发现这个民族与过去的哥特人何其相似,索性也用吸引他们进入边防军,以夷制夷。在普罗柯比的著作《哥特战记》中就有关于他们进入拜占庭边防军团的记载。《拜占庭帝国史》的作者奥伯林斯基则认为,匈人式微后入侵巴尔干半岛的只是一些名不见经传的小部落,他们并不是斯拉夫人,但当之后的斯拉夫人到来时,这些小民族又加入了斯拉夫人,成为斯拉夫人的一部分。当时的拜占庭作家不知道他们的传承关系,便强行加在一起,认为是同一民族。

在普罗柯比的记载中我们可以看到早期斯拉夫人(斯克拉文尼人和安特人)的习俗:“这两个野蛮民族自古就有相同的制度和习俗:他们信仰同一个神,即光明创造神,是万物唯一的主宰。……这两个民族还有着相同的语言,绝对野蛮的发音。另外不仅如此,他们在外貌上相互绝对没有任何区别。……事实上,斯克拉文尼人和安特人在遥远的古代只有一个同样的名称。……他们自古就生活在民主制下,因此,任何涉及到其战争的事情,无论好坏,都要有人民决定。……他们崇拜河流和女神,以及某些神灵,并向所有的神祗献祭,他们将自己的命运与这些牺牲联系在一起。他们住在小茅草屋里,相互隔的很远,一个普遍现象是,他们每个人总是不断变换居住的地方。当他们投入战斗时,大多数人步行打击敌人,手中持有小盾牌和标枪,但从不穿盔甲。”学者根据这些记载与考古证据发现早期的斯拉夫人只是一个松散的团体,一般只有战争时期才会联合在一起,其他时间都是分散独立的小部落。如果拜占庭想要进攻,完全可以各个击破。也就是这个原因,斯拉夫人在哥特人和匈人进攻时一直是充当雇佣兵的身份。当哥特人和匈人都远去后,斯拉夫人的时代来临了。公元6世纪初,查士丁尼一世为了抵御斯拉夫人一波波的进攻,专门任命希尔布迪乌斯作为色雷斯将军。但仅仅三年后,他就战死沙场。“此后,伊斯特尔河门户洞开,蛮族随时随意过河袭击,罗马人的生命财产轻易受到洗劫,整个罗马帝国再也找不到一个敢于面对完成这一艰巨任务的人了。”

正当拜占庭帝国被斯拉夫人的入侵搞得焦头烂额之际,又一个新民族出现在东欧,这就是阿瓦尔人。阿瓦尔人是中亚的游牧民族,很可能是柔然人的奴隶部落,因为突厥人的突然兴起,不得已西迁的。公元558年12月,阿瓦尔人使团进入君士坦丁堡。这个头上梳着长辫子,满身全是马粪味的使团给拜占庭民众引起了一场不小的骚动。但拜占庭皇帝查士丁尼还是“一视同仁”的把这个使团当作和其他野蛮人一样,想要用拜占庭的财宝把他们收买,作为自己边防的雇佣军。虽然赏赐给他们大量的贵重礼物,但是却对阿瓦尔人所要的土地和年贡避而不答,用空洞的语句搪塞掉。就像梅南德所说:“无论阿瓦尔人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在这两种情况下,罗马人都将是获利者。”普罗柯比则是从反面说:“罗马人民的钱财在查士丁尼活着的时候就被查士丁尼挥霍光了。”可是,最不幸的事情是拜占庭人的如意算盘打错了。

公元559年春,斯拉夫人在保加尔人首领扎伯干的率领下通过冰封的多瑙河,直接扑向巴尔干半岛腹地。他们的7000铁骑在色雷斯和马其顿长驱直入,君士坦丁堡危在旦夕。查士丁尼只得在这时重新起用年近古稀的老将贝利萨留,在不久后的树林伏击战中拜占庭人获得全胜,暂时止住了斯拉夫人的前进步伐。同时,查士丁尼又派出使者要求阿瓦尔人从背后袭击斯拉夫人,双面夹击斯拉夫人。阿瓦尔人如约而至,也做到了把斯拉夫人驱赶走的约定。但是,当斯拉夫大军离开后,阿瓦尔人却不愿离开。不同意拥有查士丁尼所给予的潘诺尼亚地区,而坚决要占领巴尔干的土地。公元561年,阿瓦尔人第一次进攻夺取了多布罗加地区,第二年则深入至色雷斯地区,此时的盟友彻底转变为敌人。公元565年,阿瓦尔人派遣专使与新即位的拜占庭皇帝查士丁二世商讨土地问题,但却没有收到查士丁尼一世时的那种礼遇,感到被羞辱的阿瓦尔人立刻准备再次进攻拜占庭。但就在此时,世界局势发生了变化。在拜占庭的英雄们去世以后,阿瓦尔人迎来了他们最大的可汗——伯颜。在他即位之时,欧洲各国几乎都处在分崩离析之时,西部的法兰克王国已经分为四个国家、凯尔特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正在大不列颠岛上互相厮杀、伊比利亚半岛的西哥特和苏维汇人准备平分西班牙、莱茵河和多瑙河上游更是喊杀声不断。当斯拉夫人、保加尔人、波罗的各民族对阿瓦尔人宣誓效忠时,伯颜就开始了他的“二十年战争”。前期虽然他东征西讨,但到处碰钉子。为了获得绝对的利益,伯颜毅然决然的和伦巴第国王阿尔伯因交涉,并成立了联盟。伦巴第人占领了意大利,阿瓦尔人则占领了整个中欧。阿瓦尔的伯颜也在二十年内复制着阿提拉所走过的路,差一点又建立一个新的阿提拉帝国。这段时间斯拉夫人已经尽数投降阿瓦尔人,阿瓦尔人的实力再一次被扩充。在稳定地盘后,伯颜凭借其强大的军事实力开始其对拜占庭帝国的战争。对土地的贪得无厌成了伯颜的力量之所在,他一点点的蚕食拜占庭帝国的土地。直到最后拜占庭皇帝莫里斯同意每年给予其2万金镑另加一头大象和一张黄金床的提议都被他驳回,他知道拜占庭人的言而无信,现在的伯颜只知道得到土地才是真正能够谈判的价码。582年,希尔缪斯城被攻陷。在阿瓦尔人手下的斯拉夫人更是勇猛异常,“他们竟然打到了首都的外围,驱散了总数在数千匹的皇家马群,抢走了他们发现的所有东西。直到现在,他们还驻扎定居在那里,没有任何焦虑和恐惧的安宁地生活在罗马人的土地上,留下的是荒芜和焦土,而他们自己却富有抢来的金银、马群和武器,并学会了如何更好的与罗马人作战,以前他们可是粗俗的野蛮人……”584年,拜占庭帝国同意再每年增加2万金镑做年贡,而阿瓦尔人占领的巴尔干半岛的土地也被正式承认。两年后,阿瓦尔人鼓动已经定居在巴尔干北部的斯拉夫人举行大规模进攻式迁徙。仅仅几个月,拉提亚利亚、德罗斯托隆、扎尔达帕、波诺尼亚、马尔西安堡等都成为斯拉夫人的囊中之物。这时拜占庭人才真正认识到拿金钱换和平纯粹是与虎谋皮,遂决定对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坚决剿灭。587年,伊利利亚总督克门条罗斯对阿瓦尔人进行了反击。阿瓦尔人和斯拉夫人的军队在撒布伦特战役、西色雷斯战役、亚德里亚堡战役中损失殆尽,被迫撤到巴尔干山脉以北地区。

在几年的和平后战事重开,公元591年拜占庭和波斯人订立友好条约后,北方的游牧民族便成了拜占庭帝国要对付的首要敌人。拜占庭皇帝莫里斯自带一个军团,将军普利斯克斯也带领一个军团,共同对付阿瓦尔人准备收复失地。对于多布罗加和多瑙河北部的推进让阿瓦尔人不寒而栗,伯颜意欲先发制人,率领大军攻打拜占庭堡垒,可是由于拜占庭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拜占庭军队气势高扬,阿瓦尔军队几乎到处都受到严厉的打击。一个月来,阿瓦尔人没有任何战果,土地反倒迅速收缩,黔驴技穷的伯颜不敢硬碰硬,开始鸣金收兵,仓促撤军。公元593年,拜占庭军队再次进攻阿瓦尔人。这次只由普利斯克斯将军带队,他们从多瑙河下游北进,迎面碰上了保加尔人的军队,两军厮杀很久,也没有分出胜负。阿瓦尔人对拜占庭人的挑衅行为十分不满,第二年夏季发动攻势,一直把战火烧到了爱琴海沿岸。597年,塞萨洛尼基被阿瓦尔人团团围困,拜占庭人即将丢失巴尔干半岛的最后一座堡垒。但普利斯克斯指挥的军队所向披靡,很快便为城市解围,在一年的拜占庭绝对优势战争中,阿瓦尔人节节败退,最后彻底让出多瑙河以南的巴尔干地区。公元600年,年迈的伯颜与普利斯克斯签订合约,重新承认拜占庭帝国对于多瑙河地区的主权,阿瓦尔人退到潘诺尼亚。在阿瓦尔人退军的过程中,又受到了拜占庭的打击,残部只能全部推到今匈牙利,200年后将会被法兰克人和保加利亚人打败,土地也将被两国平分。可惜没有嚣张多久的阿瓦尔人就这样昙花一现的结束了自己对巴尔干的入侵。

当阿瓦尔人撤离后,便是斯拉夫人对巴尔干半岛的永久占领。在拜占庭与阿瓦尔战争时期,斯拉夫人利用两国都需要大量雇佣军的需求,得到了在巴尔干半岛居住的权利。因为斯拉夫人一直做着“顺民”,不对拜占庭发起进攻,让拜占庭帝国没有办法对他们发布驱逐法令,斯拉夫也就凭借着这个优势,在巴尔干半岛上大肆扩张。在一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们一方面被拜占庭文化所同化,一方面他们有同化着当地的土著色雷斯人。他们在巴尔干半岛上的定居,使社会和经济都产生了重大影响。他们用自己的独立农民村社替代了当地的奴隶制和隶农制,因为其在居住地区具有绝对优势,结果当地的色雷斯土著反而忘记了自己使用的拉丁语、希腊语和色雷斯语,而去改用斯拉夫语。斯拉夫人的汪洋大海几乎淹没了当地的所有文化,除了伊利里亚人(阿尔巴尼亚人的祖先)因为居住在山区还保留着其习俗,剩下的巴尔干各民族都被斯拉夫人所同化,甚至于后来进入保加利亚的保加利亚民族最后也被斯拉夫人所同化,而只有国名还记载着其过去的悠久历史。拜占庭的很多作家都对这次大迁徙有难忘的记忆。如7世纪的作家伊塞多利说:“斯拉夫人从罗马人手里抢走了希腊”;8世纪的香客维里巴尔德则说:“这些城市淹没在斯拉夫人的土地上”;10世纪的拜占庭皇帝君士坦丁七世更是直截了当的说:“整个国家都斯拉夫化了,都成为野蛮人了”。尽管这些话都说的比较偏激,但也从另一个方面说出了斯拉夫人对巴尔干半岛的占领与同化。本来应当是拜占庭人来同化斯拉夫人,而现在的结果却是斯拉夫人来同化拜占庭人了。在同化的过程中,斯拉夫人接受了拜占庭的传统,从游牧民族转变成农耕民族,原始公社组织逐渐解体,从野蛮走向了文明。

促使他们走向文明的其实还是拜占庭人。因为拜占庭人发现这些斯拉夫人已经占据了大量的土地,而且在土地上繁衍生息。因为这些土地原本都是拜占庭帝国的,所以这些斯拉夫人就应当遵守帝国的规定,成为帝国的一员,当然最主要的就是要缴纳税款。此时的斯拉夫各部落根本没有能力抵抗强势的拜占庭政府,为了抵抗拜占庭政府的压迫,斯拉夫人也组成了联盟,这个时候在莫埃西亚(今保加利亚北部)出现了斯拉夫人的联盟——“七部落”。在这些部落中逐渐产生了克鲁卡斯5兄弟的传说(与保加利亚的阿斯巴鲁赫5兄弟如出一辙,很可能是同源),这也许就是对祖先的追述。此后数百年,这个地区的斯拉夫人一部分和保加利亚人联合,组成了保加利亚王国;另一部分和拜占庭联合,成了拜占庭的居民,一个拜占庭与保加利亚对峙的时代即将来临,而斯拉夫人正是这个时代来临的先头部队。

第二卷总字数41825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