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好影片】普雷特河之战 -- 宝剑橡叶骑士

共:💬12 🌺7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海洋文化的盛宴

对于这部影片,不管是关于其中的人文主义思想或者是舰艇的扮演,不同的朋友一定有不同的想法。这里笔者也只是个人所感和各位读者做了个交流而已。

除了上面提到的两点以外,影片还有个并不引人注目的亮点,便是对于英国海军的很多传统以及文化作了极为生动地刻画。从开篇各个舰长划船前往旗舰开会开始,到搭乘海军武官的交通艇上水手挥动长杆的手势;从哈伍德和舰长之间引用的莎士比亚历史剧《裘力斯恺撒》的名句到水手之间的各种诙谐俚语,这样的各种细节,也许是正是无处不渗透着这样地色彩的原因,这些反而在整个影片中显得并不怎么突出了。也许多观看几次,每次都会有新的发现和体会出现在眼前吧。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重伤的“埃克塞特”号的水兵和烈火搏斗。[/COLOR]

本人尤其印象深刻的,是英国舰艇射击指挥仪的在战斗中的操作情况。这个窄小的地方挤着枪炮官、射速军官、标图员以及联络瞄准操作水兵多名。这是军舰的眼睛,是主炮能否准确命中敌舰的关键部位。在射击进行时,在枪炮官的统筹下各个岗位各司其职,在影片中可以看到当表示各个炮塔各门炮装填完毕的信号灯完全点亮后,枪炮官便下令齐射,随着清脆的开火铃声,外面的主炮隆隆响起,装填信号灯再度熄灭转入新一轮射击,这个完整的过程都活灵活现地被再现出来。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当时的军舰是如何运作的,这在片中也有了非常翔实地描写,这是旗舰“埃阿斯”号的射击指挥仪的操作场景,左下角中放大的指示灯点亮了就表明了装弹就绪。文中也说明了,扮演旗舰的是“谢菲尔德”号,该舰的主炮为三联装,不过这里的指示灯却只有左右,这个却和实际舰艇是一致的。[/COLOR]

英国是一个具有丰富海军传统的国家,其立国之本可以说离不开这蔚蓝的大海,由英国这样的国家摄制的这部影片,其制片、编剧以及导演又是以完美主义而著称的迈克尔鲍威尔担当,更有包括当时的直接参与者在内英国皇家海军全面协力,因此整部影片可谓充满了浓郁的海洋色彩,洋溢着纯正的海军文化,就此而言,本人至今还未找到一部影片能出其右。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由于舰桥被击中,舰艇不得不采用口头传令,人力操舵来维护战斗力。[/COLOR]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这样细致的舰艇质感,是电脑动画所难以表达的[/COLOR]

最后说一句题外话,导演迈克尔鲍威尔在完成了这部电影之后,他并不满足这部电影取得的成果,他想:“让这些种种不寻常的经历能比电影更多、更长久地保存其形象。……一部电影能使千百万人得到娱乐,但很少能使他们汲取其中的经验,而一本书却可以做到。”因此,他将剧本改编成了《施佩伯爵号(Graf Spee)》一书,并在书中添加了更多影片中无法表达的情节。本书于56年便在伦敦出版,在1983年又翻译为中文,称为《“斯比伯爵”号战列舰的覆灭》,由新时代出版社出版。这本外表简朴得不能再简朴的蓝封面书也是召唤笔者扬帆那神奇而令人激奋之海洋世界的向导之一。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COLOR="royalblue"]迈克尔鲍威尔在拍摄完毕以后改写的书,很久以前翻译成了汉语,其外表尽管“寒酸”,却是召唤笔者扬帆那神奇而令人激奋之海洋世界的向导之一。[/COLOR]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