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计枰点围棋规则之科学计目法怎样将棋做成等子局面? -- 燕来

共:💬3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计枰点围棋规则之科学计目法怎样将棋做成等子局面?

计枰点围棋规则之科学计目法怎样将棋做成等子局面?

一、关于地的概念,要坚持真理的惟一性

应昌期先生在应氏计点制围棋规则中关于地的概念与判定胜负的说法是“子空皆地,公空均分,称地为点,点多为胜”;中国棋院数子规则的说法是“子空皆地,公空均分,称地为子,地多为胜”。两者之共同点,即“子空皆地,地多为胜”是科学的。笔者认为,应昌期先生“称地为点,点多为胜”的说法更为严谨和优秀。

笔者在计枰点规则中关于地的概念与判定胜负的说法是,在协商休止情形下,在清理完死子后的局面上,各方棋子占据的枰点(子点,简称为子)与其围空中的路点(在保留基本眼位条件下能有棋子生存于其上的空点叫做路点,简称为路)及基本眼位,属于各方,公空由双方均分。各方的子点、路点、基本眼位与分得的公空合在一起,是各方的地,以点为单位计数,点多的一方获胜。

由于路与基本眼位合起来便是空,故计枰点规则关于地的概念与判定胜负的说法也是“子空皆地,公空均分,称地为点,点多为胜”。由应昌期先生提出的“子空皆地,公空均分,称地为点,点多为胜”是地多为胜围棋的真理,这真理是惟一的。日本国、韩国围棋规则“惟目是地”的说法是大错大误的!惟目是地,“子”(子点)非地,那么我要问,棋子怎能无立足之地而生存呢?棋子不能生存,它们又怎能围地而得目呢?

笔者坚持认定一个理,那就是——要实现地多为胜围棋规则在全世界的统一,一定要搞清地的概念并坚持真理的惟一性。

二、科学计目法的原理

由“子空皆地,公空均分,称地为点,点多为胜”这个真理可得到“等空比子,子多为胜”与“等子比空,目多为赢”这样两个推论。这里,“子”是“子点”;“目”是等子条件下的围空。

“等子比空,目多为赢”——这便是计枰点围棋规则之科学计目法的原理。

“等空比子,子多为胜”与“等子比空,目多为赢”系笔者原创,也是世界首创,时在20世纪90年代。

三、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多种方法

1、勿须回填死子的自然做棋法

科学的计目法,其前提是将棋做成等子局面,这一点是确定不变的。但做棋的手段是灵活可变的。不拘泥于平衡手数与回填死子等手续来将棋做成等子局面,而是自由自在自然而然地做到这一点(应用应氏棋具可以既简便又容易)——这就是自然做棋法。

按自然做棋法,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如下:

(1)棋局过程中勿需保留提子(俘子),应将被提走的棋子放入同色子的棋罐中。

(2)棋局休止时,勿须平衡双方的手数。

(3)棋局休止后,双方各自将盘内己方的死子提走,放入同色子的棋罐中。

(4)将棋做成等子局面——做棋时,可使用应氏棋罐来简便快速地进行。使用应氏棋罐,开局前应验明黑白子各有180粒。终局做棋后应使全部棋子或者在盘内或者在罐内。清理完死子后,通过平衡两个棋罐中黑白棋子的数量来致使棋盘上的黑白棋子数量相等,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当甲方棋罐内的棋子比乙方少时,便应从棋盘上甲方的地盘中取下若干个甲方棋子放入其罐内或从乙方棋罐内取出若干个乙方棋子置于棋盘上乙方的围空中,直至两方罐内棋子数量相等为止。这时,双方存在于棋盘上的棋子数量也必定相等,即棋盘上呈现出等子局面。

说明:

当规则禁止放弃着手时,自然做棋法是适用的;当规则允许放弃着手时,自然做棋法也是适用的。

按自然做棋法,其计算胜负的结果与自然终局相一致(自然终局就是一方一手地走到底,直至双方都无路可走而终局)。自然终局后,棋盘上呈现出“理想的最终局面”即我国先唐时期的“两溢之棋”。自然终局的棋局进程中,没有协商休止,没有收后的概念,不存在黑先收后还子的问题。也就是说,按自然做棋法,黑先且收后时,承认其收后之利,不要求黑方贴1点。

2、允许放弃着手的艺术做棋法

按艺术做棋法,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如下:

(1)棋局过程中要保留提子(俘子)。

(2)棋局休止时,勿须平衡双方的手数。

(3)棋局休止后,要做棋。先要将各方被提走的棋子与盘内的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回填后,若一方比另方在棋盘上多出n个棋子,则这多出的n个棋子所占据的n个枰点应由双方均分(与此等价的说法是,回填后,棋盘上黑白棋子所占据之枰点由双方均分)。这样一来,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说明:

“回填后,棋盘上黑白棋子所占据之枰点由双方均分”之理由如下:

a、每一手棋都至少可获得1点地。回填后,每个棋子所占据的1个枰点便是这1点地。

b、一方比另方多下了n手棋时,这一方便因此而获n点利。在比较双方的行棋效率时,若不计手数之差数,则这n点利也理应不计。

按艺术做棋法,棋手们可以放弃着手,可以不收单官,并且,理应不去补那些可以不补的棋(棋手若去补那可以不补的棋,会损失1点地)。

可以不收单官,不补那些可以不补的棋,不下一切无聊的废棋,就在空间范畴产生距离美;同时,又可使棋局的手数尽可能地减少,从而节约了对局的时间。本做棋法既有距离美又省时间,故名之为艺术做棋法。

3、黑(先)收后不贴点的做棋法三种

3-1、以虚着来平衡手数的回填做棋法

其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如下:

(1)以虚着取代放弃,虚着之子着于盘外,做棋时应与俘子一并回填。

(2)棋局过程中要保留提子(俘子)。

(2)棋局休止时,要平衡双方的手数。若是先下子的黑方收后,白方应下出一手虚着来平衡手数。

(4)棋局休止后,将各方被提走的棋子与虚着之子及盘内的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回填后,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3-2、“一方放弃着手时要交1子给对方作为俘虏”的回填做棋法(美国计目制规则)

其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如下:

(1)一方放弃着手时要交1子给对方作为俘虏。

(2)棋局过程中要保留提子(俘虏)。

(2)棋局休止时,若是先下子的黑方收后,白方应交1子给对方作为俘虏。

(4)棋局休止后,将各方被俘虏的棋子及盘内的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回填后,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3-3、以B类负着来平衡手数的回填做棋法

其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如下:

(1)以虚着取代放弃,虚着之子着于盘外,做棋时应与俘子一并回填。

(2)棋局过程中要保留提子(俘子)。

(2)棋局休止时,要平衡双方的手数。若是先下子的黑方收后,黑方应下出一手B类负着来平衡手数(B类负着使黑方的手数减1)。

B类负着——先下子又收了后的黑方从其地盘内取下一颗黑子,所产生的那个空点成为黑方围空中的1点地(1目)。

(4)棋局休止后,将各方被提走的棋子与虚着之子及盘内的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黑方下负着取下的那颗黑子不回填)。回填后,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4、黑(先)收后贴1点的做棋法

4-1、以A类负着来平衡手数的回填做棋法

其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如下:

(1)以虚着取代放弃,虚着之子着于盘外,做棋时应与俘子一并回填。

(2)棋局过程中要保留提子(俘子)。

(3)棋局休止时,要平衡双方的手数。若是先下子的黑方收后,黑方应下出一手A类负着来平衡手数(A类负着使黑方的手数减1)。

A类负着——先下子又收了后的黑方从黑白棋子交界处取下一颗黑子,所产生的那个空点由双方均分。

(4)棋局休止后,将各方被提走的棋子与虚着之子及盘内的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黑方下负着取下的那颗黑子不回填)。回填后,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4-2、以偶数休止来平衡手数的回填做棋法

其将棋做成等子局面的手续如下:

(1)以虚着取代放弃,虚着之子着于盘外,做棋时应与俘子一并回填。

(2)棋局过程中要保留提子(俘子)。

(3)偶数休止——当盘面只剩下单官时,若轮到黑方下子,则黑方应不收单官而偶数休止;若轮到白方下子,则应由白方下一着单官来实现偶数休止。此后,便不必再收其它的单官,剩余的单官由双方均分。

(4)棋局休止后,将各方被提走的棋子与虚着之子及盘内的死子回填到各自的围空中(黑方下负着取下的那颗黑子不回填)。回填后,就将棋做成为等子局面。

说明:

“偶数休止”是我国唐代围棋的操作程序。“回填做棋后,不数子只数空”也是唐代围棋的操作程序。采用“不数子只数空”的程序,便可完全不收单官,省略掉白方为实现偶数休止而下的那一手单官。“不数子”,其实质是在回填做棋后即默认盘面上呈现等子局面。笔者由先唐时期有“等路比子”之棋,推知唐代围棋是“等子比路”之棋,是合乎逻辑的(请阅《敦煌棋经“子多为胜”句之解译》一文)。因时隔千年又缺乏历史资料,笔者无法对此给出严格的证明,若有人质疑唐代围棋是“等子比路”之棋,那么他就将“等子比路”的数路法与“等子比空”的计目法的原创权加在了笔者的头上。

四、评说日韩两国计目法及美国计目法

从技术层面上说,从计算胜负的结果看,日韩两国计目法与前述第2种、第4-1种、第4-2种做棋法相一致,这是由于日本棋人照搬了唐代围棋程序的缘故;美国计目法与前述第1种、第3-1种、第3-2种、第3-3种做棋法相一致,这是由于美国棋人采用了着手相等的原则,即“在整个游戏过程当中, 双方的着子数与弃子数之和必须相等”。

日本计目法有“惟目是地,子与单官非地”(棋子占据的枰点非地,单官非地)及“双活棋无目”(双活棋中的眼位非地)等根本性错误观念,不是科学合理的规则。韩国计目法从日本引进,并无改良,同样地不是科学合理的规则。

美国(AGA)围棋规则与日本规则有若干不同之处,其一是一方放弃着手时要交1子给对方当作俘虏;其二是先下子的黑方收后时,白方要交1子给黑方当作俘虏;其三是计算胜负时要比较两方的得点数,而各方的得点数是各方领地(清理完死子后各方的围空)的点数减去各方被对方俘虏的子数。美国计目法可以实战解决,比日韩两国的计目法优秀;但它也同后者一样,没有“子空皆地,地多为胜”的真理,没有“等子比空,目多为赢”这个推论,也不是科学合理的规则。

五、结束语

高举起“子空皆地,点多为胜”这真理的旗帜,推出“等子比空,目多为赢”的科学计目法,向日韩向欧美向全世界传播围棋的真理,促成围棋规则在全世界的统一,是一项意义重大的事业。笔者愿将它视为历史赋予中国棋人的使命并义不容辞地肩负起这一重任。接下来,笔者将向中国棋院并通过中国棋院向日本棋院、韩国棋院、美国围棋协会及其它重要围棋法人呈送计枰点围棋规则之科学计目法。敬请棋友们给予关注。

围棋这优秀的文化和艺术,乃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创造,它属于全人类——写下此句,与热爱围棋的朋友们共勉。

请阅与本文内容密切相关的文章:

坚持子空皆地的真理,实现围棋规则的统一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16

实现围棋规则的统一,关键在于搞清地的概念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17

实现围棋规则的统一要坚持真理批判谬误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18

追根溯源,探求真知,在全世界实现围棋规则的统一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19

科学计目法——向日韩向欧美向全世界传播围棋的真理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20

中国计目法,科学的计目法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21

围棋统一宣言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5417

燕来关于实现围棋规则统一的意见书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22

燕来关于实现围棋规则统一的意见书 其二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23

以一部围棋总规则来实现今天世界上多种规则的统一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29

胜利宣言——科学计目法开辟出四海一家的解决之道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27

胜利宣言——国际通用的全兼容围棋规则已经诞生了!

http://www.gf99.cn/articlewl.asp?id=6128

[ 本帖最后由 燕来 于 2009-6-23 17:48 编辑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