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 我记忆中的88前后(一) -- 忘情

共:💬472 🌺678 🌵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六四的现实意义——为什么我们还要纪念六四

六四的现实意义——为什么我们还要纪念六四

BBS 未名空间站 (Mon Jun 1 01:22:44 2009)

其实我个人不是很热衷于讨论六四,因为我觉得对自由主义者来说,现实问题其实要有

意义得多。不过既然赶上这个20周年,我也简单说两句吧。

中国近代史上大大小小的悲剧无数,列强入侵、太平天国、军阀混战、日军侵华、国共

内战、镇反、大跃进、文革,每一次都是人头滚滚冤魂无数,放眼望去好像六四的几百

条性命实在算不得什么;20年过去,如今的北京城街市繁华,行人匆匆,早已不见了当

年的弹痕与血迹,当年的学生领袖,也渐渐异化为今天的海外民运,和中国的民主化进

程好像也不再有什么直接的关系。然而,这一切并不是遗忘的理由,今天我们纪念六四

,不是因为海外民运、法轮功、“中国过渡政府”之类的组织喜欢拿六四说事,也不仅

仅是因为那天晚上死了多少学生、市民和战士。为什么还要纪念六四,我想更重要的还

是因为六四是20世纪中国理想主义运动的终结,是中国当代史上一个绕不开的转折点。

六四之后“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很快成了笑话,即使今天最极端的愤青恐怕也没有多少

人是真心相信这一套的,这个信仰上的空白至今还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填补,从这点意义

上来讲,我们都是六四遗民。

因此,在六四开枪20年之后,一些诸如六四是军队先开枪还是市民先打死战士,市民给

学生的捐款有多少百元钞票,当时的学生有没有人戴隐形眼镜之类细节上的口水仗已经

不是那么重要了,毕竟20年过去,中国社会已经实实在在地发生了转变,就算你的结论

是六四杀得好,中国社会难道还能再转回来吗?

不管后来的六四中邓小平有多么大的责任,应该说在邓、胡、赵一批人的主导下,80年

代的改革开放还是有几分理想主义激情的,整个政府也是有道德制高点的,军民鱼水情

之类的话大家也都还是相信的。本来这么走下去的话中国也许是一个非常有希望的国家

,毕竟从上到下的政治转型远远比从下到上的社会变革要稳定,可惜这次机会就这么被

六四给断送了。政府、军队、市民、学生之间的激烈冲突过后,政府的道德制高点被丢

得一干二净,也就是所谓的“从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1989年之后

中国政府在政治改革上面几乎寸步未动。这不是因为我们的制度已经是最好的了,而是

因为政府不再多少意识形态上的号召力,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没人相信了,本来有一点理

想主义的改革派也下台了,政府从此不再有拿自己开刀搞政治改革的动力,改革迅速沦

为权贵阶层分蛋糕的游戏。

今天中国的社会不像是传统意义上的极权社会,也不是所谓的民主制、君主制或者是僭

主制,看起来倒更像是持续千年之久的官僚政治的回归:整个社会由一个不受限制、不

断膨胀、不思进取的官僚集团主导。中国当今的很多问题,比如说迟缓的政治改革,比

如说各级政府(特别是基层政府)的滥用权力,比如说不断膨胀的行政开支,其实都和

这个官僚集团的特点有关。而一个曾经锐意改革的政府是怎么迅速变得如此死气沉沉呢

?要回答这个问题,六四就是一个绕不开的坎了。

而且,如果从整个社会的角度来看,六四也是一个绕不开的转折点。经过六四以及90年

代初政治上的倒退,还有92南巡的折腾之后,整个中国社会也从极端的理想主义变成了

极端的现实主义,大家学会了只谈风月莫谈国事。接下来就是社会阶层的快速分化,理

想和信念的崩溃,人欲和物欲的横流,中国快速滑向权贵资本主义社会。可以这么说,

20世纪中国的理想主义运动开始于1919年,终结于1989年。1989年之后还有什么东西可

以称之为中国社会的主流信仰吗?今天网络上激烈交锋的自由主义和民族主义只怕都是

担不起这个重任的。一个沉浸在理想主义的狂热中的社会当然是病态的,但是一个完全

抛弃理想主义,只谈风月的社会难道就正常吗?

因此,今天我们纪念六四,一方面是对20年前死于枪口下的死难者们的悼念,另一方面

也是对中国社会20年来种种变化的一点反思。今天的中国政府为什么缺少改革动力,连

一个公布官员财产都能拖个20年?今天的中国政府为什么权力和责任仍然严重不对等,

收取的税赋和提供的公共服务相差甚远?今天的官僚集团为什么不断膨胀,聚集在官僚

体制之内的财富越来越多?今天的中国社会为什么变得物欲横流,笑贫不笑娼?今天中

国为什么公民意识仍然缺乏,看上去仍然没有摆脱在奴性和任性之间摇摆的怪圈?要讨

论起这些社会问题的根源,其实六四都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