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读书笔记】国族融合过程中王朝的政治技巧(一) -- 不打不相识

共:💬41 🌺12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读书笔记】国族融合过程中王朝的政治技巧(二)

“羁縻”时代王朝与土司互动政治技巧

1.朝廷承认

元宪宗三年(1253),忽必烈灭大理国,在黔西北地区以强大的武力为后盾,“设官料民”积极进取,遭到西南地区族类的强烈反抗后不得不妥协,采取抚绥政策。元朝所设宣慰使大都是朝廷任命的流官,他们有效管治地方仅限于宣慰司治与军队驻防地附近区域,其他广大地区仍然掌握在地方土酋手里,元廷承认土酋的统治,并依靠他们的效忠间接治理,王朝授予他们宣慰使、宣抚使一类的官衔,朝廷对土酋犯罪很宽容,“土酋病故,子侄兄弟袭之,无则妻承夫职”,朝廷也予以承认,但原则上必须报朝廷批准,以示臣子之礼。

2.裂土众建

明代元兴,黔西北诸土官归附明王朝,明王朝对土官的管理较为规范和严密,宣慰司、宣抚司从内地的行政体制中分离出来,和安抚司、长官司一起形成专为土官设立的统治机构,土司制度确立。

王朝密切审视着边疆的动静。黔东的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对手下各长官司控制力较弱,明永乐十一年(1413)明廷趁思州、思南两宣慰司内斗之机,废除宣慰使,设立府州县制和里甲制,对众多的小土官加意绥抚,赢得他们支持,贵州行省建立。

但也不总是有机会下手,嘉靖五年(1526),明廷趁陇政、陇寿为争袭知府仇杀之机,改芒部土府为镇雄府,设流官,芒部武力反抗并得到周围土府的支持,两年后不得不废除流官,重设土府。黔西北有一套严密的政治体系,裂土众建的办法无法实施。从朝廷的角度看,如果能有效的控驭土官,同时土官又能有效的统率所属原住民,赋税由土官总办未必不是一个省心、省力、省钱的办法,黔西北的水西在明代一直如此。

3. 开辟驿路

明代开辟黔省目的是不在于对黔省本地的重视而是维护入云南的通道,在黔开辟驿路又引起王朝土司的互动。奢香夫人的故事被广为流传,成为民族团结的象征。

洪武十六年(公元1383年),明王朝派驻贵州的封疆大吏--都指挥使马煜,执大汉族主义偏见,视奢香为"鬼方蛮女",对其摄贵州宣慰使职政绩卓著,忌恨不满;好事贪功,企图以打击彝族各部头领为突破口,一举消灭贵州少数民族地方势力,"代以流官"、"郡县其地",达到邀功朝廷,专横贵州的目的。因水西奢香力量最强,就把矛头对准奢香。为此马煜作了充分的武装准备,等待机会。是时,有人污蔑奢香,马煜即借机将奢香抓到贵阳,用彝族最忌讳的侮辱人格的手段"叱壮士裸香衣而笞其背"。以为如此激怒奢香,扩大事态、就可趁机出兵,大动干戈。奢香无辜受到辱挞,极为忿怒,折断所佩革带。与宣慰同知刘淑贞"走诉京师",朱元璋下定决心召回马煜,定以"开边衅,擅辱命妇"之罪,将其下狱。然后赏赐奢香金银和丝织品等物"遣之归","命所过有司,皆陈兵耀之"。临行,马皇后又在御花园设宴款待奢香,郑重饯别,奢香在同马煜的较量中,"居然巾帼丈夫雄",终于兵不血刃,洗雪挞辱,金殿胜诉,扬眉吐气。她的胜利,客观上起到了反对分裂,消弭战乱,维护了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进步作用。

[FLASH]http://player.youku.com/player.php/sid/XOTgxMTA5Njg=/v.swf[/FLASH]

凤凰传奇:《奢香夫人》

这段故事并非完全真实。在经营西南之初,出于猜忌,朱元璋对水西态度极为强硬,但自洪武十七年以后,却发生了戏剧性转变,对奢香厚加赏赐,对水西态度非常友好,拒绝了地方官吏趁毕节叛乱时趁机进讨奢香的请求,奢香于洪武二十九年去世,朝廷不远万里派遣使节祭奠,水西所获荣誉和赏赐也不是其他土司敢奢望的。这些变化都和水西开驿路有关。开通驿路建立卫所,改变了黔西北整个秩序,不仅对土司们形成了武力威胁,而且还是一场大规模的土地财富掠夺。奢香虽然设置了九座驿站,但她的驻地却不在驿路附近,这可以看出她的无奈和远见。

正德年间,王阳明得罪刘瑾,被贬在奢香所设的龙场驿为驿丞,贵州宣慰使安贵荣平定叛乱立功,他求教王阳明,可否上奏朝廷,削减驿站作为报酬。王阳明晓得利害,立刻吓唬他说:“驿站设立是祖制,对安氏最有利的是维护祖制、维持现状,如果驿站可以撤销,那么祖制就可以违反,说不定朝廷派一支军队一张敕令把土司给废了。而且安定地方本来是土官的职责,不同于流官,如果升你为流官,离家千里,哪里有你当土皇帝好。”安贵荣服膺王阳明的判断,于是减驿风波平息。

关键词(Tags): #新疆#异域#读书笔记#旧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