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讨论】岂曰将将与将兵 -- 喵咪呜

共:💬24 🌺5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讨论】岂曰将将与将兵 5

开始曝了点小料。

在第一天的发言中,以装甲兵司令员许光达大将的发言对罗瑞卿的震动最大。在发言中,许光达对罗瑞卿在延安的一些言行进行了揭发。看得出来,罗瑞卿对此很吃惊,也很生气,但是却敢怒不敢言。

许大将牵涉到“二月兵变”,竟然69年就将星陨落。红六军参谋长,因伤在苏联治疗而未参加长征,从湘鄂西苏区、晋绥军区的履历看,是贺帅这条线上,又与贺帅同年遇难。十帅十大将,只有贺帅及许大将是借医疗害死(徐大将应该是真正病重),有点令人不寒而栗。

《大将许光达的“文革”岁月 》有这样的春秋笔法:

雪青是第一次见爷爷,“爷爷!爷爷!”喊个不停。经历两年非人生活的许光达,一直处在十分冷漠之中,听着孙女的呼喊,心里一热,眼泪禁不住夺眶而出。

许光达同儿子儿媳见面,一直在监视下进行,儿子想知道爸爸心里想说什么。他掏出一个听诊器,放在许光达的喉头处:“爸爸,我给你听听病。”

许光达看着这个听诊器,马上联想到坦克上的喉头送话器,他明白儿子的用意,小声说:“请设法转告周总理,我有话要和他说。”

回到家里,许延滨连夜给周恩来写了一封信,请总理派人来同许光达谈一次话。为了使这封信尽快到达周恩来的手里,许延滨按照组织原则,正大光明地要求专案组、装甲兵党委把这封信转呈周总理。6月2日,专案组的人员正式通知许延滨信已转走。

6月3日,专案组把许延滨叫到办公室,说许光达病重,让许延滨去看,但他们又不放许光达走。10点钟左右,专案组派人来通知说许光达去世了。

6月26日,《解放军报》在报眼上刊登了许光达病逝的消息。

6月30日,按照毛泽东的指示,许光达被安葬于八宝山革命公墓。

接下来,回忆了进退两难的处境。

罗瑞卿真的对我一直不错,我们俩的关系很好,现在他挨批斗了,却要我来冲锋陷阵,提这个“四条”,我实在是下不了这个决心。……杨成武责怪我说:“你不讲,怎么向林总交待?”

即便这样,我当天还是没有发言。结果第二天叶群又来了电话,对我说:“……林总说要你好好考虑,究竟是跟林总还是跟罗长子?……你把罗长子在空军讲的几句话,到处张贴引发,把他抬得那么高,为什么?……”……“另外告诉你,梁必业已经陷入罗瑞卿的圈子里去了,你要注意。”

……“一定要在会议上发言”的这个指示,是确实来自林彪,还是叶群假传圣旨,我真的闹不清楚,而且至今也不清楚。

……

叶剑英为此还写了一首诗,我只记得其中一句是“将军一跳身名裂”。

在前面有伏笔:

但在罗瑞卿主持军委具体工作以后,对有的老帅不够尊重。例如对叶剑英,他就不够尊重。叶剑英当时分管军事训练及科研工作,他所需要的经费,罗瑞卿就不那么支持,因而产生了一些意见和矛盾。这件事情我曾听叶帅说起过。

这里是一个分水岭。从此,吴老将军再没有一点自主判断自主分辨能力,在漩涡里不能自拔。这里提到的梁必业,74年就恢复工作,02年方仙逝,倍极哀荣。

这是词,化自辛弃疾说李陵事(再次无语,杨成武也以为是叶帅写的),而这一句对罗家伤害之大,反映在罗点点的记述中甚至到了歇斯底里的地步。

对照罗叶纠葛,再看下述史料,是不是会有点意思呢。

邓小平对林彪素无好感,根本不相信林对罗的那些恶意诬告。于是,会议开始后,他就把会议交给彭真一人去主持,自己与李富春等前往西北,视察三线建设。后来在“文革”中“检讨”此事时,他说:“对于这个斗争的严重性质一直没有理解”,并承认“实际上是在开脱罗瑞卿”。

1977年平反,复任中央军委秘书长,协助邓小平领导军队的整顿,积极参加和领导“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问题的讨论,提倡恢复和发扬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条件。

保驾护航,罗大将为杨家兄弟做了很好的表率。

大件事了。

空军党委第十一次全会

叶群要他转告我,要我尽快赶回北京,否则会变成“恩克鲁玛”了。

叶群说的这个“恩克鲁玛”,原先是非洲西部加纳共和国的总统,一次,在他出国访问期间,国内发生了军事政变,他被政变军人赶下了台,成了流亡总统。

只见刘震带头,不仅曹里怀、徐深吉、成钧,甚至连谭家述、常乾坤、王辉球都跟了上来。常委会里面,只剩下我和余立金、邝任农站在一起。张廷发在会议上不表态,……看到常委会开成这个样子,真是让我伤心。

实在让人目瞪口呆,回去看初建空军的章节。

空军的各级领导骨干,主要来自三个历史时期。第一批以常乾坤和王弼为代表,是在大革命时期由党中央排去苏联学习的。……第二批是一九三七年由中央派去新疆学习的学员。……第三批是解放战争时期东北老航校的毕业学员。……从国民党军队起义过来的刘善本,……

刘善本在彭总那章节里提到,彭总对刘上将不满,讲起要刘善本取代刘亚楼的话。

一个空军司令,搞得来自各个历史时期的副司令员、党委常委们(还有各地的)都来造反,最后连自己选的政委余立金都站到杨成武那里去了,真让人目瞪口呆。

邝中将面相就是与人为善,一直在空军不倒,03年方仙逝。

再看后面,

曹里怀是叶剑英的老部下,……曹里怀听不进去,说:“我有把握。”叶帅说:“你有什么把握呀?!”

……

叶帅讲完,贺龙和徐向前元帅在表示拥护中央常委会议意见后,也各自批评了自己的老部下。

贺龙还特别批评成钧……徐向前也批评徐深吉说:“人家空军想要有四方面军的领导干部,……”

一位老红军、开国中将、从空军组建开始就历任副司令、司令,不能像太祖、总理那样让各个山头的人都服气,就做到让各个山头的都觉得好欺负,也算有独特之处。

或许正因为此,才让上位者觉得安全无害,而能继续做下去吧。

结果是吴老将军大获全胜,停职的是刘震和……不出一声的张廷发。

回忆录里讲,张是刘亚楼一度想定的接班人(也可见后来的张司令早

有端倪),张一度对老同志很不尊重,个性也与刘亚楼类似。

河里曾看过张司令被成祖拿下来,起因就有不听把空军机场让给民航的

招呼。

总结中提到要让战斗英雄当“会飞”的司令员,也暗合王海上位。

曹里怀这个名字有意思,人也有意思。

温相有文字“从对中将曹里怀的评价看林彪的‘小聪明'”。

直到晚年,毛泽东还对曹里怀这位开国中将念念不忘,他曾经念了一首辛弃疾的词,内中一句叫做“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毛泽东进一步解释道:“曹是曹里怀,刘是刘震。”

回忆录里说:

中央总书记邓小平也在这个会上批评了曹里怀,说“曹里怀到了哪里,就把哪里搞乱。”这些都是叶帅亲自告诉我的。

刘震上将在官方中则是这样记录的:

   1966年6月,吴法宪主持召开空军党委三届十一次全会,捏造刘震所谓‘反毛泽东思想’、‘彭黄反党集团成员’、‘在空军搞罢官夺权’等罪名,於8月20日以空军党委名义上报,经林彪批准於9月12日令刘震停职反省。

   1967年1月13日,江青根据林彪的阴谋意图,召集空军直属机关和空军院校万人大会,点名揪斗刘震。

9月21日,吴法宪把持的空军党委常委又私立专案,对刘震进行残酷审讯。可怜共和国一代上将被装在麻袋中,跌断了两根肋骨。

   1969年10月,刘震被押送农场监督劳动,他的身心受到严重摧残。直到1971年‘9·13’事件後,在周恩来总理纠正‘左’倾错误、落实干部政策的关怀下,刘震才於1972年6月回京治病。

   在一次次的非法审讯中,刘震坚持原则,实事求是,坚贞不屈。

回忆录也提到了贺帅相关的事件,

成钧在检查中提到,……向贺龙汇报了空军党委会的一些情况。贺龙听了以后说:“这个会议吴法宪、余立金不能主持了,你们就组织起来开嘛!……吴、余有错误,你们就继续揭嘛!” ……

当我讲到成钧他们四个人曾经到了贺龙那里,向贺龙回报空军全会的一些情况和贺龙的表态时,林彪说:“这件事,你要他们写一个材料,然后送给我。”

我们还附了一封短信。信的大意是:“毛主席,林副主席:……空军党委十一次全会之所以开成这样,是因为有两条线操纵着。一条是以林副主席为首的一条红线,贯穿着空军党委十一次全会的始终;另一条是以贺龙元帅为首的黑线,在控制着这次会议。”

真想问问,如何区分“贯穿始终”与“控制着”。

材料是林彪要的,成钧等四个人写的,但信中“两条线”的提法是我和余立金加上去的。这个问题我经过反思,当时这样对贺龙元帅无限上纲,是非常错误的。

这个情况,就是一九八一年最高人民法院判决书上所列举的“林彪指示吴法宪编造诬陷贺龙在空军阴谋夺权”这一条罪状的来龙去脉。……我承认,我们这样对贺龙无限上纲,是非常错误的。但是,说我们“编造诬陷”,却不是事实,因为材料是成钧他们写的。我们只是把别人写好的材料转交上去而已,不存在我们编造的问题。

读到这里,不免冷笑三声。像“品西游”里说的那样,真是借他一个铁罐做胆。

这里说林总只要材料,他们就敢加上路线斗争的话。

再怎样,路线斗争至少也经历过,不会不知道这么写的后果。

还把余立金拉进来,明显是对余经“杨余傅事件”后反而脱身的不忿。

注意很多地方都写“我不清楚,我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彭黄集团,“我

不清楚”;为什么要打倒罗瑞卿,“我不知道”,这里可能是惟一一处出现

“来龙去脉”的话。即使是针对判决书中的那一句的“来龙去脉”,也让人

浮想联翩。

而在回顾空军工作时,替刘亚楼做检讨,林总对刘上将有个评价“锋芒毕露”。有个段子就是吴有次穿簇新的大衣,刘亚楼看着就说,看你那J8样。回忆录里有类似的段子:

又例如另一位副司令员,一次搞了一个文件,刘亚楼看完后批评他说:

“你搞的这叫什么东西,只能给我当擦p股纸用!”这样的话,当然会让人感到莫大的侮辱。

不过,下面这个反思,实在是不够厚道。

这些年来我常常在想,如果刘亚楼没有在一九六五年去世,以他的性格和与林彪的关系,他必定会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打下去。如果真是那样的话,后来被监禁在秦城的,将会是他,而不是我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