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序) -- 胡丹青

共:💬182 🌺25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我的音乐乐事 (1) 斗牛 - 在芝加哥

决定开篇先说些“实用”点的。斗牛,是从国内带出来的一个专有名词,意指跟黄牛斗,就是站在门口一手一叠票一手一刀钱(橡皮筋扎好的那种),一边问“票子要伐?”转过头又问“票子有伐?”的那种黄牛。因为做惯穷学生了,时常手里没票却要跑到音乐厅门口碰碰运气斗斗牛。其实本篇说是“斗牛记”其实不准确,因为斗的对象在国外演变了,黄牛成了稀罕物,都是等退票的居多。那不管了,只要是没票但想在开场前在门口搞到票子的情况,我都说是斗牛。

芝加哥交响乐团(CSO)是我听得最多的,自然经历和经验也最丰富。这是我觉得很幸运的一件事情,能和CSO做个远邻。CSO有多好,有空另外说,用文字描述音乐很累的,我不确定我打算尝试。这么说吧,芝加哥交响乐团在美国不是最有历史的(纽约爱乐是);不是最有钱的(又是纽约);要比音乐厅他的不如波士顿的Symphony Hall;芝加哥还是“五大”里最晚一个访问中国的(多晚?半年前!2009年1月才“历史性”访华。别人都来扒过好几次分了)。为什么我那么喜欢芝加哥?好吧,就笼统地说两句:为其淋漓尽致,酣畅的性格,感情表达透彻,感觉就是爽,却不失细腻。听芝加哥,是一种非常直率、敞开的音乐交流。芝加哥现今最值得骄傲的,莫过于其令人妒忌的好指挥:荷兰人Bernard Haitink(我很服\fan他的,当世头牌,绝对镇得住)是Principal Conductor,意大利人Riccardo Muti(浪漫且活儿细)做music director,作曲兼指挥家法国人Pierre Boulez(玩现代的他较多)也每年定期客串,作为Conductor Emeritus。这三人,风格迥异,随便哪一个都是世界顶级乐团追着请的大师,你看,都跑到一个地儿去了,着实金贵。还要加一条,芝加哥被认为是最具美国特色的乐团。

点看全图

外链图片需谨慎,可能会被源头改

-------------------------- 华丽的小节线 --------------------------

好了,现在回题说票子的事情。其实在美国听场音乐会真不贵。音乐季里的正价票一般$25起,最贵的包厢票也就一百多一点(当然,那跟我就没什么关系了)。但根据那么多年那么些场次挺大一样本,我的门票平均开销不高于$20。这就是本帖比较“实用”的部分了。如果你还是学生,恭喜,学生票也就$10多一点。这里说详细一点,因为各地学生票的规矩差别挺大。芝加哥的规矩是学生票只能在网站上提前预定,在演出日当天开场前去票房凭学生证领,一证一张,但一般不会细查。(为什么还要“$10多一点”,因为网上预定每次手续费$3,一批定上好几场是个好主意。)学生票坐的位置偏布各个角落,反正当天还没卖完的里面剩什么就给你什么。这么说吧,除了包厢每个区域我都做过了。还有一情况是,很多人定的是季票,若当天临时有事,他们会打电话给票房把票给“捐”掉(可以退税的),不少好位置票揍是这么落到我手上滴

不是说斗牛吗?不是说没定上票也保证能到听音乐会吗?学生票不是场场都出的,也就不到一半的场次会有。还有一门路叫做”rush ticket”,仅限当天当场购买,提前网上看不见有没有的。当场票的票源和学生票差不多,差别在于rush ticket人人都能买,不限学生,定价$15,只收现钞。所以没票的我经常心里七上八下地跑到票房门口一看,”rush ticket available”, 耶!拿下,一块石头落地,出去喝咖啡。补一句,最近这一年经济不大景气,感觉似乎rush ticket比以往多了些。这是不是可以看作是经济危机的极少数好处之一啊。音乐会对于一些人来说是奢侈消费,于我那是精神食粮

上述信息,CSO网站上有详细的,非我独门秘方。

那到底有什么好“斗”的呢?如果上面的路数都不通,就只能等退票了。一看票房挂出了”sold out”的免战牌,饶是经验丰富如我心头还是不免一紧。实践证明,要拿到退票需要钱更需要经验和技巧;实践还说,在十几二十次尝试后,我还没有一次扑空过。

出门左转South Michigan Ave上过个马路就有家Citi Bank,取现钱先。(经济危机另一好处是,Bank of America吞并了当地小银行LaSalle Bank,现在有更近的ATM在Monroe St上了)。取六十,但手里只拿二十,这个很关键,决定了大部分情况我都是以二十而不是更高的价钱拿下票子的。

位置,位置,还是位置。有两个选择:票房窗口附近(大厅里),或者大门外。后者好处不言而喻,卡住上游嘛。但是但是,芝加哥诨号“风城”,而且对面就是密西根湖,即使不是冬天门外一站也是需要相当的毅力的。票房窗口前人流密集,更重要的是人们会逗留,适合观察,而要退票的人自然想到去的地方便是售票处。我的一般策略还是驻扎在大厅里扫描,觅潜在的退票者,时不时出去瞄一眼。标准动作是,把绿纸显眼地拿在手上,高举过头不必,但基本要到胸前位置,让过往人一眼就看穿我是个想拿钱换票的主。接下来就需要细致观察了。大部分人是到票房拿了预定的票子就进去了,这些人不会逗留。有些人手里看起来有不止一张票,又不急着进去,那多半是在等人。别,别急着放过他\她,接下来会有例子说的。还有一些人,不看着门口,样子却好像在大厅里找人,对头,就是您了,赶紧上去,嘴要勤很重要,多问个人只要客气一点别人不介意的。

“请问,您有多一张票吗?”(心跳加速开始)

“是啊,我老伴不舒服,来不了了。”

“哟,真可惜。那,请问这要多少钱?”(赶紧瞄是哪个区的票,标价几钱

“你看,写着$65\32\78\25\120(!)\......你肯出多少?”

“我是学生,原打算买学生票的。”(秀那张二十的绿票。)

5秒漫长的休止符。。。

“好吧,就二十给你吧。”(兴奋!

“那太好了!谢谢,谢谢,谢谢。。。。。Wish you enjoy the concert!”

“You too, see you in there.”(对啊,待会儿我们挨着坐的。)

(本小节可以重复n次

太开心了!Mission Accomplished. 虽然不是第一次了,但还是止不住的开心。这类例子占的是多数。要知道别人的心理,其实他们真不一定在乎能换回多少钱,就是不想位子空着把票浪费了。他们倒是愿意把票交到渴望欣赏音乐的人的手上,有些好人我都觉着他们是有选择地希望把票退给学生,真是谢谢他们。其实我想,过上个二十年后,说不定角色变换,换做我也会那么做的,而且会觉得门口那些饥渴等待的学生看着特亲切。

当然,也有几次买的是原价的退票,一般也就是三十多的原价,这也正常,反正也不是太贵。取六十块现金是有道理的,那就是拿退票我从来没有花超过六十块钱的。

通常我会提前一个小时到门口,开场前半小时人开始逐渐增多,等待中不停地看大厅里的钟一格一格逼近八点。最后的一刻钟十分钟是得票几率最高的时刻,大部分都是那时候搞定的,要有信心。而且,实践又证明,这些经验不仅仅限于芝加哥,美国其他地方比如纽约波士顿西雅图三番,及至欧洲的巴黎、法兰克福、斯图加特、慕尼黑、萨尔斯堡、维也纳、布拉格、华沙、柏林、莱比锡等等,我都试过手里无票却不错过中意的音乐会(这底子,都是在上海北京斗牛久经沙场练出来滴)。个中有意思的经历还真是不少。这都算是音乐厅外的乐事吧。

好了,今天的差不多完了,也晚了。接下来我会补充几个非寻常的例子,附加其他一些实用信息,比如周围的吃喝,比如如何开车去Symphony Center听音乐会却不用花一分停车钱(那可是在Loop,downtown啊)。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