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驳斥足球运动的“制度决定论”兼对足球运动的思考 -- 沉舟

共:💬28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一】“制度决定论”的荒谬

制度其实没什么好讲的,无非是第一二世界和第三世界的区别。第一二世界由于经济发达,很多游戏规则都很符合精英主义者心目中的样子,所以广受赞扬,即使是足球也不例外。其实大家别忘了,现在足球运动的堕落正是来源于这些国家,如果不是拜金主义引入到体育运动中,现今的足球运动会如此充斥着铜臭和腐朽吗?事实上,最引领足球潮流的并不一定是这些“制度优越”的国家,很多游离于他们之外的国家同样很出色,甚至更出色。比如说在世界范围内,巴西队百年来始终是足坛的焦点,始终是球迷心中的宠儿,同样南美的阿根廷也是大家心中永远的痛,这两个国家的制度又如何呢?充斥着丑闻,骚动,社会动荡不安,似乎与他们的足球队在球场上的表现处于两个极端。另外一支南美劲旅哥伦比亚队所在的国家则更加离奇,是世界上有名的贩毒国家。在欧洲,捷克等国家也一样具有竞争力,即便是老牌劲旅德国,荷兰,意大利也不是很容易能沾到便宜的。特别是前苏联的国家队,不能说是让人闻名丧胆,也算是能够和前西德队分庭抗礼的一支风格鲜明,战斗力极强的世界级强队。而如今的“优越制度”下的俄罗斯队则如同一支羔羊,任由他人宰割,怎么看也没觉得国家制度起到什么积极的作用。在我们所熟悉的亚洲,沙特如何,伊朗如何,伊拉克如何?一个原始的酋长国家,一个邪恶轴心,一个独裁暴政,呵呵,就是这些国家同样在为亚洲足球争光,长期比大多数制度优越的东亚和东南亚的国家要强的多。综上所述,不难看出所谓的制度决定论实际上是荒谬的,或许可能是一些别有用心者在散布谣言,当然也不排除一些善良的球迷被骗上当做错事。

回过头来,还是要仔细分析一下为什么我们的国家队一直不尽如人意,不仅仅是男足,还包括女足。前一段时间的亚洲杯,这几天的奥运会,把我们国家队的缺点毫无遮掩的呈现在广大球迷面前,从而才导致一些言论的出现,从而才有了我上面的一小段批驳。男足其实是老调子了,自从有了国家队,男足就没有让我们中国的球迷开心过一次。我们拿过三次亚洲的亚军,可是这个亚军拿的叫人胸闷。第一个亚军是为沙特作嫁衣,从而引出了沙特二十年亚洲霸主的辉煌;第二个亚军则成就了乌兹别克这支黑马,四个失球也给乌兹别克人带来了快感;第三个亚军则最胸闷,在家门口被一支并不强大的日本队击败。2002年世界杯出线,算是一针兴奋剂,可惜紧接着的是排名倒数第二,无一个进球的失望历程,更加有趣的是360分钟不射这一黑色幽默的诞生。痛数家史,真算是“积贫积弱,不堪回首”。

原因何在呢?我觉得病根恰恰不是在制度的落后,而是在“制度超前”了。足球市场化带来的不是足球的腾飞,而是一步步的倒退,最终又回到了起点。以前在足球上的投入很少,但是成绩并不比今天逊色,各种风格的高手层出不穷。容志行,古广明等人令人津津乐道,贾秀全,谢育新等人在亚洲同样享有盛誉。职业化以后,我觉得还值得一说的似乎只有范志毅一个,就连所谓的“亚洲第一前锋”郝海东也是个窝里横的主。不要看郝董长郝董短的吹捧,其实到了国家队,郝海东同志怎么也没有给广大球迷带来足球本身的乐趣,倒是360分钟不射这一黑色幽默有了不错的娱乐效果。拜金主义是制度超前带来的直接后果,“郝董”这一充斥着金钱味道的称呼则是其集中的体现。的确,在市场化的作用下,足球场上的成绩显得并不那么重要了,抓钱能力才是第一位的。郝海东可以在国家队不进球,但是同样可以在场外呼风唤雨,为什么?因为他是市场化足球的代言人,是球员成大款的典型,是很多人心目中成功人士的代表。在一个需要集体精神的运动里,金钱带来的只不过是物质上的刺激,精神上的堕落,集体荣誉感的缺失。在今天,很多人会觉得朝鲜女足成功得令人不可理解,会觉得伊拉克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也是个异数。其实他们的理解已经脱离了足球的实质,充其量也就是凑凑热闹而已,称不得对足球有什么深刻的理解。足球这门运动的特点就在于人多,在于如何组织十一个上场球员以及几个场下的替补球员。这种组织很有艺术,需要调动每个人的积极性和奉献精神,是团队精神或者是集体主义的集中表现。市场化的足球实质上已经彻底背离了足球的自身内涵,强调的市场性,球员个人的号召力。这种情况在近几年表现得淋漓尽致。譬如说皇马,这俱乐部实际上并不在乎荣誉,看重的只不过是市场,从这个角度来看,就不难理解它为什么要引进齐丹,小贝等一系列并不急需的大腕了。特别是小贝和近日引进的欧文,对足球本身来讲,实际上这两位在皇马属于鸡肋型的球员,他们的价值更多在于能够带动市场,为俱乐部带来更多的财富。虽然在市场经济里,追求财富似乎并不错,可是我这里要说的是所谓的制度优越并不能决定足球本身,所以不能不揭露一下。

翻开中国足球的历史,不难发现,在实行职业化以前,我们的足球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即将化蛹成蝶阶段。亚洲杯的亚军也拿了,奥运会也进了,风格明显的球员也大批涌现出来。所缺的只不过是个彻底嬗变的契机而已,从技术上讲应该是高人的点拨,先进足球理念的引进。以前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流还是很有效果的,譬如说当时的足球强国匈牙利,对中国足球的帮助就很大。可是我们足坛有钱了,看不上匈牙利,南斯拉夫这些穷朋友,把目光放在了德国身上。结果大把的美金换来的是德国施大爷的几根头发和中国足球第一次取经的失败。接下来就更离谱了,在少数几十个少年球员身上投入重金,妄图搞出一支具有精英主义色彩的青年队来,以期先实现部分人的“富裕”,再带动大部分球员的“富裕”(“富裕”指的是技术意识的提高),这倒是和邓大人的方法很雷同。可惜的是,这种违背历史潮流的方法只能结出恶果来,很难想象一群少年在他乡能培养出什么先进的足球理念来,足球是项集体运动,不是少数人的专利,违背了这个原则,足球就失去意义了。健力宝球员回国以后发生的一系列事情更加体现了市场化以后足协某些官员的贪婪。每个球员回归到原来的地方足协或是俱乐部之前,必须要缴纳数十万的培养费给足协,否则只能待在家里。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出这种比以前优越的,更加市场化的制度起到了什么样的负面作用。很多邪恶就是隐藏在足球背后的。市场化的足球,带来的不是技战术的上升,也不是球员个人的提高和集体荣誉感的增强,而是不可避免的都陷入了市场的漩涡,挣钱才是主要目的。同样足协的人们也是一代不如一代,很难想象现在的“大哥”阎主席心中有当年年维泗般的执著,甚至比之前任王俊生都有所不如。真不知道这样的情况还要继续进一步的发展下去吗?如若照部分“制度决定论”的观点对足协进一步的市场化,我们还能在足球比赛里看到“足球”吗?恐怕大家只能看到赤裸裸的“金钱”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