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次不可能的相面——临别之际发个旧贴 -- 江南水

共:💬16 🌺4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一次不可能的相面——临别之际发个旧贴

《史记》中关于相面的描写不少,是不是封建迷信先不管他,但是在《史记高祖本纪》中记载的这次相面,很可能就没发生过,也就是说这是一次不存在的相面。

高祖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吕后与两子居田中耨,有一老父过请饮,吕后因餔之。老父相吕后曰:“夫人天下贵人。”令相两子,见孝惠,曰:“夫人所以贵者,乃此男也。”相鲁元,亦皆贵。老父已去,高祖适从旁舍来,吕后具言客有过,相我子母皆大贵。高祖问,曰:“未远。”乃追及,问老父。老父曰:“乡者夫人婴儿皆似君,君相贵不可言。”高祖乃谢曰:“诚如父言,不敢忘德。”及高祖贵,遂不知老父处。

在说明这个问题之前,先看一段同样在《史记高祖本纪》中的这段记载。

秦始皇帝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之。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徃常得季。”高祖心喜。沛中子弟或闻之,多欲附者矣。

史书说,吕后嫁给刘邦是在刘邦当亭长之后。作为最基层的治安领导,皇帝驾临的时候应该坚守岗位,否则以秦法之严苛,擅离职守,不要说当不成亭长,说不定还会掉脑袋。

事实上,在秦始皇来到东南前,刘邦已经主动离职了,还是在《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以亭长为县送徒郦山,徒多道亡。自度比至皆亡之,到丰西泽中,止饮,夜乃解纵所送徒。曰:“公等皆去,吾亦从此逝矣!”

也就是说秦始皇到达东南的时候,刘邦已经是逃犯了。

再来看一下秦始皇的出游,秦始皇自从兼并天下后多次出游,在《史记秦始皇本纪》中都有记载。

二十七年(前220年),始皇廵陇西、北地,出鸡头山,过回中焉。(水评:这次是向西

二十八年(前219年),始皇东行郡县,上邹峄山。(水评:这次是封禅泰山)于是乃并勃海以东,过黄、腄,穷成山,登之罘,立石颂秦德焉而去。南登琅邪,大乐之,留三月。(水评:到达胶东半岛)始皇还,过彭城,(水评:第一次到沛县附近)斋戒祷祠,欲出周鼎泗水。使千人没水求之,弗得。乃西南渡淮水,之衡山、浮江,至湘山祠。(水评:到达今天湖南

二十九年(前218年),始皇东游。至阳武博狼沙中,为盗所惊(水评:张良所为)。求弗得,乃令天下大索十日。登之罘,刻石。(水评:又是胶东半岛

三十二年(前215年),始皇之碣石,(水评:今天河北)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坏城郭,决通堤防。

三十七年(前210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水评:最后一次出游)。十一月,行至云梦(水评:又一次到东南),望祀虞舜于九疑山。浮江下,观籍柯,渡海渚。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乃西百二十里从狭中渡。上会稽,祭大禹,望于南海,而立石刻颂秦德。还过吴(水评:项羽说‘彼可取而代也’),从江乘渡。并海上,北至琅邪(水评:还是胶东半岛)。

考察秦始皇的历次出游,最多的是到胶东半岛,目的就是求仙。秦始皇最后一次到达刘邦家乡附近,就是在公元前210年十一月,最晚在这个时候刘邦已经就是逃犯了。就算是秦始皇在十一月的最后一天(假如是十一月三十)来到刘邦的家乡,刘邦最晚也是在十一月二十九就是逃犯了。从后来吕后还去找过他看,两者的时间不会这么紧密,只是为了说明,把情况设成最极端。

我们再看一下,前面说到的“田间相面”,此时已经有了惠帝刘盈了。刘盈出生于前210年,就是算他出生在前210年的十月(十月是岁首)初一,到秦始皇来的时候才两个月大呢。吕后会带着一个不到俩月的孩子去田间劳动吗?

问题是,就算吕后想锻炼刘盈,也不太可能。

沛县是长江以北的地区,在农历十月、十一月田间还有什么劳动可以做呢。

事实上,刘邦很早就是逃犯了。

秦始皇到达今天江苏一带只有两次,分别是在前219年和前210年。

刘邦“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只能在这两个年份之前,应该是哪一个呢?

我倾向于前210年之前。

前219年之前,秦刚统一天下没多久,刘邦当没当亭长还不好说呢。这只是猜测,我试着分析一下,前210年的可能性。

秦朝廷最大规模的一次征集囚徒去咸阳,是在始皇帝三十五年(前212年),是为了建造阿房宫。刘邦在这一年或者下一年(前211年)押送囚徒去咸阳的可能性最大。

因为刘邦早在前210年之前就做了逃犯,所以吕后在带着两个孩子在田间劳作的时候,刘邦不可能回家帮忙,他回家就是找死。事实上,刘邦逃亡后,吕后被官府抓去过,在任敖的帮助下才没有吃亏。

以太史公的严谨,不会看不出这里面的矛盾,但他为什么还记录了下来呢?

这是治史的态度,尊重事实,哪怕这个事实只是传言,也只能如实记载,不要轻易删减。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