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一个没有去过新疆的上海人对维族印象之羊肉串 -- 养女化石

共:💬100 🌺10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一个没有去过新疆的上海人对维族印象之羊肉串

阿拉从没去过新疆。对维族人印像的渠道来自以下几个方面:

一、羊肉串。小时候阿拉是不吃羊肉的。《说岳全传》中金兵都有膻味,为啥?还不就是吃羊肉整的!为此哈密嗤的间谍身份也被陆文龙他爹识破,还白搭上个耳朵。阿拉就住在浙江中路附近,那里是新疆维族人的聚集地,放了学总是经过那里。河友们应该都知道,小学生嘴最馋了,而且放了学也容易饿。那烤羊肉的香味终于引诱阿拉破了一次戒,不想从此而一发不可收也!最早还是5毛钱一串(不是5毛党哦!),用铁丝串着的。后来发展为2元钱一串,用自行车钢圈里的轴串着。阿拉还记得和许多上海同胞第一次看到这么大的肉串时发出的“啧、啧”之声。“塔度来,小跌就好了”(太大了,小点就好了),这充分展现了阿拉上海男人的细致。想不到的是这番善意的建议却遭到了烤羊肉的维族大叔一脸不屑,“我们哪儿,这样的小孩儿都吃这么大串的!!”说着他就向阿拉一指。为了把上海同胞掉在地上的脸面拾起来,阿拉当仁不让的甩出2元钱买了一串,以此证明阿拉上海小囡也是模子。你还别说,大串就是比小串好吃!那大叔笑容满面,还一直呀克西,呀克西的。现在的羊肉串基本都是3.5元一串了,但肉块又小了许多。

80年代初“两少一宽”政策好像还没有认真的被执行。有一次阿拉还是放了学去买羊肉串解馋,钱都交了,站在摊子的边上等那肉串烤好。正当阿拉一边闻着香味,一边流着哈喇子,就听见平地一声雷“警察来啦!”那场面就是《有话好好说》里那样,鸟兽四散!有人要问了“不对呀!应给是城管来了!”那你肯定是80后的。那时还没他们这一号,凡事警察叔叔都要亲历亲为的,甚至小到为一分钱找失主!但帮手还是有的,联防队!清一色军装老棉袄,都是支边返城人员。现在老说城管怎么怎么的暴力执法,相比较那时的联防队员可真是小巫见大巫了,那时的联防队可以代替张辽的作用,呵呵!

警察叔叔采用两头堵的战术,志在《一个都不能少》!但是维族同胞采取钱货分离对策,一个操起烤炉往西头,一个端着货款奔东头。结果那操烤炉的被当场拿下,一个场景阿拉印响还是很深的,因为很黄很暴力。就见一个警察叔叔下面一个撩阴腿把人扳平,上面一个冲天炮掀翻了那只炉子(但是他忘了炉子里有热碳,为此还光荣的负了伤。)

阿拉好不霉气,钱付了,肉没吃着,正想回家,突然看见那收钱的维族叔叔正躲在一旁瑟瑟发抖(被包围了,突不出去了,只能化整为零,隐藏在老百姓中。),那神情比之现如今街边小贩害怕城管更甚。阿拉赶忙上前问他要回那一天的零用钱,结果倒也没发生不认帐的状况。

过了几天,阿拉再经过那里,几个烤肉的摊子都没有了,据路边透社的消息,这次清剿行动源于自行车大量被盗,里面很大一部分的钢圈被拆开用于串肉。被抓捕的人员一律遣返原籍,但先要送到采石场让他们赚够回家的路费。

总的来说那时卖烤肉的维族大叔,小叔都挺和蔼的,时不时的冒出两句陈佩斯的台词“烤好了,烤好了,新疆羊肉串,味道好极了!”岑几何时,这种场景不复存在了。现在的烤肉摊都是单兵作战,而且买卖交易中,双方都很冷态。那时买了都是围着吃,因为钢丝要还的;现在买了以后走着吃,因为竹签可以随便插。烤肉还是那个味,感觉却是大大的不同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