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闲扯雷达(一)——从中国余数定理开始 -- 代码ABC

共:💬23 🌺10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扣几个字眼

首先花好文。勾起了我痛苦的回忆。。。不过觉得lz介绍还是不太科普,有几个地方不太清楚:

的确是这样,比如雷达的探测距离小于100公里,那么脉冲重复频率在1.5K以下时的确不存在距离模糊的问题。

为什么呢?从理论上看不出为什么距离模糊这个问题会消失了啊。不管你电路的gating做的怎么好,你总是有可能接收到更远处的回波吗。

是不是因为实际中超过100公理雷达波已经发散或者衰减到noise floor以下,所以就不用考虑了?但是这样的话,是不是100公里就是雷达的最大探测距离?我记忆中雷达距离比这个大很多啊。

常用的方式有线性载波调频和正弦波载波调频。不过前者测量精度依赖于调频线性度和变化率,后者则反应较慢。

lz这里提到的精度应该指的是成像解析度(resolution)的意思吧?那对于pulse-echo模式来说,解析度应该由pulse长度决定。pulse理论上的最短值,也就是最大解析度应该由雷达发射频率决定。其他方法不过是对这个pulse进行编码,编码过程中使pulse变长从而减低了解析度和增加计算的复杂度(但是我想现在dsp技术那么发达,很多计算的时间已经可以忽略不计了吧)。

我对编码的理解是,通过增加脉冲的能量,可以在不改变工作频率的前提下增加成像距离。但是因为增加了脉冲长度,所以牺牲了成像的解析度。

所以这里

如果有多目标的话线性调频方式还是会出现模糊或距离幻影
提到的模糊和上文提到的模糊是两个概念,前面出现的模糊是因为PRF太高导致的,这里的模糊是解析度先天不足导致的。

外行一点浅见,还望斧正。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