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武当道人徐道定 -- 一军

共:💬66 🌺9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现在什么算武当真工夫呢

说来话长,建国头30年所有僧道尼姑神甫阿訇全部都还俗的,很多人称自己身上传承了多少年的道家佛家武学,全是扯淡,

不要说建国后,就是国术最后的黄金时代的民国,有几个人成名的大师功夫是从僧道中来,除了李景林的剑是从安徽道士所学以外,还有何人?有史料(不是传说)记载的有什么人的功夫是出自道观或者庙宇?所占比例是多少,现在还流传了多少:)

穷文富武,在建国初期那段困难日子里,连续几十年的压制和改造,还能有多少东西是在宗教这个体系里传承?更何况本来也没有什么连饭都吃不上,日子都过不安生的时候,武术,肯定不是最主要的了。其余的不讲,就说僧道本身的正当业务,无论佛经还是法事现在还有多少正宗的流传下来,如果这些都没有正宗的了,难道作为副业的武术还会有正宗的流传?太天真了吧。

我一向主张练武有两种态度,一种,就是踏踏实实的练,不要管什么出处,只要好就跟着老师学就可以了,强身健体就可以了。

还有一种,往往是聪明人喜欢的,觉得自己比一般的武夫有文化,我不但要学,还要学的有学问有文化,那奉劝一句,就不要半瓶子醋的做学问,要做就拿出正式的,老派的,迂腐一点的知识分子学究气来,刨根问底的做做武术研究,因为自己胡乱写的东西,别人看了,觉得好,跟着比划了,是要练坏身体的,这个就不是自娱自乐了!

我的老师在拳史研究上无见出其右者,然而大多数时候也只是给我们口头上课,真的要发表文章,是惜墨如金,一篇里开外合试译,短短数百字,整整改了30年才发表,从壮年改到古稀,集合了他毕生对武学的成就和理论,然而老先生求的不过是个心安,说现在发表可以负责任的说别人看的懂了照着练也不会出什么乱子了。这个才是真正做学问的态度。不是耍小聪明。

有些跑题,话说回武当 ,现在武当的看们工夫叫太乙真经拳,其创始者叫爱新觉罗什么的,自称是浦仪的老子的私生子,还是浦仪自己的私生子什么的,反正是浦仪同志自己是不承认有这么个人的。当年被发现的时候是在嘉兴京剧社做舞台指导,后来统战需要,给了他个名分,就没有追究起血统的可疑性了,当时此人称自己匹夫怀碧,会一套武当太乙真经拳,四处兜售无人识得的宝贝,最后在一次戏剧大会上被武当(恢复后)寻找内容的干部看到,说这个好,我看行,就包装了。

我曾见过武当太乙拳的第一版,还是比较朴素的,一群中年妇女在坛主的带领下摆着个台步,做黛玉葬花状的姿势,把名字去掉,就可以看做是舞台动作示范了,内容也是一招一式讲的清楚,没有什么虚的,全书100页左右,标价一块多钱。

后来很多年后再见到太乙门的传人,一个挺老实的孩子,一张嘴就说自己太乙的老师如何厉害,全套九层功力,每层还有九个境界,第一层就叫丹田内转,第九层那就生猛了,就是天外飞仙了,听的我以为遇上了白莲教,当时大嘴好奇,想去和他老师切磋一下,他们死活不肯,说是交学费的,怕影响营业。。。。。。。

再后来在武林风上开到武当太乙拳对打,基本上就是从专业对请来的散打,再做做造型培训,走的远了。

其实自打少林寺热播后武当少林都是纯粹的商业机构了,所有的东西都是围绕着商业二字运转,看看遗迹还可以,想找传承,那就有点天真了,还不如自家乡间小庙,来的实在点。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