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假设没有发生日本侵华战争,本朝会建立吗? -- cood

共:💬276 🌺234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ccthere.com/article/2314483

1."我认为拿破仑失败的原因还是因为拿破仑在滑铁卢之前的出征沙俄的失利,在沙俄损失的部队几乎是皇帝的全部精锐啊,以致于在第7次反法联盟进攻时处于劣势兵力。[COLOR=blue][/COLOR]我认为除此以外还有一个因素,就是他的第二任妻子对他的无耻背叛给皇帝带来的心理上的阴影···

拿破仑在滑铁卢战役失败有如下原因:

一、军队素质差,指挥员缺乏尽管拿破仑任命名将达武元帅为陆军部长,在2个月内组织了28.4万军队,且部队中也有不少老兵,但整个部队毕竟是仓促组建,缺乏训练,枪械、弹药、马匹也十分缺乏。部队的高、中级指挥员更是缺乏,以至格鲁西这样的平庸之辈也要独当一面。

法军在滑铁卢决战时,进攻被迫采用师纵队,每营成三列横队,每师则形成正面200人,纵深24-27列的庞大方阵,行动笨拙。

二、没有及时歼灭普军 拿破仑计划集中兵力各个击破普英军,法军先于滑铁卢决战前两天的6月16日,在里尼击溃布吕歇尔的普军。但因1军团迷路,没有及时赶到战场,6军团又距离过远,调动太迟,致使里尼之战成为击溃战,而不是预想的歼灭战。

拿破仑也没有在16日黄昏组织追击普军,而是在第二天派出格鲁西元帅率3.4万人追击。但为时已晚,格鲁西根本没有找到普军,反而浪费了大量兵力,却使普军最后与英军会合,参加了滑铁卢的战斗。 .

三、兵力分散,调动不及 拿破仑历来主张集中优势兵力。但此役却奇怪的一开始就分散使用兵力。

在里尼之战时,拿破仑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却派出内伊大军迂回普军右翼,结果内伊突遇英军2万,即放弃迂回围歼普军的任务,被次要敌人牵制,后仅迟缓的派出1军团,也没能到达战场。

在滑铁卢决战时,拿破仑仍未集中全部兵力,而是分出三分之一的兵力,由格鲁西带领去追击去向不明的普军,致使该部脱离战场。

四、法军将领的不称职 内伊元帅尽管在滑铁卢表现了非凡的勇气,但其指挥是不力的。在里尼迂回时,不分主次,与2万英军纠缠,致使8万普军未被歼灭。

格鲁西元帅更是昏庸,其在滑铁卢以3.4万兵力,无所事事。听到滑铁卢炮声,却以没接到命令为由不回援。其部下4军团司令吉拉尔将军一再力谏,都被其拒绝。

而作为总参谋长的苏尔特元帅,也是不称职的。第一次担任此职的苏尔特,尽管于18日晨及时的提醒了拿破仑调回格鲁西部,也有一些好的建议,但其参谋部的组织却是千疮百孔。法军在里尼、滑铁卢一再不知敌情。在里尼,参谋部竟不知普军右翼远处有2万英军,在内伊被牵制时,也没有及时命令其以主力投入主战场。而6军团竟因驻地远,调动迟,而未能赶到。在滑铁卢,参谋部既不知普军来援,也不知格鲁西的去向。

在滑铁卢战役中,法军表现了极大的勇气,却因种种原因遭到惨败,拿破仑的政治生命、军事生涯就此终结。"http://wenwen.soso.com/z/q92735920.htm

2."俩军训练的差别还是蛮大地。国军方面撇开各个军阀的地方武装不说,只说老蒋的嫡系(以黄埔系为主)部队,与日军的训练差距也不小。首先是训练的理念,日寇是以武士道精神为依托,以效忠天皇为理想,当然牠们的军事理念也是相当完善的,装备也是精良的,人员素质比较高(几乎没有文盲),反观国军,军官的素质还说的过去,国军的军官主要来自:黄埔系、保陆系、日本士官系等,应该说都经过严格的军事理论和军事技能的学习、训练,教材来自有苏联的、日本的、德国等,但士兵的素质就差得大鼻子他爹---老鼻子了。国军的兵绝大多数来自于贫穷的农村,有自愿的更多的是强迫来的,首先为“谁”打仗的问题就不清楚,吃粮当兵、好汉不当兵等习惯大行其道,一个连队里识文断字的没几个,把个队列走齐了就得费不少劲儿,讲个弹道、标尺唔的就更难了,并且训练的时间也不足,我问过几个抗战老兵,从入伍到上战场没有超过半年的,拿了十几年的锄吧子,现在换成了枪杆子,是需要一个过程的,没办法,只能是实战中“体会”吧,抗战初期国军只能是以人数优势与日寇顽强拼杀,随着“以时间换空间,以小胜集大胜”的理念的实施,到了后期国军士兵的素质、实力明显有了提高,特别是“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军”的远征军的建立,该部队的(士兵、装备)素质应该说是超过了日寇,""日本已经实行的多年的军校培养体系,已经在战前拥有了大批的高素质低级军官,士兵素质也高很多。而同时期的中国,刚刚经历了推翻王朝、军阀割据混战,并且黄埔军校才建立不久,而且前几批的骨干学院分属不同的政治派系。军队素质更差,多数都是文盲。""[COLOR=red]日军强调精确射击的训练,国军只有少数精锐部队能够做到(缺乏子弹)。中国驻印度的新1军和新6军因为可以不受弹药限制敞开训练,加上自动火器多,所有轻武器火力可以压倒日军。日军强调刺杀格斗的训练,常以活体为对象进行刺杀训练来为新兵练胆。国军在这方面很差。[/COLOR]"http://iask.house.sina.com.cn/b/15115698.html

3."中国军队还抓了300多日军俘虏。后来,王耀武听说一次战役抓了这么多俘虏,十分诧异,似乎不相信这是真的。与日作战多次,每次不过抓上几个、几十个俘虏,大部分日军在战败时宁愿选择自杀,他们认为作为俘虏苟活是一种耻辱。王耀武想去看看这些俘虏。  他来到战俘关押地,看见那些日本战俘大部分未脱童稚之形,一个个蓬头垢面,心中不忍,令看守人员押他们去水塘洗澡。这些嘴上没毛的日本士兵,一见到清澈的池水顿时嬉闹着扑向水塘。王耀武见状冷冷一笑:“日本帝国死期已近,让这些连胡子都没长出来的少年娃娃出来打仗,能不完蛋吗?”http://bbs.tiexue.net/post_1241218_1.html

4."而其他占领区的纳粹德国,也在被风起云涌的反抗浪潮一点点地消耗掉本来就很宝贵的兵力资源,还不算在地方战场上被苏联军队拼消耗拼掉的那些王牌部队,我看就算没有斯大林格勒战役这样的绞肉机,多来几次莫斯科会战那样的消耗,多几个纳粹德国都会叫喊受不了!""而到了战争中后期,虽然盟国这边损失惨重,但是依然给纳粹德国和法西斯日本以沉重的打击,而这些法西斯国家的军校虽然强大,但是却也越来越无法满足前线高素质军人的要求,所以越到战争后期,这些法西斯国家的兵员素质就越低,他们也就越来越成为强弩之末,"http://www.cqzgbbs.net/viewthread.php?tid=682324&statsdata=1%7C%7C711923

5."在遭到惨重损失的缅甸战役之后,约有九千名中国士兵设法逃脱了。在驻印度的英国当局合作下,史迪威在印度中部的拉姆加尔为这些士兵建立了一个训练中心。他还说服蒋介石同意另外空运一批中国部队到印度去接受训练。这样,共计有六万多人派到印度去了。这些部队用美国的武器来装备,由美国军官指导他们使用那些武器;他们吃得非常好,这是他们连做梦也没有想到的;军饷也是直接发给他们的。这样,一支现代化的中国军队的核心就在印度建立起来了。与此同时,另一支计划扩展到三十个师的兵力的中国军队正在由“租借法”提供装备,这些装备陆续通过“驼峰”运往中国,这支军队也是由美国部队的人员指导他们使用那些现代武器的。""到1944年秋天,日本人已占领了长沙、衡阳和桂林,并长驱直入,一直打到印度支那边界上的镇南关。史迪威把这次惨败归咎于中国将领的无能,归咎于蒋介石的拙劣的干涉(因为他力图远在重庆指挥作战),还归咎于受虐待的中国士兵的士气不振。而陈纳德则把失败归咎于武器和其他物资被挪用到史迪威在缅甸和云南的战役上去了,以致影响了正在抵抗日军进攻的中国陆军,也影响了正在尽力支持中国地面部队的美国第十四航空队。这两个人的话可能都是很有道理的。""蒋介石还坚持他本人必须有全权按自己的意愿分配根据美国“租借法”运到中国的物资。史迪威坚决反对蒋的这一要求。他认为蒋决不会分配任何东西给共产党或史迪威自己在缅甸和萨尔温江的部队。""他指出,英国政府和苏联政府都有权按照它们自己的意旨自由分配“租借法”的物资。而如果他处于另一种地位,这将有损于他在部队中和整个中国人民中的威信。"http://war.news.163.com/07/0529/16/3FM3622500011232_3.html

6."

1937年度的预算中,预计建设陆军191个师,170万人,而到了抗战结束国军四百多万人。
"

这个计划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了?"中国的陆军,在“七七”事变爆发的时候共有步兵182个师又46个独立旅、骑兵9个师又6个独立旅、炮兵4个旅又20个独立团及其他少量特种兵部队,总兵力约200万人。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军队虽然名义上隶属于国民政府,但实际上组织领导及指挥并不统一,派系繁杂,矛盾很多。中央直属的70个师,其中40个以黄埔军校生为军官组建的师在德国顾问团的指导下进行训练,并装备了一批输入的新式武器,素质较其他部队要好。中央军以外的地方势力军队,各有其自身军校培养的军官,有各自的军需制度,武器靠自己购买或者自办兵工厂生产,因而各部队装备差别很大,编制也不同。中央军的部队相对来说是最充实的。[COLOR=red]国民政府1936年开始整编陆军,到“七七”事变爆发的时候仅仅完成20个调整师的整编,也没有装备齐全。[/COLOR]"

四百万人中真正受过良好训练形成战斗力的占多大比例?"这其中有很多是同乡一起当兵吃饷 所谓国民党嫡系部队 其实就是南方军阀的一支 所以无论是嫡系还是杂牌 这种情况很普遍 另外就是抓壮丁 军阀一般情况下不会抓壮丁 因为抓来的壮丁战斗力低下 不好管理 但是一旦兵员短缺 军阀们本来就不讲原则 特别是到了解放战争后期 为了填补日益严重的损失 抓壮丁变得极为普遍 当年蒋介石逃往台湾的时候 还在沿海一带抓了大批壮丁 创造了一批寡妇村(成年男性都被抓走了)""还有一种是国民党保安团那种性质的 差不多就是乡勇 或者民兵 但是多数都是国民党授权地方上的地主财阀自行筹集资金招募组建的地方武装 凡此种种 就可以看出国军人员构成复杂 内部管理混乱 而兵员又大多是生活所迫或者干脆就是被强迫而来的贫苦子弟 这样的军队内部 自然勾心斗角 整体战斗力低下 而且派系矛盾严重 待遇千差万别 嫡系甚至流传“打死共匪除外患 打死杂牌除内乱”的说法 地主富农的子弟未必就没有参军的 只不过不太可能当兵 类似保安团那种组建起来的乡勇 基本都是地主富农的子弟在指挥管理 后来又有很多充作了伪军 抗战胜利后又被国民党收编 所以几经折腾 国君的基层和中层军官中有一大批这类人 不过大多是都是钻营上去的 能力基本可以忽略不计了 "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9345956.html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