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百万新知青援疆!从根本上解决新疆问题! -- none空空

共:💬86 🌺43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新知青援疆计划(十)-- 人力来源和可行性2

上一段分析了人力资源的充足性。

本节抚今追昔,以史为镜,继往开来,思考和提取援疆计划的基本价值观,以更好帮助完善新知青计划的方案设计。

回顾60年代的知青上山下乡运动,首先看,其确实做到了分发1000多万知识青年(以当时的标准,中学生就是有知识的标准了)到达农村和边疆地区,投入农业和乡村小手工业活动。波及面广,多数城市家庭的都有适龄青年卷入;也很深入,许多穷乡僻壤,山沟沟,以及遥远边陲都有知青进入。

历史对这场运动的评价,是很负面的。知青下乡对生产力的提高波及并没有明显的作用,客观地讲,这其实是大量资源的错误配置,在给定的经济资源的约束条件下,无须这1000万知青,农村已有劳动力是足够农业生产的,而知青本来也并不懂农业劳动。

这个运动的最终结局,也是在浪费了千万青年的多年的宝贵青春时光后,惨淡收场,绝大多数知青落实政策返回城市。

分析一下,知青上山下乡运动能够实现,靠的是国家强力。而国家强力之所以能有效,因为那时国家机器垄断一切权力和资源:工作,学习,消费,分配。弱小的个人不得不从国家分配的任务,无力反抗。当然,彼时的宣传机器也很猛烈,高尚的道德宣教,以及强大的个人崇拜,也都有一定的作用,但是我想,对家庭分离的痛苦,还是无法冲淡的。

所以知青下乡运动,对个人来说,除了一个虚假的“光荣”的“广阔天地,大有作为”高帽子,真实情况是不情愿的,痛苦的,无奈的,浪费的。

这些都是我们制定新知青援疆计划必须汲取的经验教训。

21世纪的知识青年,充满了个性,自信,也更自我,更坦率,更有活力。必须尊重他们,信任他们,而不能再把他们当做没有意识的随意拨弄的小小螺丝钉。

所以,援疆计划对新知青必须是自愿的,真诚的,快乐的,有利的,有益的。这是援疆计划的基本价值观。

纲举则目张,要从这个基本价值观出发,设计具体的人才政策。

关键词(Tags): #基本价值观#人才政策

本帖一共被 2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