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明朝末年的对外贸易量 -- klxn

共:💬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明朝末年的对外贸易量

轩辕天刑

春秋论坛

根据我国学者王裕巽通过对国内外史料的分析,认为从1567年到1644年这段时间从海外流入明朝的白银总数大约为3亿3千万两,具体数字为:从西班牙海外贸易大约得到8775万两,从日本贸易得到2亿两,从葡萄牙贸易得到4276万两。

附上一些资料:

"1567年明穆宗即位,正式改“海禁”为海上贸易开放。并凭借当时中国在海上贸易中所占的绝对优势,始终保持着出超的地位,导致大量外国白银源源流入,在这黄金时期,逐渐形成了以中国大陆为腹地,以澳门为中转港的明代海上“丝银之路”,以澳门为中心,开拓了三大航线:澳门一印度果阿一里斯本;澳门一长崎;澳门一马尼拉一墨西哥。

透过这三大航线及其相互延伸,以澳门为中心向海外辐射,形成了国际贸易大循环。在这三大航线的运行中,中国经澳门运出了大量丝绸,海外经澳门运入中国大量白银,因而是一条名符号其实的丝银之路。

在“丝银之路”中,澳门成为世界性的丝绸贸易中枢,逐步形成了一个世界规模的丝绸市场,获利甚丰。应日本市场的需求、每年对日输出的中国生丝,其中五六成是葡商从澳门输出的。1578--1638年的60年内,每年从澳门运往日本长崎的中国生丝,由1500担至3000担。至于从日本流入澳门的白银,据记载,仅1636年即达235万两。从1580――1590年的10年间,从澳门运往印度果阿的生丝,每年约为3000多担。从1574年至18世纪末的200多年间,从澳门经马尼拉至墨西哥的商品中,中国丝织品和棉织品很快跃居首位,在墨西哥的进口总值中、中国丝绸等占了六成多。

通过这三大航线,澳门成为世界白银交易集散地,大量流入澳门转往中国,数量惊人,每年都有较庞大的数字。

中葡交易,最初多是实物交易,从1582年以后,便由实物转向白银,包括葡萄牙商船向中方交纳的税项,也以白银计。1619-1631年,澳门一马尼拉交易进入鼎盛时期,每年从马尼拉流入澳门的白银,价值135万比索。葡萄牙人除在其东方的“三角贸易”中,把大量日本白银输入中国外,还每年将一定数量的本土白银,从里斯本运到澳门,购买中国货物流入中国。70年代,杰弗里?派克据有关档案论述说:“在十六世纪八十年代时,葡萄牙人每年大约要用船向远东运去一百万西班牙杜卡特”,约合28750公斤,约为明制770500两,葡萄牙有档案直接证实这一说法,档案记载1601年,有三艘葡萄牙船驶往澳门,其中一般沉没于广东沿海,损失了30万葡萄牙银币。若以此计算,这三艘葡萄牙船所载白银总数为90万银币,约27500公斤左右。这一档案数字,与万历时期中国人的记录相仿,如《粤剑篇》记云:“西洋古里,其国乃西洋诸善之会,三、四月间入中国市杂物,转市日本诸国以觅利。满载皆阿堵物也。余驻省时,见有三舟至,舟各赍白金三十万。”

"由于欧洲商品难以与价廉物美的中国货竞争,西班牙人、葡萄牙人和后来跻身对华贸易的荷兰人、英国人都不得不用硬币购买中国商品。自阿卡普尔科返航马尼拉的大商帆运载的主要是用以购买中国货物的白银。西属美洲流往马尼拉的白银开始每年约100万比索,后来达200-300万比索,有时甚至超过400万比索。有些外国学者则估计美洲白银总产量的1/3-1/2都流入了中国。(注:沙丁、杨典求等:《中国和拉丁美洲关系简史》,第70页,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牟复礼、崔瑞德:《剑桥中国明代史》,第665页,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年。)此外,还有部分输入欧洲的美洲白银通过贸易转运澳门,然后流入中国内地。中外历史文献中有关美洲白银流入中国的记载比比皆是。W. L. Schurz在《马尼拉大商帆》中记载,西班牙人多次抱怨"中国商人把从新西班牙运来的白银几乎全部运走了";一位西班牙海军上将则惊叹道:"中国国王能用来自秘鲁的银条修建一座宫殿。"(注:E. H. Blair & J. A. Robertson,The Philippine Islands,1493-1898,Vol. 29,pp71,Clifland,1903。 转引自何芳川:《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第68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仅1631年一年,由菲律宾输入澳门的白银就达1400万两,大约相当于永乐元年至宣德九年(1403-1434年)大明王朝30年鼎盛期内中国官银矿总产量的2.1倍,是万历年间明朝国库岁入的3.8倍。1593年1月、 1595年7月和9月,西班牙国王三次颁发敕令,规定每年从墨西哥运抵菲律宾的白银以50万比索为限,企图遏止美洲白银流入中国。但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敕令成为一纸空文,甚至菲律宾殖民地总督本人也公然违反敕令,携带大量美洲白银进入菲律宾。

  美洲白银流入中国数量之大,一度使欧洲贵金属输入量锐减。美国经济史学家汉密尔顿就曾指出,与1591-1600年间相比,1641-1650年间美洲黄金输入欧洲数量减少92%,白银减少61%,这一减少与中国--美洲贸易扩大有关。(注:汉密尔顿:《美洲财富与西班牙的价格革命(1501-1650)》,第50-51页,巴塞罗那1975年版;转引自张铠:《晚明中国市场与世界市场》,《中国史研究》(京),第3-15 页,1988-3。)由于美洲白银通过菲律宾大量流入中国,17 世纪上半期某些西班牙人竟建议放弃菲律宾殖民地。

  流入中国的海外白银另一个主要来源地是日本。日本不仅用白银购买中国货物,而且用白银交换中国钱币。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年代早于美洲白银,流入途径有民间走私贸易和葡萄牙人开展的转口贸易两途。有明一代,中日关系一直谈不上热络,倭患频仍和丰臣秀吉入侵朝鲜更使两国关系落到冰点以下,明廷因而将对日贸易悬为厉禁,隆庆元年重开海禁时仍将日本排除在外。然而,商人的趋利本性最终使这种制裁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纸虚文,走私贸易屡禁不止,成为中日直接贸易的主要形式。在西班牙人征服菲律宾之前的嘉靖年间,正当中国白银需求日增之际,中日走私贸易已经使不少日本白银流入中国。尽管如此,中日直接贸易毕竟因为明廷的禁令而受到很大制约。与明廷和日本沿海各大名均有良好关系的葡萄牙人遂乘虚而入,利用中日两国给予的优惠待遇,在中日贸易中发挥了较大作用。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葡萄牙人入据澳门后就主动招引日本人赴广东方面贸易,最终建立了以澳门和长崎为轴心的葡日贸易网络。中国学者全汉升、李龙华估计,16世纪最后25年间,日本生产的白银半数外流,其中大部分为葡萄牙商人运走,每年数量达50-60万两;到17世纪前30年,每年运出100多万两,有时高达200-300万两。 葡萄牙历史学家在17世纪初估计葡萄牙大商帆每年从日本输出的白银价值超过100万金币。(注:转引自何芳川:《澳门与葡萄牙大商帆》,第55页。)而根据日本学者新井白石估计,仅庆长六年至正保四年(1601-1647年)的47年间, 日本白银输出总量即达7480余万两,几乎全部输入中国。(注:梁方仲:《明代国际贸易与银的输出入》,见《梁方仲经济史论文集》,第176页,中华书局,1989年。 )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