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六 总结和一些文字辩析 -- 人间树

共:💬2 🌺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六 总结和一些文字辩析

六 总结和一些文字辩析

综上所述,我们重组出了王充掉沟的现场:

他所观察的是一次月偏食,由于观察不到

其初食崖当与旦复时易处。

的现象,他认为这无法用月蔽说来解释。

的确,在当时天文学尚未认识到本影带与半影带之分的条件下,他的质疑是合逻辑而又强有力的。所以,近五百年之后,南齐书天文志的撰写者还无法解答这个疑问,只能叹息道:

逸之此意,实为巨疑。(其实是王充的疑问。)

可以说,月蔽说的支持者和反对者在王充那个时代,都认识到了月食的某一方面,而无法解答另一方面。(支持者回答不了王充之疑,而王充事实上回答不了日食总发生在朔日--月亮此日才正处太阳与地球的联线上。)这类似于量子力学之前对光的讨论,光的波动说与微粒说各自的支持者都只能解释光某一方面的性质,波粒二象性才是对光的完整认识。

同样地,只有能够充分解释日偏食现象的现代天文学,才能为我们提供关于日食的完整认识。

在这次现场重组的过程中,很有意思地发现了很多文字理解上的谬误,现逐一列举,以供大家参考:

1 李约瑟:

李约瑟的最大问题是把

之合袭相掩障,如何

翻译为:

这就叫做 合袭 和 相掩障

这个错误出现在汉学功力深厚的李约瑟身上,让人觉得有点不可思议。

他把合袭和相掩障当作并列的固有名词处理,却丝毫不顾根本没有这两个名词的事实,也忽略了

整个反证法的背景。

前面说得很清楚,

故谓之食也,障於月也,若阴云蔽日月不见矣。其端合者,相食是也。其合相当如袭璧者,日既是也。

合,袭都是状态描述,而掩,障都是上述状态的结果。

2 任爱杰

从文字考据的角度来说,这一点都没错。这是因为古书上的确没说日食的成因。是后世的天文学家(儒者)为了给自己的理论找古代依据而生搬硬套上去的。但是这只能证明古书没说原因,而不能证明日食不是月亮造成的。

没有儒生(至少在本文中)把“某月朔,日有蚀之”当支持月蔽说的根据使用,王充至少自顾自的先树立靶子,然后搬出经文作箭,说,经书都没有说是月亮遮的,可见不是月亮遮的。

当然,这是很不好的辩论风气,但他还就经常这样做。

3 黄晖

点看全图

黄色字体为黄晖的注解,他对

其初食崖当与旦复时易处

这句有误解,这句的实际意思是:

其初食崖当与旦复时崖易处。

意思是说,一开始西崖光缺,当西崖光复,应有东崖光缺。

所以,文中所说

今察日之食,西崖光缺,其复也,西崖光复,

本身并不构成矛盾,而是西崖光复没有伴随东崖光缺才构成矛盾。

另外,黄辉认为,旦复之旦无义,应该为其。

其实,日食时天昏地岸,日食结束时重见光明,就象早晨天亮一样,所以

《竹书纪年》:“懿王元年天再旦于郑。

今天的天文学家都将天再旦解释为日全食现象。

所谓旦复,就是这个意思,较接近于 冰释 的构词方式。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 相关回复 上下关系2
    • 🙂【原创】六 总结和一些文字辩析 O

      • 🙂沙发. 沉宝 字0 2009-07-27 09:56:22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