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同侵华日军浴血奋战你拯救出了谁 -- 方军

共:💬679 🌺2973 🌵8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回复
家园 看来这就是我们分歧的根本之处

况且文理不同, 文科很难有绝对清楚的事实和论证, 证据链完整不完整是个相对的概念.

虽然从字面而言,“文科很难有绝对清楚的事实和论证”在一定程度上是对的。但是作为一些公众周知的基本事件和情况(我姑且不论这些能否叫“事实”),当事人如果知道并且有意隐瞒,那是绝对不能接受的。

另外,我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学文科的,是不是没有接受过逻辑学的学习。但是一般而言,除了极少数公认的公理,其余的绝大多数命题,都是依赖鱼一定的前提条件或者约束环境的。如果明知道有这些前提和约束条件,但是在文章中抛弃、或者故意忽略、或者少说几个,却依然对自己的结论高谈阔论,这种行为,就已经不能简单的视为学术水平不够或者治学态度不严谨的问题了。就好比你发表文章,论述你做的关于水的凝点和沸点的实验。你在文章中高谈阔论的指出:水的凝点不是0℃,沸点也不是100℃,而是多少多少,这是惊天大发现云云。但是如果你通篇没有提到你做实验的其它条件,例如说压力等等,那么你的这篇文章和这些数据,是毫无用处的。不但如此,虽然也许在你看来也许你仅仅是“无心之失”,但是在我看来,这是严重的篡改实验数据的学术道德问题:因为给出实验数据时,必须连同实验环境、实验方法以及全部前提条件一并给出。

如果你能接受“给出水的凝点和沸点温度而忽略气压不是简单的学术水平”这一论述的话。那么可以再回到我上一篇文章举的例子中,同样的道理,我给出了一个理论的结论,而没有给全这个结论所依赖的所有前提条件。这同样是一种欺骗,一种故意隐瞒,一种篡改。如果说篡改实验数据,是一种学术道德的缺失的话,篡改理论公式,难道就可以逍遥的置身事外?

最后,再回到方军的文章中。从alarm的考证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方军其实是确知仵德厚入狱的原因,是因为出卖了黄樵松。那么他在文章中提到入狱这个事实而没有提到入狱的原因,显然是一种非常严重的错误。而且,这种严重程度,绝对不亚于你说水的沸点是120℃,而不提当时的气压这种程度。所以,作为一个准专业的作家、记者或者抗战史料的研究人员,一而再再而三的出现这种错误,是绝对不能以“水平不够”简单的敷衍过去的。更何况,在众多人指出其错误之后,他不但没有公开道歉,而且连一句起码的承诺复查相关事件事实的话都没有,这也算是无心之失?

如果再更进一步,看看那个ID在河里注册一来,连同回帖,一共只有8个帖子:4个是本主题的长贴,4个是拜朋友的短贴。除此之外,一个其它的都没有了。而且在这个主题的帖子引起了轩然大波之后,他依然逍遥的四处去拜山头而不是认真诚实的坐下来面对问题,和大家一起讨论事件的真实情况--无论是张启元的案件,还是仵德厚的案件。如果是真心想帮助张启元老先生的话,可能会是这个样子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