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钟雪灵博客摘录】通钢事件的前前后后 -- frnkl

共:💬222 🌺26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中国经营报】建龙蹊跷“进出”背后

【中国经营报】建龙蹊跷“进出”背后

这篇应该是主要反映了原通钢管理层的意见。兼听则明,没有坏处。

特此说明,不是全文文摘。下面的引文,只是我认为重要的部分,可能会误导读者的判断,感兴趣的可以去看全文。

在2009年3月,建龙集团突然对外高调宣布,退出通钢集团。根据退出约定,建龙将获得吉林精品钢基地和通钢原有的矿山所有权。

。。。。。。

实际上,在建龙退出之前,通钢剩下的优质资产就是吉林精品钢基地与矿山资源了,这次退出,建龙白白地就将这些据为己有了。”在一位离职的通钢管理层人士看来,在双方合作的过去4年中,建龙将所有的资源都转向了在吉林的精品钢基地。

据记者了解,吉林钢铁公司项目的投资也是造成通钢后来账面上负债上百亿元的原因之一

  据上述离职的通钢管理层人士告诉记者,此项目的资金一度十分紧张,在花完了大部分通钢的流动资金之后,后续的资金投入主要来自于通钢供应商的货款。

  “自从2008年5月启动了这个项目,通钢给原材料供应商的货款就是一拖再拖,而供应商又怕失去通钢这样的大客户,一直是敢怒不敢言,最近一次给供应商发钱也是2008年年底的事情了。”上述人士说。

  “这个项目预算是 70亿元,但实际上,最后至少要花上百亿元,在目前这样的经济环境之下,资金跟不上,暂时停产是必然的。”该人士对记者解释,吉林精钢基地的重要性就在于,这是通钢一个产品升级的机会。“现在通钢生产的都是宝钢、首钢等大公司不屑于生产的利润和附加值较低的建筑用钢,但吉林钢铁公司这个基地则是完全定位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的,未来,300万吨的高附加值产品要比通钢目前600万吨的粗钢利润高得多。”他说,吉林钢铁公司由此成为通钢集团的期望所在。

  “我们认为,贷款和资金很快就会下来,审批也即将通过,基地很快将重新启动,但这样一个有着无限发展前途的项目,在建龙3月退出的时候,被政府划给了建龙。另外,同时划给建龙的矿山资源也是稀缺资源。”该通钢人对记者提及此事时,仍然愤愤不平。

据记者了解,作为一个拥有50多年历史的老钢铁企业,通钢的核心优势就是,拥有自有矿山,如此一来,其生产成本在与其他钢铁公司相比时具有相对优势,即便在后来通钢产能扩大,需要进口铁矿石之际,通钢的自有矿山仍然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矿山资源是通钢的‘后路’,吉林精钢基地则是通钢的‘前途’,建龙一下子就让通钢陷于进退两难之间。实际上,建龙的退出只是暂时的假退出,有的媒体上说是因为效益差退了,后来效益好,又进来了,这完全是无稽[/COLOR]之谈,进退之间,实际上是建龙资本运作的手法。”一位通钢的管理层人士如是对记者说。



该人士提醒记者,在2009年7月,建龙再次入主之时,与吉林省国资委达成的新意向是:建龙集团以10亿元现金和其持有的通钢矿业公司股权,向通钢集团增资控股,持股66%,[COLOR=blue]“矿业公司本来就是通钢的,建龙实际上只花了10亿元就把原来拥有的新通钢集团股权从36%增加到了66%,谁都能看出这中间的问题。”

而就在记者采访中,更有知情人士对记者透露,建龙在年初的退出,还有不为外界所知、极为隐秘的秘密。“2008年,国际铁矿石现货价格最高点时,建龙曾让通钢向澳大利亚进口了大量的铁精粉,当时订购价格是1600元/吨,但船还没到岸,该铁精粉的市价就遭遇大跌,由此导致通钢亏损将近10亿元。”该知情人士说,建龙今年年初宣布退出,然后重新回来,通钢由此损失的这10亿元亏损就可以作为负债处理,从而与建龙无关。”该人士说。

  而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如今通钢人的怨恨并不仅仅在建龙身上。“建龙在进进出出之间,不仅获得了利益的最大化,而且每次都有地方政府在极力支持,这不是个正常的现象。”不少人士对记者表示,中央相关部门应该查清这一事件中可能涉及的“腐败问题”。

 不过记者试图就此问题采访吉林省国资委以及通钢集团的相关人士,均遭到明确拒绝。

“今年5月前后,鞍钢的部分领导就集体低调考察了通钢,并做了详细的调查,不过因为当地国资委还是主推建龙,所以最后作罢,而今很可能旧事重提。”上述人士说,这也是不少通钢人的期望。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