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ARJ21型支线客机 (1) -- 大漠孤烟远

共:💬42 🌺3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文摘】ARJ21型支线客机 (35)

据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空工业人士介绍,空客公司对于中航工业将谈判内幕透露给《环球时报》的做法甚为恼火,而中航工业对于空客公司通过政府部门进行危机 公关的做法也早有预料“路人皆知,从当年的AE-100项目到今天的A319/A320机翼四阶段项目,空客公司从来从就没有打算真正与中国航空工业进行 合作。”事实上,在世界航空制造业内有些规则是约定俗成,要想大量占领一个国家的航空市场的话,作为补偿贸易的一种形式,不把大量的生产线转移过去建立一 个形象的话是完全说不过去的。前一段时间,空客公司与波音公司竞争美国空中加油机项目的官司打得不亦乐乎,实际上,空客公司为了获得订单是答应要将空中加 油机在美国进行组装。2008年12月4日,巴西航空工业公司为其首家位于美国墨尔本国际机场的专门用于喷气公务机装配的厂房和客户中心举行破土动工仪 式。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总裁和首席执行官科拉多先生说,“我们对于墨尔本新工厂的开工建设感到非常的激动,这将巩固我们自1979年以来就在这个伟大的佛罗 里达州建立的市场地位。”也许有一天,中国的“翔凤”飞机也将实现在北美或者欧洲组装。但是,空客公司却经常在涉及中国同行核心利益的问题上伤害对方,这 势必损害双方合作关系的长久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潜在的竞争战略。现在的渗透就是使中国本土的航空产业发展受到阻碍,把中国战略型产业的发展嵌 入到它的发展当中,永远沦落为他的跟随者。

无论是向中国推销飞机,还是ARJ21-700飞机系统供应商的选择,“通过政府解决问题”始终是欧洲国家危机公关的手段。业内观察家普遍认为,与具有制 造业职业操守的波音公司相比,空客公司更擅长将全球的政治战略转化成为可利用的全球工业动力,近年来,空客公司捕捉到了中国政府以市场化方式加强国际合 作,发展航空工业的改革思路,正是凭借着娴熟的政治手腕,空客公司才在中国市场上后来者居上。空客公司对于多年来磨练出来的这种技巧颇为自豪:“在 1993年,我们向中国出售A340飞机的时候遇到了麻烦,因为,中法关于向台湾出售武器的争论使这笔买卖受到制抵。但是,我们很高兴以德国人的面貌出 现,并利用总理科尔进行访问的机会来做成这笔交易。多方参与,八面来风,能作为一种优势,因为这样可以把德国推向中国,把英国推向印度,把法国推向中东, 等等。”

但是,中国航空工业界的同行普遍对空客公司的这种做法极为反感,对于中航工业陷入僵局的两项谈判,有业内知情人士指出,空客公司在商务条件上的步步紧逼与 强硬态度,也是对中国政府部门对中航工业的支持程度,以及扶持航空产业发展决心的一种潜在试探。而中航工业坚决反对的是,空客公司在所有条件得到满足之 后,进而又提出要在中国建立独资企业的无理要求,占据中国的人才和资源,然后再与中国的产品争夺市场,此例一开,其余国家必然会纷纷效仿。最近,庞巴迪公 司受到了空客公司“雄心”的鼓舞,拒绝了与中航工业在沈阳合资兴办钣金车间的计划,开始筹划兴办独资的钣金车间。

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航空工业就试图在海外并购一些航空制造企业,然而至今没有任何收获,实际上,随着航空工业的技术进步西方国家更加大了封锁的 力度。一方面挤占中国航空工业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的资源,另一方面又限制中国融入世界航空产业链的步伐,西方国家的限制与扼杀势必会遭到中国民众的强烈反 对。

2008年11月8日,《环球时报》记者石华在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成立新闻发布会上问到,我国航空工业是开放的,是不是就意味着对外国同行没有准入限 制,这将对我国的民族航空工业产生怎样的影响?对此,中航工业集团副总经理谭瑞松表示,企业没有国界,利润却有国界。航空产业不设防怎么办?这个问题正是 应该引起国家产业政策制定部门关注的事情,中航工业既会寻求国家对航空产业的支持,也会积极通过与地方政府的合作,融入区域经济,融入世界航空产业,积极 参与国际竞争。

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都在采取一定的措施对自己本国的航空工业给予一定的支持与保护。一直以来,航空工业内人士一直在呼吁,汽车产业政策目的在于保护国内汽 车产业,采用的主要手段是限制国外厂商的进入。航空工业的产业政策不能连汽车工业都不如,政府应该借鉴各国相关经验,尽快制定能够对国家战略性产业的发展 起到支撑的产业政策。有学者指出,我国在战略技术及产业发展存在国家意志弱化的倾向,这正是欧洲国家能够屡屡得手的重要原因。由于战略领域往往是一些需要 国家关注的基础性、长期性、前瞻性战略领域,市场机制不能完全发挥作用,需要形成国家意志,需要政府进行积极干预。但正是在这些领域,长期以来缺乏明确的 国家目标,缺乏长期规划和积极的战略安排,使发展受到严重影响。

当年,美国之所以支持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就是为了防止空客公司通过兼并麦道公司而撕开口子对美国本土的航空产业进行渗透。

1992年,麦道公司向外界公布了MD-12飞机的设计资料,几个月之后又宣称将自己商务客机业务的40%以20亿美元的价格转卖给台湾航空航天工业公 司,这令波音公司感到非常紧张,于是极力游说华盛顿反对此事,台湾航空航天工业公司最终退出了这场交易。而此时,一些美国的投资银行家也积极地跑到图卢兹 与空客商谈将麦道建成空客在美国长滩市的分公司,这些行为促使五角大楼下定决心推动了波音公司对麦道公司的兼并。1996年11月,国防部门突然不再允许 麦道公司负责军用飞机的设计与制造工作,而将他逼到了波音公司的谈判桌前。1996年12月10日,两家公司的首席执行官在西雅图四季酒店的一间套房内仅 用45分钟就在收购价格上达成一致。

波音公司与空客公司在中国走的是完全不一样的路。波音公司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合作范围非常宽广,从制造、改装维修及售后服务等领域,可以说中国的制造商已深 入到波音公司飞机制造业的整条产业链中。而空客中国公司总裁博龙则在接受英国《金融时报》采访时表示,与中国航空工业的合作和卖飞机密不可分,“中国不能 只是一个销售地点,你不能指望中国购买数百架飞机而不在中国设厂,飞机制造商必须将更多的生产业务转移到中国以争取当地的订单。”早在2005年末,空客 公司就向自己的供应商下达了一项承包商标准,其中要求自己的一线供应商必须将部分工作交给亚洲国家,例如中国和印度来进行生产。空客公司负责采购策划方案 的副主管克劳德亨利对此解释:“如果不遵守这项要求将会面临‘高额的罚款’。”这个硬性规定是空客公司与中国、俄罗斯乃至其他国家建立合作关系的“行动 计划”。

另外一些观察人士更提醒说:“实质上,伸向中国市场的这些‘橄榄枝’,真正的目的还在于,一方面是转移研制成本,而另一方面则是为了持续不断地分化和削弱 中国的航空制造业。《美国航空航天》杂志透露,空客公司把A320飞机总装生产线设在天津,也有争夺航空技术人才的潜在含义,军机设计人员也必然受到极大 的冲击,因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基地都是地处偏远的东西部地区,在人才竞争上根本不具备优势。面对这种状况,中航工业提出“战略东移”,融入区域发展经济圈 的举措,与其说是一种积极发展的选择,不如说是一种对于潜在危机的无奈应对。

2007年3月16日晚,美国加州贝弗利山上,一所豪华别墅中正在举行着一场小型晚宴。晚宴的主人是国际金融租赁公司董事长兼总裁史蒂文乌德沃尔哈齐, 与他共进晚餐的,都是美欧航空业的重量级人物,这次晚宴的话题与中国研制大型客机有关。“他们想要坐到驾驶舱里,绝对不会只甘当配角,他们想要当奥斯卡的 主角。”乌德沃尔哈齐指的是中国,“虽然我现在还不会预见到他们将取得巨大的商业成功,但是我认为他们已经种下了希望的种子。”

对于波音公司与空客公司应该如何应对,乌德沃尔哈齐给出了两种对策:“一种是‘防御性’的,而另一种则是‘进攻性’的。‘防御性’就是要确保波音公司与空 客公司作为最终组装者、市场营销者的角色,尽量能拖多久就拖多久。至于‘进攻性’就是在技术上实现一个大的飞跃,波音公司与空客公司如果能够在新的替代机 型技术上有一个大的飞跃,就没有人能够超越你们了。”对于这两种对策,乌德沃尔哈齐认为,任何一种对策都可能在波音公司替换波音737飞机以及空客公司替 换A320飞机时发挥作用,也就是2015年的时候。

对此,林左鸣在接受笔者采访时认为,“他们的招数是非常正确的,第一,拖延我们跟进的步伐,第二,让我们望尘莫及,他不说我们也早就看清楚了他们的这部战 略。那么,我们的战略则是,尽可能地与他们合作,尽可能地与他们滚在一起,逼近他们。与此同时,我们自己要想办法,研制新机型来反制他们。这就是为什么我 们明知道有些合作,明知道在经济性上会很吃亏但还是要合作的原因,目的就是要缩短与他们的距离,但这仅仅是一个练习、跟踪的过程,如此而已,并不能解决我 们超越的关键,要想实现超越,就必须在技术上有独到的创新,而技术上的独到创新是不可能在象牙塔里完成的,必须拥有一种航空氛围,形成强烈的国民航空意 识,让飞行成为一种全民X动,这也是此次举办‘中国航空日’的意义。”

相对于30年前,今天,在关注中国航空工业崛起的群体中媒体与民间力量扮演了更为重要的角色,持续的关注与舆论支持必将对航空产业定发展起到一定程度的支撑作用。

既然事情发生了,就要想办法解决问题。或许,空客公司应该意识到,并不是只有他们才具有洞悉产业价值的智慧,要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商业机会,转变态度将是 最务实的解决之道。很多国外学者指出,形成航空产业全价值链的整体竞争力,将强力支撑中国航空产业的转型升级。完成专业化整合的中航工业已经形成五指成拳 态势,空客公司无论是与西飞公司还是与哈飞公司的合作陷入僵局,都必然会引起连锁反应而使空客公司失去与整个航空工业合作的机会。

“中航工业不会轻易受到那些消极舆论的影响,而是会朝着更加务实性合作方向迈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航空工业人士说:“中国航空工业不想垄断世界航空产 业,但是,今天中国航空工业的能力与发展实力已经注定我们不可能偏安一隅,而在世界航空产业链中拥有一席之地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产业价值

在第7届珠海航展的现场,美国布鲁金斯学会教授布莱恩告诉《环球时报》记者,航空工业和航空产业是一个国家的战略产业,能否研制出一些“撒手锏”的战机, 以此带动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从而带动整个国家的战略产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发展航空工业,中国正站在一个充满希望的未来新起点上。”军事问题专家戴 旭说,在当前全球动荡与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中国加大对航空产业的投资与研究,不失为一个难得的战略机遇。

一些国内学者认为美国有很大的“科技存量”,所以,他们认为美国的经济会很快复苏,但是,既然美国有很大的“科技存量”,那么,在2000年美国IT泡沫 破灭之后,为什么没有发挥“科技存量”的作用,继续拉动经济的发展,而是转向了房地产玩起了“次贷”呢?对此,国内经济学家也没有统一的观点。然而,对于 中国的“科技存量”,学者们却普遍认为,中国在经历了彩电、冰箱和汽车时代之后,航空产业势将成为中国经济的下一个起跑点。

2008年9月10日,正式启动的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有望在电光石火的粒子碰撞中,启发人类攀上认知自然新高峰的“金苹果”,从而寻找到能够带动经济再发 展的新引擎。对此,林左鸣表示说,这次经济危机虽然出现在金融产业,但是,客观上是由于在IT产业泡沫破产之后,世界上没有出现一个新的技术能够成为支撑 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基因工程、新能源技术、人工智能被认为是21世纪三大尖端技术,但是,能源技术与基因工程都不足以像IT技术那样,在异军突起之后迅速 普及成为能够拉动经济全面发展的产业。

那么,带动经济再发展的新引擎究竟是什么呢?林左鸣在接受笔者采访时预测,“制造智能机器人并让它进入家庭生活就像使用电脑一样得到普及,人工智能机器人 技术将快速发展将成为引领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第四代战斗机F-22战斗机服役之后,美国就开始展开了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但是,美国空军乃至五角大楼 高层意识到,新一代战斗机的竞争将不再是机械性能和飞行员素质的较量,而是人工智能的比拼。所以,“作为航空工业的掌门人,我深刻的意识到,航空产业的发 展必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新起点。”

令人感到遗憾的是,目前很多人却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然而,就在我们努力挑战自身的保守思维时,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位计算机专家彼得阿贝勒等人却于近日研制出了一种安装在无人直升机上的新式人工智能软件系 统,这种系统能够使无人直升机学习和模仿其他人工操控直升机的各种飞行动作。在进行这项实验时,研究人员用无线电操控另一架直升机,重复作出相同的飞行动 作,而智能直升机就像“学生”一样在一旁认真“观察”,进行记录分析,辨别每一遍动作的细微不同,然后准确重复每个动作。阿贝勒介绍说,人的操控都可能出 错,但直升机学习起来却“轻而易举”,包括翻转、滚飞、筋斗以及“飓风式”飞行等,甚至比“师傅”做得更好。

“中国自主研制的歼-10、‘枭龙’战斗机,‘猎鹰’教练机在珠海航展上一亮相就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然而,仅仅关注一个产品的发展还是停留在非常低的 产业意识层面上。要知道,没有强大的产业作为支撑,哪里会有先进的产品!相比之下,西方国家始终关注的却是整个产业的品牌,例如波音、雷神、洛克希德马 丁等这些代表‘产业价值’的公司品牌,这些品牌可以像变化魔术一样,源源不断地推出代表着最新‘产业价值’的产品。”林左鸣认为,长期以来,国人之所以没 有建立起关注“产业价值”的思维意识,主要是因为,“思维定式使我们只去思考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产品,而忽视了看不见的‘信息态’对产业发展的影响,这 不能不说是我国整个工业发展的一个悲哀!”

航空产业是具有极大虚拟价值的产业,航空工业支撑着一个国家的国防力量,支撑着一个国家的高科技产业,所以它是一个国家在世界上给他人信心的标志性产业。 对此,林左鸣表示,要想作为航空工业强国没有一个在世界上举足轻重的航展是不行的。中航工业非常看重珠海航展的价值,这次我亲自给空军许司令、邓政委写信 与中国空军联手打造珠海航展的品牌,下一届还会尽可能地邀请更多的发展中国家来参加珠海航展,给他们足够的礼遇,结成广泛的合作,联合把珠海航展打造成为 发展中国家航空工业的品牌。这些举措对于提升中国航空工业的虚拟价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要知道,没有品牌价值,没有公众的信任度,是根本就卖不出去飞机 的,没有客户的支持也无从谈起发展航空工业。

对大国和强国来说,它们深知航空工业关系到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的大局,与国家利益息息相关,因而无一例外地将其列为国家的战略性产业。强国都不遗余力地支 持其航空工业的发展,国家元首亲自过问,担当民用飞机的推销员。有个很典型的事情,空客下决心要甩掉亏损的帽子,空客的总裁下决心要裁员一万人,下岗份额 最多的是法国和德国,这个时候,法国总统希拉克和德国总理默克尔两个人专门开会,研究这个事。他们对航空工业的重视程度可见一斑,做好航空工业在西方强国 也是政府首脑的重要任务。与国家利益紧密相关的重要领域,任何一个国家都会牢牢把握自己的优势。没有国家力量和国家意志鼎力、全过程的支持,仅靠波音和空 客自身力量,根本不可能形成目前对全球大型民机市场的完全垄断。号称平等其实不平等,谁拥有强大的军工力量,谁就处于优势地位。

未来的航空工业,依然是焕发无限青春、具有无限魅力的产业,航空工业将继续是大国搏弈的高端平台,航空工业依然是大国强国称雄称霸、快速发展的利器。没有 像样的空中力量,不仅谈不上在国际事务中有发言权,甚至连国家的主权和尊严都难以保证。“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一个有效支撑我国大国地位的强大的航空工 业必将在和平发展中崛起,为中国赢得应有的地位和尊重!”林左鸣如是说。

…………

2008年两会之后,林左鸣对吴光辉说:“你说20年后中国的商用飞机会赶超波音和空客的飞机吗?到那个时候,咱们可都70多岁了……”

吴光辉回答说:“会的!一定会的!那时候天空上,不仅有我们的‘翔凤’飞机,还会有ARJ21-900飞机,当然,还有我们的大型客机!”

20年后我在做什么?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在接下来的20年间,中国的航空工业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将会开启一个崭新的时代,也将迎接空前的挑战,这种 挑战几乎涵盖了人类生活的每一个层面。而笔者,当然也包括这本书的所有读者们,也将会和他们拥有一份共同的记忆,一段属于这一代人、这个行业、这个时代的 记忆!我们有理由记住这一切!我们也有义务记录这一切!因为有了他们!他们在世界上擎起了一面旗帜——中国国旗!他们再造了一个魂魄——中国民族工业!他 们使我们热血沸腾,使我们对这个产业充满敬意!

2008年11月28日,ARJ21-700飞机首飞成功。

美国思想者网站对此评价说:希望中国人能将自己的飞机产业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奋力发展,最后能追赶上空客与波音的高度。

比赛才刚刚开始!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