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被忽视的军事家! -- CCCP007

共:💬43 🌺14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被忽视的军事家!

从中文网的军事BBS中,元帅和大将的较量在各军迷中是一个长久不衰的话题。论粟大将还是秃帅那个强的,有论刘帅或者彭帅那个好的。但总的俩说,各大野战军中,一个着实被遗忘的的方面军战役指挥者被遗忘了!

他直接指挥的战役,上有司令政委,下有各纵队首长。而建国后迅速调离陆军,授衔时因为资历而只被受上将军衔。他就是刘亚楼。

做为中国可哀的军迷,大约没人会说刘将军有什么才华。而我的看法并不这样。

中国的现代军事历史,在中国打过不多几次现代化战役。一是雪峰山。二是锦州,三是天津。

说到这肯定大量的朋友发来抗议信说我胡扯,那我就先胡扯一下我认识的现代化战役。总的来说,现在理解这个现代化战役呢?

中国是一个很讲传统的国家,它的军事也是这样。通观中国历史,中国的战役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讲究排兵布阵来个君子之战。讲的是君子死而冠不免!这样的战场通常是和欧洲十八世纪前一样,大家排好队来斯杀。而一战开始,因为机械和工业化的作用,战场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的改变。

象一战的战场,取得胜利的不再是一两对勇猛的军队,而是强大的物质基础的胜利。这开始的工业化战争到二战达到了一个颠峰。

这样的战役是怎么样的?二战各战役,数的是兵力和火力的有效使用和物资的有效使用。攻防双方,很多时候决定战略意图的看的是战备物资和火力使用。库尔斯德会战,苏军的指挥部的参谋们在对敌的每一平方阵地所使用的兵力,火力和使用方式都严格地标示出来。明确到每一个班在火炮或者航空火力后推进的速度和距离。准确地利用火力达到的毁伤效果来完成战役的时间进度。

而同期中国的军队已经国家没有工业化,而且也没有这样的意识,所以,中国的军队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可以算是现代化战役的少得很。

中国的军队讲的是战役目的和总目标,有时候战役属于辅助性质。比如凇沪会战就是为达到某种战略目的而打的。

这样,中国军队就没有战役的总体规划和现代化的战法,而是保持雇佣军式的作战。

解放战争中,国军也没有所谓的现代模式的战役支撑系统。所以共军也是和国军打的是运动战。

中国军队和日本军队都是一样的模式,通过集中兵力和火力打击敌人的一个点,期望从这一点的突破而造成敌整个战线的崩溃。虽然这种战法在中国战场敌我双方(中日,国共)打的得心应手,但中国军队在战役上没有象现代一样的打法,也就是工业化的打法。

锦州之战,三十一小时就打下了,而太原之战,用了四个月。血流成河。这就是差别。

这在战役指挥上有什么差别呢?这就是要害所在。

在锦州外围拿下后,东野停了一天。为什么停了?调整部署。等待弹药。

在弹药送到后,三十一小时解决战斗。而太原的是围了四个月。总结锦州之战的时候,一个很重要的是解放军的火力发挥和火力的精确使用是迅速突破敌的重要因素。而太原战役就没有这样的突破,而是强调一点上的突破。所以敌我双方就围着这一点反复搏杀。

谁都知道,集中兵力使用。敌人也同样知道。一个城池或者一个战役,那里会被攻击大家都清楚。一战到后来发展到双方军队延翼竟走。把战线越拉越长。

因为你在一个方向派出力量敌人也同样,那大家做的都是无意义的。而战役的一些核心,这样面对面的搏杀是经常有的。如果战役指挥上,没有争取尽量敌迅速把敌人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迅速大夸,那战役的不确定性就相当多。

锦州之战的特点就在于全面地从各方向都彻底地对敌形成有效打击,所以敌人迅速崩溃。这样有物资的因素,但最大的因素还是战役指挥上。这锦州之战前的三打四平和长春之战,打法都是原来的打法。突破一点,震撼全线。但敌人以是重点防守。结果是大家拼了命还是取不到理想的效果。

锦州战役,把地阵地各方向都进行了有效的,志在消灭敌阵地之敌的打击。所以锦州十万守军就连有效的战略预备队都没有。因为这样的打法各方向都受到严重的压力。分不出人来。于是某一点一旦被击破,那整体上就输了。

济南战役,攻城一星期后连野司的决心都动摇了。最后是许世友上将拼命打下来。这原因就是打法上和以前的一样。和东野的火力兵力精确计算的打法不一样。三野打法是按传统的打法,也就是集中打一点。敌人刚好熟识这一套,重点进攻碰上重点防守。死嗑!

天津战役,陈长捷的十万守军,工事完备,弹药充足。只守了二十九个小时。这是刘亚楼将军直接指挥的。而新保安打三十五军,华北的各兵团花了极大的伤亡代价打了下来。和同期的天津的差别,那真的很大。

刘亚楼将军这两战,重要的是苏联的经验,火力和兵力的有效使用和战役打击的有效上的有机结合。而同期解放军各将领,没有一个人会这样的打法。包括秃帅。

实际上,这样的打法才是战役一个现代模式。第一次伊拉克战争,一百天的空中打击。伊拉克的有生力量和技术装备都被打跨了。所以三天地面战就解决问题。而伊军梦想着有效力量的重点防守。没有对应的打击能力和相对的战法。所以输得一塌糊涂。

所以刘亚楼说的上的战役就那么少数几个,但这些战役的科学和有效性,实在在当时的将领中独一份。同样是伏龙芝的师兄刘伯承就没有这样的表现了。

就刘亚楼这两次战役,就可以看到现代打法和传统打法的差异。也奠定了刘亚楼的军事才干。可惜命呀,到他发挥的时候,战争已经是尾声了。解放后迅速掉任空军司令。所以陆军战役这一块刘亚楼上将的建树就没人注意了。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