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我的TOP TEN之名与实难相孚的中国名将之一 -- AleaJactaEst

共:💬43 🌺22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我也评一下!

中国人的传统有一条很淡好的东西是”隐恶溢美”,尤其是在为人竖碑立传时,往往看传主生平会把人看得血脉贲张,到最后想想不免说过了头让人心生疑窦:如果他老人家真那么牛,后来的史书岂不要改写?再去和其他人的传略一比对,问题就出得大了,往往一件事几样说法,说来说去让人犯胡涂.我就这样上过好几回当,上当到和人争了半天才发现自己和别人简直说的不是一个人一件事情.据我所知,历史典籍里靠不住的东西恐怕占了一半以上,越到晚近越是窜改得厉害…这回看大家说到李广事迹,不由得想起和李广相类的几位,依我看来,名与

实难相孚,但可怪的是史家向来明白写着了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而大众的印象和民间的口碑依然如故.今天列个TOP TEN,恭候大家伙儿丢出成吨的砖头来砸我.

1李广

飞将军的个人武勇是没得说的,射术惊人.不过单是武勇,倒也不见得能成为名将;同样的日本名将”东海道一弓取”今川义元氏,虽然在桶狭间被织田天魔王一阵雨中奇袭干掉,人家毕竟有上洛的雄心.可我们飞将军在右北平打了六七十仗,有什么胜绩值得说的倒也没有----倒是给人匈奴生擒活拿过一回.虽然他逃亡回来的过程惊险刺激,我看这与名将恐怕是极为身份不合的,除非他是一开始就想当兰搏不想当将军…后来随卫霍三次打大仗,人人建功,他就是没运气,我看这也是不无原由的.引军失道,看底下朋友说是大将军陷害他不给向导,真让人哭笑不得了,你自己做将军的难道连这点准备都没有,要人家大将军为你当保姆?要你是吃干饭的? 说起来,他比同姓同地活动的燕李牧差得太远,比自己的后辈李陵也相差甚多.其一副郁郁不得志怨天尤人却不想想自己的作风,让人觉得他倒霉也倒的有理.

做这类的评论首先要有个基本的标准才可以开始,这篇文章始终没有这样一个前后一致的标准,所以得出的这些结论大多于事实相去甚远。给一个人做最终的结论,也就是所谓的盖棺定论,强调的是要完整,全面地来看一个人一生的表现,不能片面地看一段时期,或者是一件事情的处理。这篇文章有较明显的以偏概全,断章取义的倾向。

李广都不放在眼里,真是是厉害!史记有几句说李广:文帝曰:“惜乎,子不遇时!如令子当高帝时,万户侯岂足道哉!”这是皇帝说的。典属国公孙昆邪为上泣曰:“李广才气,天下无双”这是当时的大臣说的。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这是李广的对头说的。 广居右北平,匈奴闻之,号曰“汉之飞将军”,避之,数岁不敢入右北平。这是李广的敌人对他的评价,和对他敬畏的具体表现。这些人的评价想来比任何人都能说明问题。

李广战场上的表现也并非是那么不值一提。

匈奴大入上郡,天子使中贵人从广勒习兵击匈奴。中贵人将骑数十纵,见匈奴三人,与战。三人还射,伤中贵人,杀其骑且尽。中贵人走广。广曰:“是必射雕者也。”广乃遂从百骑往驰三人。三人亡马步行,行数十里。广令其骑张左右翼,而广身自射彼三人者,杀其二人,生得一人,果匈奴射雕者也。已缚之上马,望匈奴有数千骑,见广,以为诱骑,皆惊,上山陈。广之百骑皆大恐,欲驰还走。广曰:“吾去大军数十里,今如此以百骑走,匈奴追射我立尽。今我留,匈奴必以我为大军之诱,必不敢击我。”广令诸骑曰:“前!”前未到匈奴陈二里所,止,令曰:“皆下马解鞍!”其骑曰:“虏多且近,即有急,奈何?”广曰:“彼虏以为我走,今皆解鞍以示不走,用坚其意。”于是胡骑遂不敢击。有白马将出护其兵,李广上马与十余骑奔射杀胡白马将,而复还至其骑中,解鞍,令士皆纵马卧。是时会暮,胡兵终怪之,不敢击。夜半时,胡兵以为汉有伏军于旁欲夜取之,胡皆引兵而去。平旦,李广乃归其大军。 这一段要是好好的读一读,李广在战场上对敌人的了解,对部下的统驭能力,对战场形势的分析,决策的准确,以及强大的自信心,当然还有最为作者诟病的武力应该就了解的差不多了。古之名将在这种情况下,不知道有谁做的比李广更好。

关于李广的三次出征史记上这么说。

第一次 元朔六年,广复为后将军,从大将军军出定襄,击匈奴。诸将多中首虏率以功为侯者,而广军无功。 这一次应该是个胜仗很多人得以封侯,而李广不知道是什么原因“无功”,这当然是个很大的污点,但无功并不是有过。这两者是有区别的。还有要提醒一下,这里的大将军是指卫青,先记住这一点,下面再仔细讨论。

第二次 后二岁,广以郎中令将四千骑出右北平。博望侯张骞将万骑与广俱,异道。行可数百里,匈奴左贤王将四万骑围广,广军士皆恐,广乃使其子敢往驰之。敢独与数十骑驰,直贯胡骑,出其左右而还,告广曰:“虏易与耳!”军士乃安。广为圜陈外向,胡急击之,矢下如雨。汉兵死者过半,汉矢且尽。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射其裨将杀数人,胡虏益解。会日暮,吏士皆无人色,而广意气自如,益治军。军中自是服其勇也。明日,复力战,而博望侯军亦至,匈奴军乃解去。汉军罢,弗能追。是时广军几没,罢归。汉法,博望侯留迟后期,当死,赎为庶人。广军功自当,无赏。 这一次的结果是有过,“广军几没”,原因是因为主力部队“留迟后期”就是来晚了,以至于李广被10倍于己的敌人包围。按基本的兵法常识这样的兵力对比只有一个结果就是被迅速的聚而歼之,但是李广却能坚守到援兵的到来,没有被敌人吃掉。他当时所面对的情况不单是10的敌人那么简单,军心的动摇,过半的伤亡,箭只的匮乏任何一点都是绝对致命的打击,李广根据不同的情况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从而避免了被彻底消灭的结局。当时的朝廷给他功过相抵也是很正确的决定,总不能死了那么多人,又没有完成战斗的计划,还给与将军奖励吧。而处置将军那又显然是错的,功过相抵也就是最好的选择了。

再看第三次 ?篡COLOR=blue]后二岁,大将军、骠骑将军大出击匈奴,广数自请行,天子以为老,弗许,良久乃许之,以为前将军。是岁,元狩四年也。

  广既从大将军青击匈奴,既出塞,青捕虏知单于所居,乃自以精兵走之,而令广并于右将军军出东道。东道少回远,而大军行水草少,其势不屯行。广自请曰:“臣部为前将军,今大将军乃徙令臣出东道,且臣结发而与匈奴战,今乃一得当单于,臣愿居前,先死单于。”大将军青亦阴受上诫,以为李广老,数奇,毋令当单于,恐不得所欲。而是时公孙敖新失侯,为中将军从大将军,大将军亦欲使敖与俱当单于,故徙前将军广。广时知之,固自辞于大将军。大将军不听,令长史封书与广之莫府。曰:“急诣部,如书。”广不谢大将军而起行,意甚愠怒而就部,引兵与右将军食其合军出东道。军亡导,或失道,后大将军。大将军与单于接战,单于遁走,弗能得而还。南绝幕,遇前将军、右将军。广已见大将军,还入军。大将军使长史持□[繁体“备”字,“亻”换“米”旁]醪遗广,因问广、食其失道状,青欲上书报天子军曲折。广未对,大将军使长史急责广之幕府对簿。广曰:“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

  至莫府,广谓其麾下曰:“广结发与匈奴大小七十余战,今幸从大将军出接单于兵,而大将军又徙广部行回远,而又迷失道,岂非天哉!且广年六十余矣,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遂引刀自刭。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而右将军独下吏,当死,赎为庶人。[/COLOR]

这一次很明显是李广受了自己人的暗算,根本就不给他战斗的机会,其原因竟然是“李广老,数奇”这个令人哭笑不得的原因,李广在得知大将军要追究他失期的原因是慨然的表示:“诸校尉无罪,乃我自失道。吾今自上簿。”自己一个人承担了所有的过错,那本不是他的过错,他是和右将军在一起的,那时他的上级,那个右将军食其活了下来,但没人记住他的名字。李广在陈述了自己所遭受的不公正的对待后,淡淡一笑说到“终不能复对刀笔之吏” 然后淡淡的“引刀自刭”,男人,什么叫男人,将军,什么叫将军!所谓男儿到死心如铁,不过如此罢了。可恨我无能把李将军那时的悲愤痛苦道出万分之一。李将军那时其实是淡然的。他实在没有办法和那些燕雀飞的一样底,他试过,终于他知道了自己始终是没法做到和他们一样,于是他淡淡地说道:“不陪你们玩了,丢不起那人!”

看完这一节知道李广和卫青的恩怨后,在回想李广第一次的那个领兵的也是这个大将军,李广那次又遭受过什么哪?可惜没人知道了,因为李广笑了笑没有开口为自己的遭遇申诉。他觉得那太无聊了,推脱责任不是他的风格。

广廉,得赏赐辄分其麾下,饮食与士共之。终广之身,为二千石四十余年,家无余财。终不言家产事。广之将兵,乏绝之处,见水,士卒不尽饮,广不近水。士卒不尽食,广不尝食。宽缓不苛,士以此爱乐为用。 这是史记上对李广对自己的士兵的态度,“士以此爱乐为用。”这一句话就可以说明李广是不是个好的将军了。得到士兵的一致拥护和爱戴的将军,其实是个废物的还真的是不多,不读书却爱胡说八道的所谓清谈一族历史上从来都没有少过。

“广军士大夫一军皆哭。百姓闻之,知与不知,无老壮,皆为垂涕。”李广身后有知也会淡淡地笑笑,他是为他们战斗的。纵观李广一生守城时敌人闻名丧胆,攻敌时敌人闻风胆丧,怎么就得出了他无能的结论。他终身不候,这是最令他痛苦的一件事情,他得出的结论就是曾杀俘八百人,“至今大恨独此耳”一生征战沙场,杀人无数却只有一件值得悔恨的事情,就一件,这是什么样的军人?杀死敌人800人,有些人怕是要把杀俘说成杀敌而冒功领赏了。但李广却因此一生活在痛苦当中。

写这类东西好歹也要读过些文章传记才好下笔,怎么能不管懂与不懂开口就评,知与不知上去就喷?

突然想起前两年王朔评论一些作家,我看了后觉得王先生怕是闲极无聊,逗逗乐子的,也是其人不改本色的东西。看过就忘了,谁知道几天后看到金大侠开口说到,我和王朔是两个平行线上的人,永远不会相交,那意思是他是一代宗师,王是一个痞子。读完后我一口鲜血就喷了出来,金大侠何必如此,都是爬格子卖字为生的同道,怎么就毫无共同点了?

论起来王先生写的是当今社会,北京胡同,凡人小事,胡说两句也要考虑是否真实,总不能让李东宝对着葛玲来一个神龙摆尾吧?王先生再编故事的时候怕是狠下了功夫,遣词造句也怕是要精细些。金大侠写的是元宋明清,大侠美女,攻城略地,杀人越货,行侠仗义,我等凡夫俗子无缘亲眼见过那时的情景,听过那时的人如何说话,见过那时的人如何打扮,只能且信金大侠一回。金大侠一高兴就是一招亢龙有悔,一兴奋就是一把蒙汗毒药,没钱了就夜走千家,痛苦了就大开杀戒,我等众人只能是痴头傻脑的听着,谁敢出声?告诉你了那是武侠还偏要较真,怎么那么愚昧?也就是跟着做个傻子。

哎,突然很后悔读过金大侠的大作,金大侠,他是痞子自己都知道,你自重身份就是何必理他?您是大侠可怜他一下,留条生路给他可好?看着金大侠红光满面的坐在华山之巅,左拥右抱,真想走到大侠的面前,对着那张那张老脸啐一口,呀呀呸!

看来是我傻,写这个东西人就是想让人骂他,我竟然写了,还写了这么长!我是傻逼!我陪你玩了!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