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 -- 王威

共:💬88 🌺19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原创】所谓三皇五帝(下卷)——尧舜禹时代(4)

在这个看似换汤不换药的新官制中——

管辖东方行省的勾芒氏为羲仲氏所取代。

管辖南方行省的祝融氏为羲叔氏所取代。

管辖西方行省的蓐收氏为和仲氏所取代。

管辖北方行省的玄冥氏为和叔氏所取代。

那么管辖中央行省后土氏(共工氏,又即重黎氏)干嘛去了呢?

照理,羲和四子都和重黎氏一族大有渊源,世代结亲通婚。

肯定不可能这时候大家吃肉了,重黎氏反而只能在一旁吃菜。

再说没有一贯享有祭天权的重黎氏的支持,这新官制的合法性可就大有可疑。

上古之政治斗争,争的都是本族之权柄。因此必然出现一损皆损,一荣皆荣的局面。

羲和四子既作为重黎氏一支,分掌了四时四方之祭天权。则在这次政治大换血中,帝尧对重黎氏(共工)肯定是另有安排。

从《尚书》中之《尧典》上可知,日后帝尧还不时就国政请教共工(重黎氏)这位元老。

特别是对于治理大洪水的人选一事上,帝尧明知共工所推荐的鲧(大禹之父)并不是合适人选,但还是听从共工的意见,则可知共工(重黎氏)的权柄又尚在羲和四子之上。

那么共工(重黎氏)在帝尧时代当的是什么官呢?

文献上没有。

但是根据重黎氏历代以来专属民政,为帝颛顼、帝喾时代文官系统第一人的历史,其职务类似于今日之总理。

想来此时的共工(重黎氏)也必然官居帝尧时代整个官僚系统的最高位。

后来,帝舜在被帝尧禅让之前,曾被封为百官之长的“百揆”一职。以此反推,则共工当是帝舜之前的“百揆”。25

我们知道上古时代,每一次官制的变革,都围绕着天文历法之学的进步。

那么帝尧时代之初的新官制,说起来是很难让人心服口服的,因为我们对照羲和四子之主掌四时四方,和五大家族主掌的五大行省时代,并没有显著的突破。

这样就很难服众了。

怎么办呢?

我说过了,中国人啊,在搞政治上,不惟有大智慧,还有各种多如牛毛的小聪明。

既然没有显著突破,但是不是可以有一点点的突破。

再进而将这个一点点的突破放大,放大成显著突破。

比如我们看新中国这几十年,前有毛泽东思想,后有邓小平理论。这两个人,基本上定下了中国一百年内发展的基调了。

而且实践还证明,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都挺实用。

于是后来人也就只能在这上面缝缝补补了。

于是就有了江泽民的三个代表,就有了现在胡锦涛的“和谐世界”。

同样的,帝尧在历代以来成就的、很难以突破的天文历法,也来上了一个“一点点的突破”——他宣称,发现了一种可以用来当日历的植物——蓂 莢。

据说,这是一种奇异的小草,无巧不巧的,这种小草就生长在帝尧宫殿之中。

这种小草由每月的头一天开始,每日生出一片叶子,十五天后,每天落一片叶子,至月尾最后一天刚好落尽;

如果此月为小月(少一天),最后的那片叶子就只凋零而不落下。

帝尧将这种草命名为“蓂荚”,又名“历草”。 人们认为是象征祥瑞的草。26

这种小草在现实中可能有么,为什么偏偏就只长在帝尧的宫殿,而在别的地方没有发现呢?

因此,我们可以断定这是帝尧为了“维稳”,而采取的荒唐的手段。毕竟天文历法发展至帝尧时代,已经进入了成熟期,要再有很大的突破就很困难呢?

技术上既无法突破,那么只要换个概念重新包装一下。

就好比龙芯最初研制阶段,为了对国人有所交代,于是出现了买来外国芯片进行打磨。

这样的闹剧如果发生在科学上,当然是很无耻的。

但是帝尧用这样荒唐手段的愚民,则是为了应对激烈的政治内争,而做出的最无奈的选择。

这样的选择,恐怕是任何政治家放在了帝尧当时的位置,也会做出的。

这本书呢,花了很多的篇幅在谈天文,谈历法27。

很多读者肯定很不以为然,认为天文历法有那么重要么,不就是记录时间的一种方式么,一年365天和一年366天好像也没有什么区别,不影响日常生活。

其实啊,这正是因为我们目前正在享用祖先的成就,日用而不知。

近代著名的历史学家柳诒徵先生在《中国文化史》是这样说的:

上古时代,中国人建立的国家,都是以掌握天文历法为第一要务。而到了后世呢,则是以治理人民为第一要务。这是因为啊,后世的人只需要承袭上古时代所传下来的天文历法,什么时候播种,什么时候收成,历书上都写的明明白白,已经有了准确的时间。28

帝尧本人虽然在历法天文上任用羲和四子主掌,没有太大的突破。

但是,是他第一个将中国历法明明白白的记载在中国人的第一部文献《尚书》之上,而且他本人也是凛凛遵行,因此成为一个“敬授民时”的圣王贤君。

  从人类文化史的整个历程来说,《尚书·尧典》上的这段记载,也是极其重要的。它确定了中国人对于历法的设定和使用的年代,是世界上最早的文明之一。29

  而对于天文历法的重视,使得先秦时代的中国君主,对于掌握天文历法的巫师委之国政。这反过来又促进了天文历法之学的加速发展。

  可以这么说,中国上古时代,主掌天文历法之官地位之高,研究条件之优越,天文历法之先进,是世界其他国家无法比肩的。

  也因此,中国天文观测的历史之长,观测之精细,记录之具体,使古代中国的天文科技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

  19世纪奥地利人弗兰茨·屈纳特对此感到无比惊诧:

  “许多欧洲人把中国人看作是野蛮人的另一个原因,

  大概是在于中国人竟敢把他们的天文学家———这在我们有高度教养的西方人的眼中是种最没有用的小人———放在部长和国务卿一级的职位上。

  这该是多么可怕的野蛮人啊!”

  近现代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处处被列强欺凌,以至于很多人高呼自强的中国人,认为中国人之所以落后,在于对科技的不重视。

  其实,他们忘记了,四千年前的中国人,是再重视科技不过的了。这才有可能在中原崛起,横扫各族,奠定了中国文明之最初辉煌。

人类政治史上,从来没有一支政治势力会自觉自愿的退出属于自己的政治舞台,更何况是像勾芒氏、祝融氏、蓐收氏、玄冥氏这样一些历史至为悠久的大族。

更何况,他们个人之进退涉及到的本族之地位升降。

然而在陈锋氏和重黎氏的联手重压下,此刻,他们只能等待,等待一个契机,等待一个时机。

是以帝尧登基之初年,一切看来是那么波澜不惊。可是在这平静的政治局面之下,却是暗流汹涌、风雨欲来。

这些,帝尧随着对国政的认识加深,年岁之成长,智慧之提升,也慢慢的意识到了。

  现在,我们再一次将目光投注到帝尧身上。

  我们知道,即便在现代,政治家的个人形象也很重要,看看俄罗斯的普京,都快六十了,还要跑到西伯利亚去大秀他的肌肉,而且先后秀了两次。

  普京为什么这么做呢?就是提醒大家,作为领导人,我不但健康,还强而有力,大家一定要信任我,特别是在目前金融危机的艰难形势下。

  那么,帝尧的个人形象又是怎么样的呢?

  首先就是他身长十尺,长的高的人做起领导来,对下属有一种天然的威压感,这是一种优势。

  很多文献上又提到的“尧眉八彩”。陆小凤有四条眉毛,不难理解,古龙把他嘴上的两撇胡子都算上了。

  “尧眉八彩”就是说帝尧的眉毛有八种颜色。

  这可能吗?

  天生的当然不可能,帝尧又不是外星人。

  上古之君主,其实还有一个身份,我们往往忘记了。就帝尧而言,他首先是一个超级大巫师,其次才是人王。

  今日余存与南美和非洲的原始部落,往往可见其部落之酋长用各种颜料去染自己的头发眉毛,这当然不是为了时尚,而是为了告诉本族族人,自己是个有通天彻地之能的大巫师。

  纵观整个黄帝王朝,历数黄帝、帝颛顼、帝喾这几任君主,身上是超级大巫师的色彩浓一些还是人王的色彩浓一些呢?

  结论是不言而喻的。

  很多人谈起中国上古时代之君主,认为这些君主在各大族的制衡之下,肯定都是很民主的。每样决策都是经过大家详细讨论、共同研究之后,才付诸实行。

  其实未必尽然,整个黄帝王朝,每个君主在决策时,遇到太大的阻力的时候,往往会亮出自己的最后一张王牌,以天上神明之人间化身,强行推行自己的个人意志。

  所以呢?我们看到上古文献之中,帝王身上各种各样奇怪的生理特征,被浓重的记录下来,不要觉得太过奇怪。

  整个黄帝王朝时代,君主为了加强自身之上超级大巫师的色彩,文献除了记录下这些奇异的生理上看的见的特征之外,还记录下他们的特异功能或自我神话的宣传。

  比如帝尧宣称自己之所以能登上天下共主之位,是因为他曾经做过一个上天的美梦。

  这恰恰正因为这些帝王的自我定位首先是个超级大巫师,其次才是人王。

  了解了这点,我们也就不会对黄帝王朝时期的民主气氛有太多不切实际的美好憧憬和幻想。

  如果那时候真有民主气氛的话,那帝颛顼也就不可能介入共工氏与祝融氏的南方争霸战之中。

  

  帝尧除了个人形象加分之外,他的个人私德也让他作为一个领导人,人格魅力备增。

  看中领导人之个人私德,不惟中国人为然。

  领导人之个人私德,最为民众注目的则是节俭。

  《淮南子》一书上是这样称美帝尧的节俭:

  帝尧拥有天下,不是为着贪求万民百姓的财富,利用君位来享受安乐的,而是为百姓改变连年征伐战争、以强凌弱、以多欺少的混乱局面的。

  是以,帝尧亲自带头实行节俭、向民众昭示仁爱之心、让人们和睦相处。

  所以,他的住房是茅草盖顶、不加修剪,柞木为梁、不加砍削;

  乘坐的车子不加绘画,蒲草席垫不镶花边;

  祭祀用的食物不调五味,吃的主食不舂捣细;

  巡视狩猎只为推行教化,辛劳地奔波于三山五岳。

  这些难道是他所应得的奉养还不足以使他享乐而为此辛劳奔波?

  不是的,是因为帝尧一心为的是国泰民安、天下社稷,他在这当中并未获得任何利益好处。

  而到他年老衰弱、精力不济的时候,便将整个天下传给舜,这犹如倒退脱鞋一样简单容易。30

  即便今日之西方民选政府,领导人即便自身有钱,太过奢侈,也会被民众厌恶,是以法国的萨科奇,日本的麻生太郎都在这点上大失民望,也就不足为奇了。

  那么老百姓(这个老百姓不论中外哈)为什么特别注重领导人的节俭呢?

  因为按照逻辑来说,节俭必然清廉,清廉则不会盘剥百姓,有了这样的领导人,上行下效,老百姓就能攒点属于自己的钱。

  说白了,老百姓的天性正是最爱钱,才最在意领导人节不节俭。而领导人的节俭,如果是出自天性,那就更加妙不可言了。

  老百姓的这种思维惯性,到了现代社会,也不能颠覆,就中国来说,三年困难时期,老百姓听说毛泽东自己不吃肉,那个感动啊。

  但是节俭是不是真的对领导人治国有放大效应呢,不见得。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