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血色残唐——漫话五代史 -- 龙啸九天

共:💬18 🌺205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四)最后的洗牌

(四)最后的洗牌

韩全诲果然死翘翘了。

可却不是死在了朱温的刀下,而是倒在了李茂贞的剑下。

尽管几何时,李茂贞和韩全诲这俩个人曾为拥有唐昭宗这样一位含金量十足的人质而坐在了同一个酒桌上推杯换盏,并且,他们都不约而同的在酒杯中看到了自己未来的锦绣前程。

但是,在这个充满血色的时代中,无疑是没有不朽的友谊的,有的只是——

永远的利益。

当朱温率领着五万大军将凤翔城池围的水泄不通并大有血洗凤翔之势时,李茂贞这个审视时度的男人唯一能做的便是拔出自己的佩剑以一道极为凌厉的弧线在韩全诲的脖子上留下了致命的伤痕。

他太需要这颗人头了。

需要这颗人头来博取自己未知的锦绣前程。

朱温不需要锦绣前程。

自他奉驾还京后,他的头上便被唐昭宗聊胜于无般的加上了一系列冠冕堂皇的头衔——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大功臣,梁王,兼任各道兵马副元帅。

可野心勃勃的朱温却依旧不以为然。

让朱温以为然的是,虽然在帝国的官阶序列中,自己的头衔已经足以让人汗流浃背的了,但要命的问题是,终究还是有一个人踩在了自己的头上并堂而皇之的在龙椅上发号施令。

更要命的问题是,假如对如上命题仔细考究下去,这无疑是个天底下最大的伪命题——

唐廷之内所有人都知道如今真正那个一言九鼎的力量是谁,只不过,那个人却终究没能坐在龙椅上。

不错,这个人正是朱温。

朱温觉得,现在的他已不再需要唐昭宗这个男人在为自己本已锦绣的前程中继续无谓的添砖加瓦了,他需要的只是等待一个时机。

抑或说,一次洗牌。

政局的洗牌。

致命的洗牌。

最后的洗牌。

宰相崔胤有些蠢蠢欲动了。

作为一位末世帝国的宰相,崔胤是本不该蠢蠢欲动的。原因在于他每天的工作便是不停的周旋于唐昭宗和朱温这两个男人之间,去寻找一种巧妙的帝国平衡。

但如今,这种平衡却被一个人打破了。

李茂贞。

李茂贞打着“勤王”的旗号举兵逼近京城,而这样的谣言也促使朱温随之展开了另一项政治活动。

迁都至洛阳。

在崔胤看来,朱温的这次迁都与其说是单纯的政治行动,倒不如说是一种测试。

关于人心的测试——测试那些人可以为他所用,那些又不可为他所用。

从某种意义上讲,崔胤这个被称为“崔四人”的宰相本是可以被朱温所用的。

因为一直以来,朱温和崔胤这两个人在政治上都是穿着同一条裤子的。可现在的崔胤却不敢保证,在野心勃勃的朱温功成名就后,他会不会以一种比翻书还快的速度对自己翻脸。

也没人敢保证。

本着“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的原则,崔胤便联合京兆尹郑元规等人开始磨刀霍霍向朱温。

这一层图谋,狡猾的朱温还是看出来了。

所以,他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然而,以上的蠢蠢欲动却是及其有限度的。

困扰朱温的主要问题并不是在于以何种谋杀方式来解决崔胤、郑元规等这一干敌对势力,而是在于以何种罪名扣在崔胤、郑元规等人的头上。

他急切需要的是一种足以堵住天下悠悠众口且名正言顺的罪名。

很快,这种借口便出现了。

一个人适逢其时的停止了呼吸。

朱温的侄子,朱友伦。

事实上,在长安典禁军的朱友伦死因是很意外的——“击球坠马”。

可上述死因到了朱温的嘴里,却迅速的演变成了一场的政治谋杀。

一场由崔胤、郑元规等人精心策划、蓄谋已久的政治谋杀。

唐昭宗汗流浃背的坐在了龙椅上。

而正殿上的朱温,却是一副慷慨激昂。

这样诡异的场面,大约发生在朱友伦死后不久的某一天中。

的确,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在慷慨激昂的时侯都可以披上一件正义的外衣。

比如,朱友伦的死。

朱温的提交给唐昭宗的奏折观点明确、论证充足,那叫一个慷慨激昂、大义凛然,不由分说的让唐昭宗真的开始相信朱友伦是死于一场政治谋杀。

虽然在当时的大唐政局中,唐昭宗这个男人十分想很男人的偶尔影响一次政局,但朱温却不答应。

朱温唯一能答应的便是同意罢免了崔胤、郑元规等人的官位,并随即将这一干人在自己的刀下停止了呼吸。

那一年,大唐的天空不再相信眼泪。

朱温也不相信眼泪。

他只相信枪杆子和刀把子。

不但是相信,而且还要这些枪杆子和刀把子有所作为。

自唐末那场凄凄惨惨戚戚的迁都运动结束后,朱温便清清楚楚的发现如今帝国的人心已经测试出来。

继崔胤之后,又有一个人就注定是不可为他所用。

唐昭宗。

因为这个男人对骄横跋扈的朱温起了杀心。

他以绢诏的形式告难于晋王李克用、蜀王王建以及吴王杨行密,并很傻、很天真的希望以上三人可以借“清君侧”的名义来拯救自己最后的人生。

但,君侧未清,君终究是先倒下了。

朱温得知以上的消息后,立即拍案而起。他派遣自己的养子友恭以及部将氏叔琮、蒋玄晖等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的速度让唐昭宗停止了呼吸,并且,随后又将年仅十三岁的李柷扶上了龙椅。

就这样,唐昭宗这位唐朝的倒数第二个皇帝最终以一种很不光彩的形式结束了自己的龌龊人生。

当然了,对于上述的弑君行为,朱温事后还是很好的在表面上为自己开脱了罪名。

匆匆赶至洛阳的朱温声泪俱下的跪在唐昭宗的灵柩前,并以诛杀了养子友恭、氏叔琮这种大义灭亲的形式主义展现出了自己对大唐的一片赤诚之心。

尽管当时是,终究没有人知道朱温是否真的为唐昭宗流过一滴眼泪,可大唐的群臣们在看到朱温如此惊天地、泣鬼神的一哭时,他们也随之很识时务的开始刺激自己泪腺并加入了闹剧之中。

毕竟,没人有愿意在这样关系到自己脑袋的时刻站错队。

也绝对不能。

站错队的人都死翘翘了。

朱温令蒋玄晖诱杀唐室诸王,凡昭宗长子德王裕以下,共死九人。

更奏贬唐室故相裴枢、独孤损、崔远、陆扆、王溥等官,并发兵围捕,一古脑儿结果性命,投尸河中。

至此,朱温最后的洗牌终于完成了。

如今站在大唐之中的,留下的只有以唐相柳璨这个“一味媚温,屡替温谋禅代事”为代表的拥朱派,以及那个坐在龙椅上尚且分不清究竟自己和朱温之间谁是帝国一把手的小屁孩,李柷。

看着唯唯诺诺的唐哀帝,朱温笑的那叫一个春风得意、趾高气扬。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