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我在文革和改革中的心理感受:改革比文革更文革。 -- 万兹

共:💬285 🌺670 🌵48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我在文革和改革中的心理感受:改革比文革更文革。

  我在文革和改革中的心理感受:改革比文革更文革。

  一些人分析文革的功劳,说带来了中国人平等的观念。另一些人批评文革,说破坏了道德底线。我觉得都没有说到点子上。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两类人谈的对象都是观念和道德规范,属于文化范畴,不是政治和经济范畴,而他们没有说到是,在文化方面“改革”比“文革”更文革。

  下面以我自己的心理感受来进行说明。

  我记事的时候是文革末期,在一个三线工厂子弟校上学。所谓三线是当时为了备战而在西部的崇山峻岭里建的工厂。停课闹革命是在文革初期,其实也就一两年,不是说10年文革都停课,停不停课各地也有不同,不是全国统一。我们上小学的时候头两年没有课本,就是把毛主席语录当课本,所以我现在也能背诵一些毛主席语录。值得注意的是,就道德规范来说,当时是有的,不仅有,压力还不小,共产主义的道德规范要求其实是比较高的。说互相揭发破坏了道德底线,那恐怕是小题大做了。事实上,大多少亲属间还是不揭发的,互相揭发的本来关系就不太好。后来有人总结说,关键时刻还是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少数人的互相揭发即使有也是以共产主义道德为旗号,是有底线的。林彪说过:毛是以共产之名行孔孟之实。这才是说到点子上了。所以把现在道德底线的破坏怪到文革头上,是找错对象了。

  但文革对道德是不是有破坏呢?是有破坏的。道德底线没有触动但对道德的确有破坏,是用共产主义道德破坏了一些传统道德,用较高要求的道德破坏了平常要求的道德。

  其实道德包含了一种心理秩序,有心理秩序,平等观念就弱一些,没有心理秩序了,平等观念就强了。二者呈现一种反向关系。

  文革破坏了某些道德,也带来了一些平等观念,但说不上多严重。随后的改革才是令人叹为观止地破坏了所有道德观念,也带来了彻底的平等观念。

  我上中学时国家就开始“把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工作上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很多三线企业都迁回城市了。从80年开始,家里的生活明显变好。这个时候,共产主义道德规范还是起作用的,一直起作用到86-89年间。那时开始反思传统文化和文革文化,开始读书无用论盛行,开始掀起“河殇”浪潮。表面上看这时是向西方蓝色文明看齐,实际上这时开始了抛弃所有道德规范。欧美的新教文明是有道德规范的,而中国的西化者只知道皮毛,只以经济为中心放弃了道德规范的学习,使得中国既没有传统道德,又没有文革时的共产主义道德,也没有西方的新教道德,这才丧失一切道德底线,政府放弃了传统政府具有的道德教化的责任,全靠民众自己的良知来维持社会运转。所以说,要论对道德规范的破坏,改革比文革的破坏力强了千倍。在86-89年间,我个人的感受一方面是彻底放松,没有外部规范压力了,另一方面是是有点迷茫,做事情常常是不知道应该怎么做,就算是以利益为标杆,怎么才符合自己的长期利益也是不知道的。当时有一首流行歌曲叫“跟着感觉走”,正体现了时代精神。不过对理性大于感觉的人,连怎么跟着感觉走都不知道。什么都不知道当然就瞎碰,自然就具有平等观念,这样走弯路不少,到现在很多事情也没有搞清楚。

  现在又到了一个转折点,今后的工作恐怕不是以经济为中心了(西西河的经济管理栏目不知道会不会逐渐衰落)。那么以什么为中心呢?可能是以文化和意识形态为中心。所谓名不正而言不顺,把这个中心正过来,中国才有真正崛起的可能。从经济为中心转移到文化为中心,估计也需要10年时间。

  世界上的事情往往是相反相成的。道德规范都破坏了,也有他的好处。我在高中时第一次看到道德经,一时惊为天书,觉得世界上怎么还能有这种书,从此打开了一扇精神的大门。从此关注那些传统文化和道德,关注的重点在于为什么要那么规范,而不是把它当成理所当然的教条,也不是把它当成求生的工具,所以就比较真诚而不虚伪,这种兴趣属于原生性的。后来反思如果从小就接触过这方面教育,恐怕就不会有什么兴趣了。

  一个人的原生性兴趣在任何时代都可能会有,整个社会的原生性兴趣却需要某种特殊的时代背景。文革和改革就是这样的时代背景。有了这样的时代背景和需求,即将到来的中华新文化一定能成功建立起来。

  经历文革和“文革的文革”(即改革)以后,跟没经历过这些的华人比较,是很有意思的。

  从我跟台湾省人和新加坡人接触的感受来看,他们心里也是有某些平等思想的,台湾省人的造反精神好像也不弱,但头脑里面的条条框框比较多,台湾省人一般表现比较固执,新加坡人一般表现比较死脑筋。李敖说的台湾省人不算坏,有时还比较可爱,大概就是说固执得可爱吧。大陆的人比较不可测,因为没有条条框框规范,当然人人不同。

通宝推:四维立交,karman,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