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关于《通用规范汉字表》 -- 端娘

共:💬133 🌺192 🌵1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且慢,书法家似乎对部分字形调整也有意见

(2009-08-24)新华访谈:“通用规范汉字表”为何对44个汉字进行字形调整

参加访谈的嘉宾:

《通用规范汉字表》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师范大学教授王宁

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研究所研究员费锦昌

全国书协理事、书法杂志原主编周志高

[主持人]据媒体报道很多网友和市民对修改44字的字形持反对意见,对此,你怎么看?[08-2110:43]

  [手机尾号0120]不同意,国人已经沿用半个多世纪的汉字已经成为习惯,更何况改后的观感还不如原来。[08-2110:43]

  [手机尾号0440]不同意给汉字整形,整形的变化不大,纯粹多此一举,而且还把书法的美感改没了,给人以不伦不类的感觉。对这些反对的意见几位怎么看?[08-2110:44]

[周志高]调整当中应该说从我多年的书写习惯,包括书法家的习惯我大部分同意,但是也并不是完全同意。比如王教授讲的前面的“唇”字和“录”字,原来我没注意,现在看了一下,我们历代的书法家写这个“唇”字,半包围结构里这笔很长,下面的口是包在里面的,寸在也包在里面。现在要把它改为上下结构,上下结构的话其实这就改变了原来的书写习惯。[08-2111:00]

  [周志高]当然,有很多字已经改了但是这个字没改,我觉得从书写的美观来看,因为我们讲字形的调整是根据实用性和美观性为依据的,从美观性来讲写这个“唇”字这个笔长一点显得这个字小一点,这个字看起来比较稳不容易倒下去,褥的褥上面比较大下面写轻一点也比较好。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这个是不是可以暂时慢下来再改。再一个我看咱们说的这个“杀”字,原来楷体是一点,变成送体是变成一捺了,再比如这个“条”这边还是一个长点,这个字变成一捺了,我觉得这个应该统一也还是一点比较好。[08-2111:00]

[费锦昌]因为上面有了长点了。[08-2111:01]

  [周志高]书法界燕不双飞,两个捺不行就变成一个点一个捺,但是两个点也不行。但是我的想法是变长了写的时间反而放慢了,也不见得怎么样,所以我的倾向就是这种字不回避上面一点下面也有一点。[08-2111:14]

[费锦昌]通用子标里面有17个字是带钩再小点再小木,学生根本记不住,没有规律,哪个字是小木,哪个是大木。[08-2111:15]

  [主持人]但是时间长了也都约定俗成也不用背下笔就写出来了。[08-2111:15]

  [费锦昌]您说的这个对,但是对现在一代又一代的小学生进去以后都要经历一个死背的过程这个精力浪费就太大了,我们现在可能要习惯一下新的字形要稍微费一点力气,但是考虑到汉字规范化水平的提高,考虑到一代又一代便于学习我们稍微有点奉献也是应该的。[08-2111:16]

[王宁]我们现在有一个很基本的东西就是可改可不改的就不改。比如豆腐的腐我们就没改,糜烂的糜我们就没改而为什么侮辱的辱就改呢?原因是这两个不统一,统一了我们是不动的,但是不统一我们就要想办法让它统一,统一、化一、系统性是电脑用字的根本原则。在美观书写电脑字和系统性这两方面谁轻谁重我们有不同的意见,书法家们和网友们提出的意见我们也会去衡量,对于利害、利弊的衡量我们也会更客观。所以无论大家提什么我们都会非常欢迎。[08-2111:17]

[周志高]我补充一点,这次字形的微调当中,举一个简单的例子,那个茶字调成木去掉一钩,一般写木字偏旁比如姓杨,一般写这个木都是不写钩的,大家都能取得共识,但是从书法家的字来看少数人也带钩,所以这也不牵扯到你的写法,因为这是印刷用的宋体字的字形。茶字一般书法家写小木大部分都带钩,但是也有不带钩的,我今天也特别带来,平时我写也是带钩的,但是这次调整成不带钩。[08-2111:19]

  [周志高]你看这个是元代的一个书法家写的这个“茶”字,这个下面看得很清楚是不带钩的。做偏旁的时候这个木大部分书法家是不带钩的,少数带钩,茶字是大部分带钩的,少数不带钩。现在这是印刷调整的需要不带钩我觉得我们包括书法家应该同意这个的。[08-2111:19]

【frnkl注】俺还是想重新强调一下,五六十年代设计简体字字形的专家也不是傻子,他们的设计肯定是有依据的。周志高关于几个争议较大字的的说法可以做个参考。


本帖一共被 1 帖 引用 (帖内工具实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