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唐朝糗刺客 -- 无心之云

共:💬25 🌺106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唐朝糗刺客

唐朝是个刺客盛行的朝代,唐传奇中刻画了空空子、精精子、聂隐娘等等刺客形象。他们武艺精湛,行踪奇诡,是职业刺客。但他们是小说稗史中的人物,算不得数。我现在要说的是史书中记载的几个刺杀案件,其中的刺客,他们无名,但他们是真实的。

不过,我要讲的是几个或几批不称职的刺客,有的甚至还很糗。

刺客的首要必备条件是什么?无畏。无畏,是睥睨天下而养于丹田的精神。刺客的无畏,是视杀天子如杀草民的平等,是视杀孟贲如杀懦夫的平等。他们只有选择性的目标,没有选择性的无畏。刺客们做的是杀人的事,虽说是暗杀,但暗杀进行时或暗杀完成时都存在被发现被抵抗以及被反杀的可能,如不抱无畏精神,那肯定难以成事。

因此,无畏并不等于不怕死,无畏是大勇,永远无须鼓勇,反而有余勇可贾。而单纯的不怕死,往往要靠狂热的迷乱来维持。那种勇,不恒定,是小勇。

武德八年,玄武门事变前夕,齐王李元吉派遣刺客前去刺杀尉迟敬德。尉迟敬德当时是秦王府左二副护军,是秦王李世民的心腹死士。李建成、李元吉曾试图收买,不成,李元吉便打算除掉二哥的这个左膀右臂。

齐王李元吉也掌兵,因此刺客应该是他麾下的军士,或一人,或数人。这些军士,上过战场,敢于杀人,不怕死,百战锋镝而余生,验证了他们的武艺。再加上对他们恩养多年,他们的忠诚也毋庸置疑。有这样的人选,齐王再怎么如正史稗史中描述的那样一无是处,也不会舍此而求虚无缥缈的剑侠豪客。李元吉本人深谙武艺,但曾在与尉迟恭的比试中大受挫折,被尉迟恭连续三次将他的武器长矟夺去。因此,刺杀尉迟恭,李元吉不会只派一个刺客,他会同时派上几个刺客前去,增加成功的几率。

这批刺客潜行到尉迟恭的府中,看到尉迟恭的家门重重敞开,敞开的门犹如路标,一路将他们引到尉迟恭的寝室之前。寝室的门也大开着,尉迟恭就安然睡在床上。

刺客们踌躇了,象中了空城计的司马懿。不过,他们不是担心里面有埋伏,而是在看到尉迟恭这般有恃无恐时,害怕了。他们看过或听说过尉迟恭“每单骑入敌阵中,敌丛矟刺之,终莫能伤,又能夺敌矟返刺之。”知道那是何种程度的武勇。万军之中,丛矟之下尚能来去自如安然无恙,凭他们几个,能杀得了吗?他们几个人的小勇加起来能压得过尉迟恭的骁勇吗?但即便明知杀不了,他们负有使命,怎么也得尝试一番吧?他们个个视杀人如草芥,但战场上养成的胜者无敌的观念使他们对这个勇冠三军的人充满了敬畏。在别处他们可不怕死,在来时的路上他们也不怕死,但在此地,看到尉迟敬德,他们害怕了,不是害怕死,而是单纯的害怕。他们的勇气消失了,他们连尝试一下的愿望都没有,就此撤出,宁愿回去领罚,或者亡命天涯——那左右也逃不过死。

秦舞阳十五岁开始杀人,领命刺杀秦王嬴政之前,燕国无一人敢对他斜视。然而一踏进秦王的宫殿,便面无人色,肝胆俱裂。他的杀气被秦王嬴政的气场给压制住了。刺杀尉迟敬德的那些刺客,也是如此,被尉迟敬德的气场给压制住了。

作为刺客,这批人显然不称职。一往无前而来,一无所获而返。他们以为不怕死便万事不惧,可是他们感到了不是怕死的害怕。

做刺客的次要因素是什么?无情。无情是超越道德范畴的职业情感,是不受人间评判的冷血灵魂。刺客执行命令时,本已与社会规范背道而驰,若无与社会规范决绝的冷酷,那就将造成双边撕裂,万难成功。

贞观之治的创造者李世民一共立过两个太子,在唐高宗李治之前为太子的是李治的大哥李承乾。李承乾为太子时,储位一直不稳,和他竞争的是四皇子魏王李泰。李承乾为对付李泰,私养了一批刺客,准备刺杀李泰,但不曾执行过。这批刺客,李承乾使用过一次,是用来刺杀他的东宫属官太子詹事于志宁的。

太子詹事是东宫大管家,但于志宁却过多干涉了李承乾的私生活,触怒了太子李承乾。李承乾就将原本打算用来对付魏王李泰的刺客,派出刺杀于志宁。

这次派出的是两名刺客,一个叫张师政,一个叫纥干承基。两个刺客找到于志宁的家时,看到这位东宫大管家住的房子竟然是茅草屋顶,简陋得不成样子。两位刺客见于志宁这般清廉,下不了手,两手空空地回去了。

此前刺客因发现刺杀目标人格高尚而放弃行刺的有春秋时的鉏鸒,他受晋灵公和大臣屠岸贾的指使去刺杀执政赵盾。鉏鸒见赵盾五更即起,穿戴整齐准备上朝,认为他是一个忠臣,不忍杀他。但鉏鸒身为刺客,既然不能无情杀忠臣,违背了自己的使命,便无颜苟活于世。他放弃了刺杀任务,选择了自杀。

然而,张师政和纥干承基与鉏鸒不同,他们作为刺客,因被刺杀目标感召,放弃了刺杀任务,但他们却很恬然地回去复命。学燕太子丹全心全意供养死士的李承乾,看到派出去刺杀于志宁的两个刺客一副道德派嘴脸回来复命,说对那样的好人下不了手时,肯定既愤怒又后悔。肉包子打狗是一去无回,肉包子养狗这狗还不咬人,同样白瞎了那些肉包子。李承乾没对那两个不称职的道德派刺客怎么惩罚,只将他们冷落了下去。以至于纥干承基在东宫这边呆不下去,跑到齐州投奔了齐王李祐。后来李祐造反,纥干承基作为同谋犯被收审,他将他原先所知道的李承乾的谋反计划供了出来,把李承乾拉下马,自己登上平棘县公的位置。这是后话别题,暂且不提。

其实,张师政和纥干承基或许并不是因为对于志宁高山仰止才放他一马,而是他们知道,杀于志宁这样级别的朝廷命官,太子是藏不了他们的,迟早官府会查到他们。到时,他们不是被官府拘押而去,便是被太子灭口而亡。他们没有刺客不计自身后果的精神,将他们归于门客类更加贴切。

无情的刺客,往往是托付人国士级的朋友。显然,李承乾没有给张师政和纥干承基这样的信任感觉。

李承乾接受这次的教训,后来东宫另一个属官左庶子张玄素规劝他花钱控制点,令他万分不高兴时,他干脆弃府中那些刺客不用,只派遣一个户奴,埋伏在张玄素上朝的路上——也不上他家了,怕又是一座茅草屋顶的房子,户奴再被感动——用大棰敲打张玄素,张玄素被敲打醒了,以后再不敢劝谏。不过,当时的敲打差点没要了他的命呢。

到底,还是户奴的混不吝有点接近无情。

除无畏、无情之外,刺客还应具备什么条件?武艺。如果说,无畏、无情是软件的话,武艺就是硬件了。伟大的刺客荆轲曾和鲁国一剑术大师勾践探讨,到底是剑术重要还是气更重要的问题。剑术就是武艺,气就是无畏、无情的精神。勾践的答案是剑术比气重要,荆轲认为气比剑术重要。俩人谈僵了,勾践厉声呵斥荆轲,然后他就看到荆轲屁滚尿流地逃跑。后来,勾践听到荆轲刺秦王的消息,才明白自己原先将荆轲视为胆小鬼是多么的荒谬。不过,他还是认为,荆轲刺秦之所以未能成功,原因在于他对剑术缺乏训练。反观另一位伟大的刺客聂政,孤身仗剑刺杀侠累,仗着剑术精良,冲开侠累的层层护卫,白虹贯日,刺杀成功。所以,一个好的刺客,无畏、无情和武艺,缺一不可。

开成三年,甘露事件三年之后。正月,甲子,晨。宰相李石骑着马从亲仁坊沿启夏门大街,往北去大明宫上朝候班。一干仆从前呼后拥,逶迤而行。从太和九年至今,三年以来,每走在这条街上,李石心中都不很安稳。二十三年前,宪宗皇帝的宰相武元衡便是在这条街上被李师道派遣的刺客刺杀了的,当时武元衡就是在去早朝的途中。武元衡被刺后,朝廷为保护其后的宰相,从内库拨发弓弩、陌刀装备金吾卫士,由他们护卫宰相,下朝时一直送到建福门。这一措施虽然实际效用不大——没有谁会在皇宫内刺杀宰相,但象征意义还是有的,即向有准备向宰相下手的谋主警告,皇帝是保护宰相的。不论在何时何地刺杀了宰相,皇帝必会追究元凶。甘露事件之后,这项象征意义大过实际效力的仪卫被掌权太监仇士良给取消了。仇士良取消金吾卫仪送宰相的措施,是不是在暗示,宰相的安全已不被皇帝保护?或者说,皇帝已不能保护宰相的安全?三年以来,李石一直都很为自己的安全担忧。特别是上朝时走在这条大街上时,更是如此。但他只能听天由命,他不能也无力先发制人。

因此,当一只利箭朝他射来,擦着他的耳轮而过,那一点点麻酥酥的感觉,立刻被他放大无数倍。他大声尖叫,不等第二只箭射来,下意识地将马头往后拉,马被他反常的举动惊到,回过身就往家宅跑去。好在他的仆从们不等他第二声尖叫发出,早已鸟兽而散。他的马不受阻碍,一路狂奔,跑向亲仁坊。

那躲在暗处射箭行刺的刺客,本想这一箭没射中,但能将李石的仆从吓走,然后他再跳出来,将李石的马牵住,走十几步,到一个较为偏僻的地方,用佩刀将李石的头斫下,就跟二十三年前那个刺客前辈刺杀武元衡的步骤一样。谁知道还没等他跳出来,李石的坐骑就载着李石跑得没影了。

真不知道这个武艺稀松的刺客如何回去向仇士良交差,他真该早点将弓箭练纯熟些。

再说李石,他的马载着他轻车熟路奔向亲仁坊。马受惊了,一心想着跑回马厩,吃几根草平息下砰砰的心跳,所以在过坊门时也毫无放慢脚步的打算。另一个埋伏在亲仁坊前的后备刺客,远远的看见李石跑回来了,知道前边的人没得手,于是等马跑近了些,跳了出来,挥刀向李石砍去。一砍,空了,地上掉下几根马尾巴。那马只晃了一下,就跑进去了。里面再没有刺客。

后备刺客眼见如此,也只好对自己的刀赞叹一声:好刀,吹毛断发,这么快的马也能砍下几根尾巴!

李石在这场刺杀中侥幸延命,但受了惊吓,上书坚决求退,仇士良也算是达到在朝堂清除异己的目的。他派出的那名刺客,箭术虽然略差,不过,他射出的箭从最终的效果来看,当得起那句“虽不中,亦不远”的话了。

通宝推:威尔谭,龙驹坝,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