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孝文帝:是历史伟人还是民族叛徒? -- 司马水镜

共:💬91 🌺17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俺也扯两句,新手,大家多包涵

孝文帝汉化是势在必行。北魏发展到他那个时代,下一步自然是争取实现大一统,而要大一统,除了经济、军事上的优势,还要争取南朝民众思想上的认同,这就要争正朔,争正朔,必然汉化。这是主观思想上的实际需要。

还有客观形势上的必然。历代进入中原的少数民族,除非他们时刻打算退回塞外,只要打算在这扎根,就避免不了汉化,作为统治者进来的也一样,要以少数人统治人数多得多的中原人民,要想行政有效率,想管得好,就必然要迁就当地文化,入乡随俗嘛,否则统治是不可能稳定的。满洲的历史是个很好的例子。国语骑射,在关外行得通,关外汉人与满人的比例虽然不清楚,但满人在那一片地界还可以维持自己文化的优势,那个时候是汉人满化。可是入了关就不行了,国语骑射最后连满人自己都抛弃了,这一天其实打多尔衮下令满人集体内迁的时候就注定了。但是他是宁可待在关外,遥控中原呢,还是冒着汉化危险集体内迁,巩固统治呢?这个选择不难做。孝文帝在是否要汉化的问题是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是汉化以谋求大一统呢?还是坚持旧俗,尝试以鲜卑风俗统一中原,哪个途径更可能成功、代价更小呢?孝文帝不过是作出了自己的判断。

改不改是个立场问题,改好改坏是个方法问题。从当时北魏的状况看,孝文帝认为自己采取的是正确立场。从后来北朝的历史看,似乎也证明他的立场不错。虽然后来曾一度反过去胡化,但终究是由北周而隋而唐,一路汉化,终至大一统。汉化与不汉化的差别从元与清的历史也可以看得很清楚。至于改好改坏,好象一直到清也没找出更好的办法,孝文帝有政策失误是不可避免的,从这点来说,后面几代北魏皇帝不能及时纠正错误,导致北魏速亡,更让人感觉遗憾。

还有一点,是李凭说的,孝文帝迁都有摆脱冯太后阴影的想法在内。原本他在平城连坟都修了,就在冯太后墓旁边,大约是修给老太太看的吧。冯太后一死,他就迫不及待迁都了。

至于说他是鲜卑奸,那是以成败论英雄了。其实汉文化本身是个大大的杂烩。说极端一点儿,从炎黄大战那时起就是不同部落文化的混合,混来混去,好象一锅老汤,虽然从没换过底子,可是不断加新水、新料,你说它还是原来那锅汤不是?也是也不是。要是照鲜卑奸的说法,所有那些提倡过汉化的少数民族人物,或者在汉以前,认可中原化的失败部落的人,是不是都有“奸”的嫌疑?那作为东夷殷人后代的孔圣人赞扬西边那旮旯里出来的周“监于两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是什么性质的问题?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