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求证:《红日》中国民党军队活埋伤兵的描写真实否 -- flyingcatgm

共:💬18 🌺29 🌵3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看一下我们这里本地报纸的报道

我们当地报纸的报道:

http://www.yknews.com.cn/paper/html/2009-09/03/content_4323.htm

是抗战时期的事:

倪宅发现的纪念碑来自下宅方

173名将士大多死于自己人枪口

2009-09-03

  后续报道 》》》

  ■本报记者 章刚正

  看到8月21日《倪宅发现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的报道,退休老教师徐安钦很快向本报反映:“那块纪念碑正是下宅方村蟹钳山上抗战阵亡将士墓丢失的。”他还透露一个惊天秘密,“墓中173名将士大多死于自己人的枪口。”

 好心乡绅捐钱建公墓

  徐安钦说:“我虽然是花街镇双溪村人,但是,我小学一直在蟹钳山上九安乡中心学校就读,当时我已是十四五岁的少年了,那一幕记得特清楚。”

  原先,这些国军将士死后全部分葬在公路边,个个坟头朝公路,一座座坟前都竖有一块小木排,木排上写着死者的名字,一到晚上更显得阴森恐怖,附近村民吓得不敢从那里过。

  1943年冬,一些好心乡绅捐钱在蟹钳山上建了一座公墓,把173名国军将士全部安葬到公墓里,并立下这块纪念碑。当时,仪式非常隆重,做了“水陆道场”,请来绍兴的笃班(越剧的前身)、东阳婺剧团和永康省感班3个剧团,演戏3天3夜。

  前两天,记者特赴蟹钳山上向一直为抗战阵亡将士守墓的下宅方村村民潘茂威求证。潘茂威说:“前两天,倪宅村的倪贻斋老人也来问过这事,我明确答复,倪宅村没有抗战阵亡将士纪念碑,附近乡村也都没有,那块碑毫无疑问是这里丢失的。这里过了公路便到了倪宅村的田,离搭田坎的地方也不远,抬过去还是方便的。”

  下宅方村民证实阵亡者大多死于自己人手中

  徐安钦说:“这座公墓中的国民党部队将士大多数并非抗战阵亡,而是死在自己人手中。”

  徐安钦永远也不能忘记1942年5月19日这个日子。当时,听说日本人快要进永康了,他与父母亲一道将生活用品搬到附近的山上,突然,从下宅方方向传来一阵密集的枪声,他大吃一惊:“日本鬼子这么快就打进来了?”吓得他一家连忙卷起铺盖逃往山上。

  第二天,听人说才知道那是虚惊一场,头一天的枪声是国民党部队枪杀自己的伤病员。他们怕日本人,准备往丽水方向逃,这些伤病员不会走路,是一大累赘,就这样当“包袱”甩掉了。他不敢相信这个传闻,就特地跑过去看了,但见公路边多了几十座新坟,每个坟头都插着一块写了死者名字的木排。

  “伤病员自己不会走路,可雇些民工来抬走嘛!也可以留下来让他们与日本人拼命,至少还能解决一些鬼子,何必要杀自己的同胞呢?”记者疑惑地问。

  “国民党部队不是共产党部队,与当地群众关系不好,他们还经常抓壮丁,年轻男子早就吓得逃往深山老林里去了,他们能到哪里去找民工?再说雇民工要工钱,这样就地解决掉既省粮食又省钱。至于为什么不让他们死在日本人手里,我猜测是为了防止他们被俘虏后受凌辱。还有一个主要原因是,大概怕他们被俘后经受不住酷刑,而将军事机密,特别是部队的行踪泄露出去。”

  徐安钦老人的话从下宅方村87岁老人方陈东和83岁老人应桂叶口中得到了证实。这173名国民党部队将士确实大多数死在自己人手中。方陈东说:“平时伤病员不太会动了,就活生生扔进棺材里,钉上棺材板将他们活活闷死。当时,他们住在村祠堂里,我的房子就在后面,我常常听到被活葬的人大声喊:‘不要葬我,不要葬我,我还活着’。有的棺材抬出去时,里面还有响声。最惨的是1941年农历过年前一天,有一伤病员被推进棺材里,他一边用手抓住棺材沿奋力往外爬,一边喊:‘让我过了年再死。’一名军官模样的硬是把他的手掰开塞进棺材,叫人把棺材板钉死。”

  应桂叶说:“我出生在塘头应村,11岁到下宅方当童养媳,婆家房子就在祠堂后,当时的情况我都见到了,我婆婆每次看见他们这样活生生处决伤病员,都伤心得暗自流泪。有一次,她看见他们又准备处决伤病员了,就将其中一名伤员拉到家里偷偷藏起来,连续几天熬粥给他吃,后来,那位伤员竟然康复了,又是一名活蹦乱跳的小伙子。”

  不过,村民黄根有证实,他父亲曾亲眼目睹8名伤病员被日军打死。

  士兵特别怕受伤,老百姓特别怕抓壮丁

  徐安钦说:“‘国军’如此残忍对待伤病员,士兵们都特别怕受伤,倪宅村确实驻扎过‘国军’第21师,但日本人从来没有驻扎过。当时日军曾驻扎在大屋,跑到倪宅、双溪等村顶多是抢粮食吃,跑到村民家里抓猪抓鸡。而21师顶多是在大老远的山上放几声空炮,人却躲在远远的不敢靠近,包括曾经炮击八字墙日军碉堡也是如此,这样能打死日军那是‘瞎猫碰到死老鼠’,而‘国军’连受皮毛伤都不可能,更不可能在抗战时阵亡。”

  方陈东说:“因为当国民党兵这么苦,当地百姓特别怕抓壮丁,一听说有人来抓壮丁就像逃日本人一样,逃到深山老林里躲起来。我就曾在灰铺里躲了很长一段时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