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二战日军步兵战术 (一) -- a618

共:💬300 🌺907 🌵9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要是象苍野兄这么较真的,这个数据基本上不可得

苍野兄一定是个数据万能者。不过很不幸,这个数据基本上找不到。

要谈日本兵枪法“准确率”这个概念,一定要有这么几个数据:1,日本兵打了多少枪?2,这么多枪打死打伤了多少中国士兵?至于范围嘛,可以是整个抗战时期,或者占领某省某县几年内,或者是一个战役,或者甚至是一次战斗。不过要是单个的战斗,得要覆盖抗战前后期,覆盖东西南北几个地域才行,所谓样本的代表性。但是我们知道,这些数据基本上是不可得的,你统计中方士兵损失的时候,还得刨去被炮杀伤的。所以说,苍野兄对书本上的统计概念的理解,搬到这里来,基本上是属于空对空,可以怀疑任何数据。记得原来看过一篇文章,讲到八路军新四军的枪法,大概是15到20颗子弹打到一个日本兵或伪军。里面有个关键数据,就是八路的兵工厂生产了多少子弹,来自当年兵工厂的总结报告。

我理解的原文中的“80%准确率”的概念,那就是,如果你怀疑日本兵在多少米距离上“有一定可能”打中你,那么日本兵就“非常有可能”(有80%概率)打中你。比方说,在城墙的垛口上,有5个中国士兵探头向外观察,这5个人中有4个会被打中。

这个数据,只能来自老战士的访谈。如果老战士说“非常可能”,那就是80%,老战士说“很大可能”,那就是70%,“一多半”就是60%。

我觉得,a168兄在可能的情况下,对日本兵的情况,已经给了我们最好的诠释。向抗战中牺牲的中华儿女们致敬。

通宝推:木头,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