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联想的战略迷局--柳传志是企业领袖吗? -- 管理实践

共:💬67 🌺21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原创】联想的战略迷局--柳传志是企业领袖吗?

今天(9月8日)有条新闻:中科院下属国科公司将联想控股的部分股权转让给泛海集团,并由此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其中,新任董事长柳传志提及将来联想控股进入房地产业,这是新闻的大概内容,我有些疑惑,有些感慨,和大家分享。

联想是干什么的?要提醒大家,今天的联想的完整名字是联想控股有限公司,公司业务已涉及it、风险投资、房地产等产业,投资控股的企业包括:联想集团有限公司、神州数码控股有限公司、联想投资有限公司、北京融科智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 也就是说,今天的所说联想的时候千万别以为联想是卖电脑,收购IBM的联想,收购IBM的联想的公司叫联想集团。联想控股如下图:

下载 (55.49 KB)

5 小时前

联想的战略出问题了吗?为什么叫联想的战略迷局?战略迷局和柳传志作为企业家和商业领袖什么关系?关于联想集团的前身大家都已经知道了,从买计算机配件和整机电脑起家,随后设计电脑主板等等一系列IT产业链。其实1994年的柳传志与倪光南院士之争就是战略选择之争,最后柳传志的贸-工-技取得了胜利,这是第一次的战略选择;在2003年前后,联想集团尝试多元化战略,进入IT服务业,收购厦华手机进入通讯业,这是第二次战略选择,当然随后联想基于IT服务业和手机业务的滑坡有出售了IT服务业和手机;随后成立了专注于投资的联想控股是第三次战略选择,下设了相关公司,走向了涉及IT、房地产、投资的多元化发展战略;

走到了今天,你会发现柳传志先生关于未来联想的发展战略似乎摇摆不定,要么多元化,要么专业化,唯独没有坚持的一个子战略走下去!因此,之所以称呼柳传志先生是企业家而不是商业领袖就是因为如果从赚钱或者战略选择来讲,柳先生还真的不够企业领袖的标准。企业家是什么?企业领袖是什么?依个人观点,两者之间最大的差距就是对于战略选择的确定与执着,以及个人的企业哲学范畴的建立。

没有对比,就没有差距;基于笔者的见识,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企业进程中,企业领袖真的不多,首推或者并列的就是华为的任正非先生和海尔的张瑞敏先生;这两位商业领袖带领着自己的企业从小工厂开始,放弃N次超级利润的诱惑,执着于已经是行业后进者的专业化发展战略,从技术创新到运营创新支撑各自企业的发展,硬是从老外的已经成熟的老虎嘴里掏出了各自行业的领袖企业地位,如华为为目前是世界通讯领域行业前列,海尔是家用电器行业排头兵,这期间可以总结的东西很多,我最看好的恰恰就是华为和海尔对于企业战略的执着和坚持,也因为任正非和张瑞敏两位原创性的企业哲学的建立,带领着两家企业走在了中国企业不论是技术创新还是国际化的前列!

回头再看联想二十多年的变化,长大是必然的,但是战略迷局是存在的,而且是持续的出现;不论是三次战略转型还是第一次贸工技之争,如果当时技术创新作为联想的核心战略,也许前期会辛苦些,但是也不至于今天的联想让局外人迷失的局面。所以,从赚钱角度,柳传志先生的联想是不错的,是个企业家,可是作为真正自己原创性的企业哲学却是非常遗憾的!期待柳传志先生在泛海控股进入联想控股后抽出时间,不论是未来联想控股的多元化战略还是专业化战略一直坚持到底,成为我心目中的企业领袖!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