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原创】“保姆门”事件之我见 -- 光在哪里

共:💬95 🌺31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家园 昨晚看到帖子的时候在打工,大不了中文,也说不长

感谢你(说您太客气了)如此认真诚恳的讨论态度,花一个。

记得刚到澳洲时,感叹这里的水土是否有问题,为何残障人这么多,和当地人聊天说起时,他们很肯定地说,其实中国应该更多,毕竟有那么个庞大的人口基数摆在那里,我见不到,是因为各项配套设施的原因限制了他们的出行——当时听了还半信半疑。

慢慢的,就体会出来了;从建筑物的出入口,公交火车飞机等交通系统,到各种公益场合公益设施和公益活动的准备安排,为残障人士所提供便利的考虑无所不在——这只是硬件上的。

软件上则更是如此——话扯远了,我想说的是政府对各种对残障人士提供福利的组织的监管工作和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以后有时间的时候来写点审计时候的感受吧!

对于残障人士的生活保障,中国大陆和西方社会还相差很大一段距离——硬件上的差距好追赶,真正难的是软件。

对于桑兰的抱怨,并不是言之无物,她所反映的问题,的确,都客观存在,都是需要改进的。从这个角度上来说,桑兰的抱怨很对。

而让我觉得有问题的,是桑兰的心态——这是个很悲哀的事情。看看关于桑兰的抱怨,给人的感觉是一种“我身体不方便,理所当然你该这般你该那般”的大爷心态。

还记得听到桑兰发生意外的消息时,我还是个小小屁孩,那时候父母很是感叹,替这小姑娘惋惜,也为她的将来担忧,所以人,对她,是同情的。

但同情心不是泛滥的,没有任何事情是理所当然,社会也没有义务因为你的情况特殊就一定要给你提供超出常态的照顾和保护。

换句话说,如果我来抱怨,哎呀,国外的社会福利多好,我在家闲着就可以拿钱温饱;为何我回到大陆了大陆就不能这般呢?——我估计我会被大家的口水给淹死。

静下心来想想,桑兰一直以来的些许抱怨,是不是就是这般?——国外人家做得多好,我在国外是怎么被照顾的,为何国内就不成?

如果她不是抱怨,而是诚恳地意见——过去我在哪里旅行时,对方是这样做得,我觉得挺好挺便利的,你们的服务时候可以参考一下他们的做法?这样表达的内容是一样的,但体现出来的说话者的心态是完全不同的吧?

所以我才觉得,看多了她的抱怨,觉得桑兰的心态有问题——这很悲哀。

不知不觉说了这么多,不过最后还想说一点,对于桑兰的小保姆问题(目前只看了桑兰的单方面说法)。

保姆只是工作的一中,我想我们说一天8到10小时工作时间并不过分。我不知道大家对护理类工作的内容了解多少。

因为桑兰身体的特殊性,可能有相当大的一部分时间会花在桑兰自身的清洁和衣物的清洁上,这活时间不定,有突发性,而且会占用大量的时间。初此之外,还要照顾她的饮食,购物,整理房间,我很难想象小保姆一天实际的工作时间,更难想象小保姆若要按照桑兰的要求来进行工作,每天需要工作多久,她拿到手的工资是否能代表她付出的劳动量。

实际上,对于桑兰的护理工作,这本就不该是仅由一个人来干的活!当然了,桑兰说她自己没有太多钱雇用太多人,那没那么多钱为何又要要求那么高的生活质量?

或许桑兰的答案是,如果我身体正常,我就会这样要求我的生活。

或许,桑兰会说,国外(西方)是如何保障残障人士的生活的。

这是死结,所以,我们的国家要更富有,才有更多的钱拨给残障人士,我们的社会需要梁东这样的人,为残障人士提供更好的保障。

任重而道远,而现在呢,接受现实,而不是期待空中楼阁才是正道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跟帖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