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西河

主题:【文摘】一个有趣的公共选择案例 -- 高士奇

共:💬4 新: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家园 【文摘】一个有趣的公共选择案例

近年来公共管理逐渐成为热门,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不才看到一个公共选择的案例,觉得倒是有点意思,拿来让大家瞅瞅。呵呵。

由三个居民小区的“绿地保护”想到的

――公共选择案例浅析

引子

居民小区的绿地是一种典型的公共品,对小区的环境起着重要的保护和美化作用,全体小区内的居民都在享受它带来的效用,但各个小区对自己的绿地保护程度大相径庭。有的小区绿地基本无人管理;有的小区绿地有人保养,但总有人为破坏,造成资源浪费;当然也有的小区绿地保养得很好,且居民也注意保护。如此差异,原因何在?怎样才能更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这种公共品呢?

实证调查

Y、G、X是北京市三个较有代表性的居民小区。G小区和X小区的居民构成比较单一,X小区居民大部分收入较低,以国企普通职工、个体营业人员为主;G小区是高级住宅区,大部分居民属高收入阶层,包括外企高级职员、金融从业人员、私营企业业主、演艺界明星等。X小区绿地很少,处于放任自流的状态;G小区环境优美,绿地面积相对较大,有专人负责保养,并受到居民的自觉保护。Y小区是比较常见的经济适用房小区,居民构成比较复杂,收入有高有低,成员包括国企、外企员工,中央直属机关干部,教师,个体、私营从业人员,离退休干部等等。小区内也有相当面积的绿地,并有专人负责保养,但是绿地的状况不佳,破坏现象相当严重,经常被居民子女(未成年人)在游戏中踩踏(也有成年人践踏绿地的现象)。这里虽然有小区巡察人员检察、看管,但疏漏颇多(踩的人太多,不好管),收效甚微,结果每年春天新种的草皮,过了夏天就凌乱不堪了,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

需要说明的是,X小区的绿地由当地政府提供,G小区和Y小区的绿地均由管理物业的房地产公司提供。

现象背后――公共选择理论的应用

以足投票

人们选择小区入住的行为实际上是在“以足投票”,一定类型的小区适合一定类型的居民。低收入且对生活质量要求不高的人寻求价格(租金)低廉、较为简陋的住房,他们对生活环境的偏好大致相同――无大所谓(只要不是太差),这些人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像X那样的小区。收入很高且注重生活质量的人,其对生活环境的偏好也大致相同――房子档次要高、住宅区要优美、物业服务要周到,这样住起来才舒服,也能显示出身份,他们能承受较高的房价和物业管理费,聚在一起就形成了像G那样的小区。

在这种“以足投票”行为起作用的情况下,绿地保护基本上不成问题,或者说不会造成资源的浪费。X小区的居民对绿地的态度是无所谓,因而绿地由当地政府提供并负责保养,其状况仅维持在最低水平。由于绿地面积小,很少有人故意践踏,而且即使有人践踏,损害的绝对程度也不高,不必为此过于重视。G小区的绿地实际上是居民共同提供的,他们按户交纳相同数量的高额物业管理费给物业公司,物业公司则还之以优美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绿地也包含于其中。出高价购买绿地及其保养(如修剪、浇水)是全体居民共同的偏好,因为他们需要的是好的生活环境而不是廉价的房租。显然,G小区的居民出于类似的原因也都会自觉地爱护绿地。于是在这样的小区里,绿地总是令人赏心悦目,资源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可见,由以足投票的方式形成的小区,绿地保护是很好解决的,但许多小区的形成不能用以足投票来解释,本案例中的Y小区就是一例,中国城镇还有很多这样的小区。人们入住Y小区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如搬迁户由城里迁到郊区,中央直属机关、学校福利分房,换房租房……入住的原因不是本案例分析的重点,本案例关心的是这样的入住情况给绿地保护造成的困难,这就是下面所要论述的。

中间投票者定理

Y小区的各类居民对生活环境的偏好程度不同。教师或是中高收入的人肯为绿地多出点钱,中央直属机关的一些干部家庭对绿地也有较强的偏好,但如果没有更多可供孩子们娱乐的空间,很多中低收入的家庭却宁愿自己的子女在绿地上玩耍取乐,他们相对而言不那么喜欢绿地。还有一些成人由于绿地挡住去路有不想绕远,就横穿绿地,这可能并不是因为绿地所在的位置有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绿地这种公共品的提供应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来决定,即根据小区的中间阶层(偏好程度中等的人)的意愿来提供绿地的面积,维持适当的保养水平。但实际上,Y小区的绿地提供是物业公司单方面决定的,其中甚至夹杂了政府行为(这种小区一般是在政府的倡导和支持下建设起来的,面子上要过得去才行),而费用则是由全体居民平均分摊,这样做的结果是所提供的绿地往往超过了中间阶层的需要。尽管一部分人愿意保护较大的绿地面积,但更多的人则不在意保护,结果对践踏绿地形不成有效的监督,绿地遭到破坏。而一旦有人践踏且没有舆论压力,就会有效仿者,如此就是恶性循环,物业公司雇佣的巡察人员最终成了摆设,多数人都不买他们的帐。

如果绿地的面积和保养符合中间阶层的意愿,那么多数人会积极保护绿地,即使少数人践踏也会遭到谴责甚至制裁(可以按中间阶层的意愿指定绿地保护条例,并雇佣足够多的巡察人员)。

启发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产生这样一些想法:为了有效利用资源,不对小区的公共品造成浪费,应该尽可能地让人们“以足投票”来形成小区,不过这只是理想状态;在小区居民偏好不一致的情况下,要尽可能地根据“中间投票者定理”来提供公共品,这时候可以由政府或物业公司或居民组织对小区民意进行调查以取得中间阶层的意见,这样才能减少资源浪费。本案例中,Y小区的物业管理公司最终调整了绿地格局,减少了绿地面积,对绿地的破坏也减少了。当然,不能把Y小区的“绿地保护”问题全归因于没有应用“中间投票者定理”,其中还有很多其它因素,但中间投票者定理在这个问题上显示了自身的重要性。

全看分页树展 · 主题


有趣有益,互惠互利;开阔视野,博采众长。
虚拟的网络,真实的人。天南地北客,相逢皆朋友

Copyright © cchere 西西河